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文本是教师最基本的一个能力,但是很可惜,真的能够裸读文本来进行自己的教学研究的人似乎已经不多了,有人说,百度一下,很多优秀的教案扑面而来,何必花那么大的力气呢?修改一下拿来就用很方便啊。
因为班级被一位老师借用,需要我来先上《花钟》第一课时。上课伊始,我抓住“花钟”,概念,让孩子们用自己理解来解读它。结果我发现孩子的理解我们想象的要宽泛一些。有的说:花钟就是指那些花就好像钟一样,可以告诉人们时间。也有的说植物学家制作了一种钟面一样的花圃,按照时间陆续开放,还有的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其实每次激起不同的思想恰是我最享受的过程。课堂因为生成而美丽。
而生字的认读对于孩子们来说倒是比较轻松花了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
而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段落。写了花开的时间和美丽的姿态形状等等。文眼何在?我在细读之后发现,恰是开头那个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鲜花之美,不仅在于多,还在于美丽,更在于香气扑鼻。虽然看似三个词语多,但是每个词语都不能互相代替。然后给孩子们机会互相交流这些词语可以用在自己哪些生活画面中,交流时兴致勃勃的。脸上闪烁着光芒。词语研读是我每节课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只要孩子能够把词语跟自己的生活联系,就能够发现生活中原来可以这样学以致用。
然后初读课文,大致读一些段落。接下来的第二课时不是我上的。孩子却很期待着,随着我去看呢,恰好在办公室门口遇上,一群孩子呢,老师都惊讶了:干什么呢?
看你呀?
我一直在课堂上听课,很多孩子也一直积极听着,但是也有部分孩子一直举手却没有得到机会,就沮丧了。可能因为老师跟孩子不熟悉所以,我也不知道孩子们真的对课文内容掌握了多少。说实在的这课文看似句子优美,实际上是一篇说明文,把握重点不是很容易的。孩子读透也是很难的。
果然基础训练今早交上来的结果让我知道了,很多孩子没有搞清影响花开的因素,只知道适度温度,光照,还有另外的听见却在书上找不到了。——对于哪些花为了和昆虫活动的时间吻合,很多孩子没有找到,说明有时候课堂读书一些人是大呼隆,但是实际上还是很多孩子没有得到应该的收获,这就很清楚的可以从练习方面看出来。早上一去就去改作业,然后订正。时间耗去不少。
早上我到校很早,就问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