文章吧手机版
《梁从诫》的影评大全
日期:2020-01-08 22: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梁从诫》的影评大全

  《梁从诫》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2012-09-10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梁从诫》影评(一):环保从我做起

  找了资源看完了《梁从诫》忍不住的落泪和反思片尾字正腔圆娓娓道来的说起“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你是暖,你是人间月天深深的映在心底,这是母亲寄托和爱,也是母亲的期望。梁先生一生不为功名为了环保事业到处奔跑,创办了自然之友,希望为国家环境污染做些贡献,这部电影讲的是90年代一群人对环保的觉悟经过十年努力到今天国发布政策垃圾分类,这是中国在环保方面迈出的一大步,当年这些人的呼吁多年后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解决对策。梁家三代人都为了中国的发展做贡献,非常敬佩非常感动

  《梁从诫》影评(二):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 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 百花冠冕你戴着,

  你是 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化后那篇鹅黄,

  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

  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期待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 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看完片子悲哀大于感动,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正视环境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这种单靠个人的奔走呼号什么时候才能起到作用,我想能真正改变环境大概只有政府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义务!我想梁先生大概希望的也就是这样吧,中国得梁先生这一家,真是中国之福。)

  《梁从诫》影评(三):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标题出自民国才女林徽因先生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世人误会为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其实,她写给的对象是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梁从诫先生。

  梁从诫先生是我们环保圈的先驱领袖,也可以说是自环保受到关注以来,最著名一个人物了。作为后辈,早就对梁先生的所作钦佩不已,今日看完纪录片,内的感动和心酸更是止不住地随着眼泪一同流出。

  早在我出生以前,梁先生就看到了中国环境的问题并创办了”自然之友“。如今,作为会员的我,成长于中国发迅猛时期的我,并没有看到环境的改善有如我们的期许,相反,了解的越多,就越感到自己的无力。

  我非常理解梁先生在后期时不时的悲观,但他仍然坚持做下去,不是为了赌一口气,而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心安。我也时常思考自己所做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改变,毕竟一个人的力量那么微不足道,但是我依然会做下去,求得就是这一份问心无愧

  我常常用一个故事来回答那些不解的人。

  大浪来袭,许多小鱼被卷到了沙滩上,们无法自己回到海里,痛苦挣扎着。这时,一个小男孩过来了,他一条一条的把这些小鱼送回去。有人过来问他,你这样捡是根本捡不完的,谁会在乎呢?这个小男孩说,可是鱼会在乎。

  今日阅片结束更觉得先生与我们的心站在一处。灯火虽弱,却也给迷途之人带来一丝希望

  是爱,是暖,是希望。

  《梁从诫》影评(四):是燕儿,在梁间呢喃

  他出生时,母亲曾为他写过一首诗。那首诗后来流传很广,叫《你是人间四月天》,诗有一句话说:“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他叫“梁从诫”,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但却绝不仅仅是他们的儿子。

  纪录片《梁从诫》的第一组镜头,是葱郁树木映出的亲切山峦阳光通透林荫小道泥土上躺着的一串静默的松果,画面宁静温暖沁人心脾。“啾啾”的鸟鸣声中,一个老头儿的声音响起来:“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要去‘被告别’的时候,我们愿意用我们自己选的那个哀乐……”旁边的老伴儿打开CD机,他便像一个小孩儿似的满足地笑:“听,多好的哀乐。”

  就是这个可爱的老头儿,有着和他父辈如出一辙责任担当,更有着超越他父辈的思维眼光。他的名字鲜为人知,被说起时也大多跟他声名显赫祖父风华绝代父母联系。我听过他的故事,我想把它讲给更多的人。

  梁先生家里挂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扇半推开的门,阳光从外面透过来,没能穿透全部黑暗,却给人无限希望。这是《知识分子杂志曾经封面寓意着“启蒙”。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梁家三代人都是为“启蒙”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一种春风种子仰啊。

  生于1932年的梁从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童年经历战争青年遭遇文革,老年时选择“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他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成为中国环保界的先驱。

  199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40多个北京市民聚集在城郊的明代古塔下,席地而坐。61岁的梁先生站在大家面前,讲了中国环境面临的问题,这便是“旨在面向大众的环保的开端”。时隔22年,大大小小的环保组织已遍布朝堂草野,尽管仍然生存艰难、脚步蹒跚,但它们的存在本身便已是一种成就和希望。现在看来不得不说,正是他当时的“多管闲事”让中国的环保公益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让中国的环保NGO领域不再是一片遭世界耻笑的空白

  梁从诫是一个“失败英雄”,他自己也知道环保里面的事失败的居多,就算有胜利,很多也是表面的胜利。他只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究是保存内心深处的天真和庄严。他原本不必这么失败,他原本可以不揽这个英名。他是文人,没有做英雄的梦想,没有妄图青史留名的抱负;他是学者,没有政治家复杂头脑,没有领袖的雄心。他是个孩子,有着对山川河流朴素情感,有着对日月星辰赤诚依赖。他让我想起了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这个胡子爷爷说:“要温柔敦厚,不要忘记我们是宇宙子孙……”

  “我们虽然知道命运最后的归宿,但不等于我们今天就可以不做努力。”“我们不忍,我们忍不住。我们心有不忍,就要表达,我们忍不住,就要做点什么。”话语呀,仍旧掷地有声,可斯人已去。他没有墓碑后人只用一块放在地上的石头,写了“自然之友”和他的名字,他长久地住在那片树林里了。

  年轻工作人员说,以前梁先生收到一些解决不了的环境投诉案件,怕影响大家情绪,看完自己就偷偷藏起来。“他总是在鼓励我们,可谁鼓励过他呢?”最后的几年他老年痴呆,什么都不记得了,只是每天跟老伴散步还会不自觉地走到自然之友办公室看看大家。他已经不认识这些人了,却还是每走两步就回头看一眼,遇见谁都说是自然之友的会员。因为做环保,他一直被人当成“傻子”,却从没人想到,他会真的痴呆。这个幽默的、爱开玩笑的、给大家带来无数快乐的老顽童在独自承受了许多难言的无奈沉重后,让上天为他选择了疾病方式掉所有的无能为力继续坚持着一个绿色信仰,一副赤白干净骨头

  他曾经独自一人站在时代的前端大声疾呼,台下是一片死寂沉默,没有掌声,也没有答案。他好像总在自言自语,他说话总是不合时宜,他有着知识分子典型性格,如果不是环保,他会是一个更优秀历史学家吧?可季羡林说,宁可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他是自然之友,是自然之子,还是燕儿,在梁间呢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雪。若无心中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查着日历不经意间,谷竟已过了。这个学期也过去了一半了。随着气温的上升,小编最近上课也是昏昏欲睡了呢。韶华易逝,我们还是好好珍惜才是呀!

  《梁从诫》影评(五):不要“没病惹病再治病”

  梁从诫:“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样引发了环境问题。近代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人对自然的改造,还在自然能够恢复范围内。时至今日人类已经掌握了几乎永久性地改变地球面貌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如果人类仍然认为大自然不过是一个可以任我宰割的顺从的对象,就可能给地球造成不可恢复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环境问题永远在路上,这不仅仅是单方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过程,这需要每个人,每个层面用心对待

  梁先生从上个世纪开始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奔走呼吁,像一根火柴点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环保理念一百年前,祖父梁启超国人觉醒奔走呼号;五十年前,父亲梁思成为保护古都建筑精华四处呐喊;而今,梁从诫为人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请命。梁家三代人做了同一件事:启蒙。

  梁从诫有着一名知识分子的内省精神,他敢于直言,在他心里,所有的生命是真正平等的。“我们心有不忍,我们就要表达,我们忍不住,就要去做点什么”,他正是因为爱着这片土地,所以才不愿意让现状继续下去,不要“没病惹病再治病”。

  人应该有一点精神追求,一位老人在晚年为环保事业呕心沥血,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对子孙后代,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这份使命感令人动容。

  我们虽然知道命运的最终归宿,但不等于我们今天就不做努力。想到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眼泪,那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对梁先生最生动写照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梁从诫》的影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