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So long!》观后感摘抄
日期:2020-01-07 22:3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So long!》观后感摘抄

  《So long!》是一部由大塚恭司 / 松原浩 / 西野真貴执导,渡边麻友 / 篠田麻里子 / 须贺健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So long!》观后感(一):随便说点吧

  就跟第三话放松完毕

  生放送中akbingo电话选举里导演说一样

  白菜那不叫演技,那叫角色需要按部就班的演些已经不需要额外发挥的甜姐角色,至于大为何选她,原因只有一个:实在是太甜了

  麻里子演的过关,基本上是把自己如果遇到这样一段事情,会怎样做的态给表现出来了

  优子演的可以,专业水平,想看更多请移步“我无法恋理由剧目

  个人还是觉得第一夜好一点,男主选的也可以,第二夜题材演员要求有点高,没搭配好,第三夜基本上是传统校园剧,没什么演砸的风险

  其实也没嘛可说的,想看演技突破?看个衍生剧而已,还要啥自行车,,,,,

  《So long!》观后感(二):我是来吐槽

  第一话:

  1.男主角初中生多过像高中生啊!

  2.麻里子现在真心不适合演高中生了,和青涩男主站在一起,像姐妹多过像情侣。这是所谓女性魅力增长吗?

  3.看mayuyu双马尾校服装看得好过瘾啊,各种特写,XDDD

  第二话:

  1.优叔重新留上长发女人味同样增长了好多啊,那也是,现在各种年轻妹纸横空出世,没理由再和别人拼嫩了吧?

  2.珠理奈整部剧下来都没怎么换个衣服……

  3.优叔和珠理奈一对比起来,两人演技差距好大,小珠好好努力啊。

  4.本乡呆在两位天然攻身边不容易哇。

  第三话:

  1.Team B拿第一也是有道理的,全员协力,满足饭的各种需求

  2.paruru好傲娇啊啊啊!即使是在咪酱门口哭那一场戏也保持着矜持的傲娇!

  3.迷路姬的戏份不少,卖萌卖萌再卖萌!

  4.白菜是迷路姬的升级版,这样的老师女校会被妒忌,在男校可就……

  最后

  摄影赞一个,看特写镜头看得好激动色调背景什么的也很好看。蔚蓝的天空和那棵樱花树漂亮

  感觉上比樱花寄来的要好看,so long也挺好听的。

  期待65分钟电影版mv。

  《So long!》观后感(三):毕竟大家看的都是AKB

  基于的类型,之前我是没有什么期待的。纯粹怀着一种类似补档的心态。可是当三夜下来,多少会有点质量超过预期的感觉。

  不过三集是有通病的。一是由于选的故事都不小,但只有50分钟不到的时间。因此会让人感觉剧情在赶,情感上不是自然而然连贯的。就像是导演编剧把剧情什么的一股脑地塞给。第二,很一部分妹子演技还是有待磨练

  意外的是第一话和第二话都把我看哭了。

  我先看的是第二话。优叔的演技大体上是觉得达到女优水平的。剧情也是三个里面最喜欢的。小珠形象的反转,以及两个人之间的姐妹情,虽然也不是什么新鲜套路。但着实是然后我感动了一把。

  接着看的是第三话,nyannyan的角色完全依据她的平日形象而设计的,而对她角色的深化与雕刻,都是通过第三方讲述实现的。但是,它的情感线是三个里面最弱的。它要把大王的形象托出来,同时又掺了女生之间的关系主次倒是清楚,但完全没有把情感发展起来。就像是给了个背景,然后直接给了你答案

  最后看的是第一话。这个我想重点讨论一下剧情。我是理了很久都没能搞清楚。我一向这个方面不强,所以想有缘看到这个,又看懂第一夜的,来解解惑。首先,有人说这是两条命运线,那辆稍稍调人们胃口货车是命运线的转折点我不是很认可这个看法。1.mayuyu的录音什么的并没有明显改变男主开车状况,而且货车也没有突然变线什么的现象,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这就是一个吊观众情绪东西,很像《last friend》结局里面那辆车;2.两条线的话有人的意见是一条是男主死了,女王受伤,后来当了芭蕾舞老师;一条是男主还是死了,女王好好的,后来当上了芭蕾明星,意外地受到了不相识的mayuyu带来的磁带。毫无疑问,之前的mayuyu一直是在第一条线上的,后来男主把女王推开还不能明确命运发生了改变,直到最后练习室的相遇才实实在在地是看见命运改变了。那么第一条命运线就相当于突然断了,而第二条命运线是没有开头部分的,我们之前没有看到女王作为芭蕾舞明星与mayuyu的相遇。所以,我不认为只是什么两条命运线,就是相当于mayuyu一个人改变了历史,改变了整个世界问题又有了,第一条线之前女王腿是受伤了的,男主却也是死了的,具体情节自行脑补。女王为什么受伤,很可能是因为2005年男主没有听到mayuyu最后的磁带,可是他确实又听了磁带了。说明命运在更早的时候就发生了改变。那么就转入了命运线二。重点,命运线二女王是明星,那么开头的2013年的命运线一是什么。举个例子原本女王受伤了可能在2010年经历了事件X让她成为老师。可是现在命运在2005年就变了,女王没有受伤,明明已经发生过了的事件X也就没有发生!如果我们把两条命运线想成两个平行世界的话,世界A就是我们开头看到的,世界B也类似不过女王是明星。这样就可以不存在改变命运的说法,只要mayuyu进入世界B就好了。只要世界B女王也是和男主有过一段的,男主仍然死了,死之前还没有明确关系,那勉勉强强还能讲得过去,不然我是无法说服自己。可是这个想法我想到都害怕……我的论述混乱,但我觉得这个剧本身的逻辑也没有比我这个东西清楚多少。

  然后首先不说有没有借鉴,至少这个创意是反复地在备用了。一开始,我是觉得会想《东京少女》一样地发展。mayuyu知道男主会死,但没有阻止成功。我觉得这个逻辑会比较清楚,对情感的表现也不会有太多降分。可是却选择了改变历史这个套路。反正我没有搞清楚。

  反正这个东西的受众也基本是开闭饭,太过执着于质量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So long!》观后感(四):乱谈akb48三夜剧~~~~So long(第一夜)

  时隔一年,重启剧评。值此元宵佳节,给大家拜个晚年,然后滚去评索隆一。

  身为AKB脑残粉一枚,索隆三剧决不可错过,奈何直播时候小萧正在外地过年,于是看不成鸟,只得回来再自行脑补.

  索隆三剧出现,搞了多拉马总选举,目的当然是为so long造声势。毕竟从曲风上来说,so long和20th樱花树实在太像,今年又是阿酱离开的第一个樱花单,如何打造新ace,如何推出新世代,如何cd冲百万,对肥秋都是大问题。

  顺便重新说下评剧原则:主要谈剧本,次要说演员,最后说服装

  索隆一明显杂糅了异时间联系+纯情两大主题,这类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04世界奇妙物语《过去开始的日记》。想到《日记》中,得绝症的苍井优在西秀俊的鼓励走向健康,开局就基本意识到,这必然是未来人改变历史的版,但结局是好是坏,着实说不清楚

  开局是芭蕾舞学校,麻友让女王骂了一顿,说跳舞没有感情,光是技术,好像心死了一样。其实在日剧中,这种说法一向是有寓意的,那就是说麻友不敢接触感情,或者说朋友比较少。这就是第一个伏笔,通过这部剧,麻友必定能够克服心理障碍尝试着与人交往

  紧接着更衣室聊天,大家都在谈天,唯有麻友不加入。明明说的是女王骂麻友的事情,大家居然也没有主动跟麻友搭话,这明显是暗示麻友本人不合群。

  当然,通过这一桥段,第二个伏笔也出现,那就是教芭蕾舞的老师居然没有跳过芭蕾。从剧本角度讲,舞者不跳舞要么是心理原因,要么是生理原因。但女王并没有放弃这一职业,只是教跳舞而不亲自跳舞,这就说明她依然热爱舞蹈,不跳就一定有生理原因——这不是事后诸葛亮逻辑,如果剧本看多了写多了,基本很快就能推断出来。

  到了学校,麻友先是跑到了放送部继续工作。在日本高中里,最有人气的部课外部一般只有两种,一是足球篮球这类,一是画画摄影这类,大家能凑在一起玩儿,增进互相之间的感情,也是日式校园爱情中很多经典桥段的诞生地。但放送部这种地方,一进来就是坐在那里念念稿,很少与人有什么交往,这便是大家都躲之不及的部门

  虽然躲之不及,麻友却心甘情愿,而且老师都说“还一个月就废部了,你不用来了”,麻友依然表示“废部之后,能继续来么?”这说明她很喜欢这种一个人呆着的感觉,不喜欢集群生活。接着出现教室下课的情况,有几个女生正在欺负另一个女生,让她去买东西给自己,这让麻友非常不爽。看起来,麻友喜欢一个人呆着、和这种女生之间互相欺负的现象有关

  两大伏笔埋下后,剧情立刻快速推进,麻友·香橙很快意识到穿越时空这件事,他们之间的友情(好吧,对于麻友是爱情)很快燃起,麻友也说出了自己小时候好友背叛的事情,然后香橙跑去同一时刻公园,救起了幼齿麻友,给年幼麻友种下了正能量种子

  这个桥段做的不错,一来回应了麻友的第一个伏笔,让麻友逐渐走向了正能量彼端;二来推进了麻友·香橙之间的友情(爱情);三来揭示了历史可以改变的可能性。肥秋不愧为编剧老手

  但剧情发展到此,小萧一看血条,发现肥秋已经用了整整24分钟,要知道整部剧只有43分钟,你一个铺垫就铺了一半时间,女王那边的伏笔怎么办?缺少时间,必然会造成两个结果——剧情发展过快、剧情张力不足

  果不其然。7年前的女王居然到24分钟才首度登场(还是背影),29分钟两人就第一次见面了(第一次亮正脸)。见面以后,香橙屌丝一样的表现不止没让女王大呼流氓,反而喜笑颜开,立刻接受了香橙屌丝的雨伞——

  肥秋叔叔,请问中学男女之间,除非男的帅到掉渣,哪个女孩看到男的主动不会先担忧一下下啊!再说,我们女王可是标准女神啊,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怎么会如此轻易的让一个屌丝弄的喜笑颜开啊!

  好吧,即便第一次见面有点草率也不要紧,能约出去也太扯了吧?这简直就是坑屌丝啊!众屌丝们,可以试试雨天拿着把雨伞到外面去,只要有9分女没伞,立刻接她回家,你看多少人愿意跟你回去?多少人愿意跟你约会出去?

  吐槽完毕。好吧,你可以说是剧情需要。但就算是剧情需要,肥秋叔叔你也让人有个缓冲余地不好?你可以让他第一次约女王没成功,第二次约之前,香橙屌丝向麻友请教了一些招数,于是女王就跟她去了——这是多好的桥段,何必不用这个,非得在之前拖沓那么久,然后剧情展开突然这么快?

  接着就是张力问题。缺乏时间与感情的酝酿,大家还对屌丝女王二人组为何在一起而心存疑惑,肥秋就直接蹦到结尾,当然会让人觉得张力不够

  简述一下。大杉涟抱着菊花进来,告诉麻友今天是我以前学生的忌日,麻友一下子就傻了,待知道重要联络器(老收音机)进了废品卡车以后,她不顾一切,赶忙冲出楼外,追着车跑了出去——

  这又是个坑爹桥段。小萧真的追过车,以公共汽车最高不到40公里的速度,身为校内长跑亚军的小萧却没能追出去超过1公里。连城区乌龟爬的公共汽车都能把小萧瞬秒,更何况胳膊小短腿的麻友追着全速前进的卡车呢。。。肥秋你就设计个卡车中途坏了会死人么?

  好吧,又是剧情需要。但如果每一个桥段都只能用剧情需要解释,只能说这个剧本写的实在太差了。

  刚刚平复心情,又看到香橙屌丝开着摩托车带女王出去,女王在车上开始示爱,香橙很高兴。与大车擦肩而过算是个不错的设计,让大家小小担心一下,然后又以为危险已然化解了。

  在海边,两个人一起打闹,这基本算是全篇不多的男女戏(再有就是大杉涟·麻友了,你爱看么?)。玩到高兴,女王去买冷饮,香橙听新的磁带,听到“她现在是芭蕾舞老师,她受伤了”的时候,他立刻奔了出去,救了自己的心上人,也付出自己的生命。但从两人第一次见面到香橙被撞死,一共才过了7分钟,实在让人觉得剧情发展过快,大家还没觉得两人感情有多深,人就死了,张力不足。

  如此看来,本剧依然是悲剧,麻友没能将香橙起死回生

  但也并不一定。因为香橙的挽救,麻友摆脱了对人际交往恐惧,女王的脚没有受伤,在2013年顺利成为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配角屌丝用自己的悲剧,为两名主角女神开启人生道路的故事。

  当然最后,两位女神心里都怀念着这位屌丝。麻友自认这是初恋(虽然没见过本人啊好不好),女王听到迟来的告白潸然泪下,结局立意还算可以,手法也属上乘,但时间前后分配不均,导致后期剧情发展过快,进而张力不足,稍稍有些遗憾。

  不过想了想,这似乎也能理解了。麻友是次世代ace最有力的候选人,索隆一是三剧之首,又是TA,当然要突出她,拉长她的戏份也能理解了。至于女王,除了台词比南哥多两句,靠着替身挑了挑芭蕾,其实也算半个打酱油的。。。悲催啊。。。我承认女王岁数大了点,但别这么功利好呗。。。

  以上,有空更so long第二夜

  《So long!》观后感(五):《地久天长》是一首歌

  《地久天长》是一首歌

  地久天长来自于英国电影,旋律优美,虽然是一部爱情电影,主题曲歌颂的却是友谊,旋律空灵悠扬,缠绵悱恻,歌词反复咏叹,语音绕梁,在片中描述的那段知青别离中,的确有应景的直抵人心的力量,当宿舍里挤满了朋友时,这首歌是为了不扰民,不引起注意而播放的,潇洒哥先行者和胖姐更愿意在高亢的迪斯科风格里起舞,追忆是对过去的告别,镜头是对现在的告别,一群朋友即将走向各自不同的道路,女计生干部更加刻板的执行任务,英明者即将踏上暴富的第一步出走之路,先行者因为先行要承受牢狱之灾,胖姐要去南方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是主动的,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有失有得;大势推动下的生活之手,并不因固守者而必然给他们以平和,主角夫妇想安稳,承受的却是一连串的失去,失去腹中的胎儿,失去生育能力,失去唯一的孩子,失去小年夜参与欢乐的能力,失去因为意外死亡而名存实亡的友谊,失去自己假造的亡子的影子,失去其乐融融的家乡和邻里,失去自我放逐幻想出来的平静。。。所以飞机颠簸时,对死亡的恐惧本能解除后,女主角很有总结性的自嘲“我们居然还害怕死亡”。时而稀薄,时而凝结的友谊实在不能天长地久,在时间洪流里跌跌撞撞的生活也说不上,所以,地久天长终究是一首歌,曲终人散之后,长久的只有天地。

  故事不厌其烦的刻画了很多细节,有些留白却缺失到了逻辑不通的程度,比如养子起初的叛逆,告别的叩拜,到最后的回归,中间缺少巨大的转换契机,然而每个从这个时代走过的人,也可以从那个夜晚到清晨的告别看到,这个染着杀马特黄毛的摩托车小团队,可以说是叛逆到了极端,物极必反,年少总会逝去,轻狂难禁风雨,回归生活只是或早或迟,问题在于,留下成长阴影的繁星修理厂只是选择之一,而且未必上佳。

  既然说到细节,也说说几个细节,当然只是一小部分。

  摩托车队黄沙滚滚绝尘而去,带走了主角夫妇幻想出来的儿子替代品,从镜头里望出去,木板上放着三个花盆,最左边栽种了仙人掌的花盆残破不堪,仙人掌看起来萎靡枯萎,对这种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植物来说,非常罕见,似乎昭示了主角夫妇长期以来对生活的漫不经心,更深一点讲,他们养大这个替代者的儿子,其实是在残破的生活中栽下必然刺伤自己的果实,而他们在养育的过程中,也是勉强裱糊,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中间的花盆也是残破的,有土而没有花,这代表了他们生活中的心如死灰,在这个人地两生,语言不通的南方,完全没有把自己栽种下去的欲望,女主角说看到这个地方就像上辈子来过,但不知道将来死在这里还是死在故乡;最右边的花盆相对考究,却连土也没有,空空荡荡的摆在那里,代表了他们给自己亡故的儿子留下最温柔的内心世界,人总是容易把失去的东西过渡美化,实际上当初的三口之家虽然温馨,其实见惯不怪,刘星看起来也比较木讷,胆小,并不是完美的人,可他失去了生命,躺在万里之外的黄土下慢慢消失之后,不可能再生育的主角夫妇就把这个乖巧,懂事的儿子形象固化在记忆里,成了永难补上的缺憾,最美好而永远失去,阻碍他们做任何的修改和填充。而三个花盆摆在那里,让主角夫妇看清了竹篮打水的一场空忙,也让观众看到一场不合理初衷带来的徒劳辛苦之后无比的苍凉。

  男主角郁闷之时坐在海堤旁的台阶下喝酒,离去时把酒瓶留在了台阶上,海水无休止,反复的卷上台阶,每次浪涌离着酒瓶或近或远,有强迫症的观众会希望某一次浪大一点,把瓶子卷下去;善良的观众希望瓶子幸免于难,让不多的主角跟象征生活的海浪对话里留下一点印迹,取得一次微不足道的胜利;然而海浪无休止,镜头有长度,瓶子依然在那里,我们却可以想象一次次扑来的海浪会带来瓶子性命之忧,它究竟会不会碎于石阶,飘荡于海中,还是终究留下来,终究是个未知数。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或者撕碎,或者忽略,其实跟人的善良无关,或者如《三体》里对身受其害者的残酷断言,“毁灭你,与你何干?”也似乎这样的天地,才是长久的天地。

  再说回飞机高空遇险,他们如何的自我放逐,自我欺骗,自以为“时间停止,只剩下慢慢变老”,在没着没落的万米高空,危险袭来时,还是和机舱里的其他普通人一样,紧张的握紧彼此的手,那是来自于最自然的,甚至是动物本能的反应,这一刻,他们要庆幸彼此坐在一起,有对方的手可以握住,共同抵御死亡的恐惧和无助;只是在危机解除之后,才跟别的庆幸旅客区别开来,自嘲的说居然害怕死亡,其实这样害怕完全无可厚非,只是有点反应过度,而其他见惯不惊的旅客想必经常乘机而已;一个人对不相干的别人的紧张乃至生死,都本能的漠视,其他乘客当然不了解这对不常乘机的夫妇的经历,对女主角说出的自嘲的话也莫名其妙。放大来看,如果我们不是看了前面的故事,也是如此,早年的男主角抱着没有生还希望的儿子,迎着轰鸣而来的火车狂奔,后来的男主角抱着服毒而生死未卜的妻子,在上上下下的石头路上勉力狂奔;都是别人的故事,人还没走出影院,擦泪的纸巾就丢进了垃圾箱。所以这个故事是一场生活,而不是单纯的悲剧,要去煽情的催泪。故事的主角的确够倒霉,但现实中的观影者往往可以截取一段,来融入自己的悲伤,或许是不得不的路边情人离别,或许是不听话的孩子摔门而去,或许是老朋友的溘然而逝,融入和抽离,歌词和曲调,飞行和落地,这些总在变换的场景,也是一种形式的天长地久。

  现在的电影跟国际接轨,所以译名也往往别出心裁,力图去打动文化背景不同的受众,贾科长的《江湖儿女》植根于中国文化,译名却相当文艺,是毫无中国元素的象征味道,《灰是最纯白》,这是无可奈何的一个中国故事的推广;而这部电影的译名是《So Long,My Son》,相当直白,却余味悠长,在一个中国人的理解里,“这么长,这么久”,既可以是长别的告辞,也可以是重逢的感叹,通篇下来,主角夫妇在心里从没放下这个早逝的儿子,在二十年里心心念念的告别,也在幻想里期待重逢,当那个在一片荒凉的野地里长眠的儿子等来一次迟来的看望之后,另一个知道自己真实身份,也认可他们的活生生的儿子流浪归来,So Long在场景转换里获得了它在中国语境里的一次融合,告别和重逢跨越二十年的别离,略过无数的纠结,不愉快,逝者远去,来者重逢,延续了另一个意义的天长地久。

  执念是另一个天长地久,因为人生短暂,每一个人的一生里,长久纠缠的不是欢悦,因为那是被定义为“快乐”的东西,总是很快,度过的也快,忘记的也快。植根于内心的往往是痛苦的记忆和自我暗示下的累加,就像电影里不被追问同伴死因的男孩,那棵用内疚,怯懦,不敢面对,被大人保护起来的树,在潜意识的一天天长大,直到从潜意识里冒出头来,枝繁叶茂的招摇,他幸好还能遇到垂垂老矣,但还没死去的同伴父母,可以把掩盖在解脱外衣下的忏悔说出来;他的母亲就没有这么幸运,她忠于职守的结果是断送了好友的胎儿和再生的可能,自己的儿子又亲手杀死了对方唯一的儿子,两家人从此不能面对,对方的宽容和隐忍都轻薄如纸,毫不妥协的远走他乡是最冰冷的回答,她只能在无可推卸的责任和大错面前煎熬,能给自己唯一的盾牌就是钱,有钱了,她最后抓在手里,不肯放弃的还是钱,有钱了,可以再生了。如果死后有知,她一定还是不得安宁的,因为她不曾真正的放下,那块钱的盾牌,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也阻碍她走进自己的内心,这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群人的悲剧,执念以各种方式留存下来,天长地久,绵长无绝期。

  所以,这部长达三个小时,却没有真正的喜剧冲突和情绪爆发点的电影,把那首优美曲子的名字里的友谊去掉,还真是对的,天长地久不归与友谊,亲情,爱情这些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只是一切隐忍,麻木,自我折磨之后的生活画卷,就像熙熙攘攘的街头,无数焦虑而匆忙的面孔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痛,构建起滚滚人流和十丈红尘,天长地久。

  1�|%�-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So long!》观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