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化妆的男生就是娘娘腔。又比如老师的孩子,考第一名就一定是走后门。
于是在上周,我们发起了“年轻人偏见时刻”的征集,想问问那些曾遭受偏见的年轻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偏见,活出自己?
我认识一个很酷的女孩儿,平时喜欢染各种新潮的发色。有次她顶着一头亮红色短发走在大学校园里,刚好遇见一群陪孩子参加自主招生的家长。
她跟我吐槽说,有家长一看到她眼神就变了,赶紧把孩子扯回身边,就像碰见了一个不良少女,生怕她带坏自家小孩。
可她不过染了个头发而已。
在一些人看来,那些喜欢用鲜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年轻人,总是和“荒唐”、“夸张”联系在一起。
——比如身材。
小时候性格很软弱,别人笑我,我也跟着笑。最后给大家造成了我很好欺负的印象。
那天,一个很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给我发来一条微博,说:“胖的人看书都像在看菜单。”
然后说:“你反思反思吧。”
虽然可能他没有恶意,但我挺难过的,最后想想,反正也不熟,删了他反而会更痛快更清静。
@kkc
——比如成绩。
我是老师的小孩。
小学的时候考了第一名,却被同学说:因为你妈妈是学校的老师,所以你考第一名肯定是你走后门。
@?
——比如形象。
我从小就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比如会给自己修眉,比如会把每天的衣服搭配好。
@Snow
——比如化妆。
我是个女孩,短发还剃鬓角,喜欢化欧美妆,口红颜色也比较重,爱穿格子衫工装裤黑色长大衣。
却被别人说:“不要这么锋芒毕露”。
像这样的留言,我们收到了300多条。
我们这届年轻人长大的过程中,总会遇见一些让我们不太开心的声音。
很多人教我们怎样做大人,却不问我们想做怎样的大人。
其实,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也被教过要怎么做个“体面”的成年人。
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的,但有人向往这样的生活,也有人会喜欢另外的活法。
我就是第二种人,于是25岁那年,我选择离开家乡,开始“成年北漂”。
“爱情是你的社交生活,而不是生活;结婚生子是你的人生选择,而不是你的人生。”
“考什么研,家附近找个班上得了。”我听过很多次这样的话。
但我现在研三,签了同级艳羡的工作,也有一点兼职存款,心里有了底气。
@城北以北
我爸妈一直想让我去上铁路技校,出来有稳定的工作,但我不愿意,自己去外地上了大学,毕业又跑去深圳工作。
我觉得多见见世面挺好的,一生那么短暂,我还有好多东西想看,好多东西要学。
@可艾超可爱
至少我是。
@忘谙?
我23了,我没有男朋友,我说想找一个合适的人,可我的人家说:“你眼光不要太高了”。
我说我眼光并不高,我只是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对象。
如果和不喜欢的人结婚,那仿佛就是一眼看到头的生活。
所以啊,自己随心就好了。
@今天又懒得起床
他们虽然“不听话”,但他们其实也都活得挺好的。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年轻人,在成为爱人、父母之前,首先要成为的是Ta自己。
率性洒脱也好,独立安静也罢,这都是他们本来的模样,不需要为谁改变,也无需任何人贴标签。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叫《我们的浪潮》,讲述世界各地的小众潮流文化,其中有一段与美妆博主的对白,非常打动我——
美妆博主:“我作为一个年轻人,希望我们可以掌握我们自己的生活,追求我们的梦想很酷。”
这位美妆博主,叫Jodan Byers,刚刚大学毕业。她和许多女孩一样,喜欢化妆、打扮自己,以至于将美妆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
但总有人认为,做美妆博主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简单。网络上刻薄的言论无处不在,让她一度陷入迷茫,连每天开心地起床都做不到。
在停下来思考一段时间后,Jodan决定继续坚持做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
“如果他们不喜欢我现在做的事,那就随他们去。”
现在的Jodan,已经是一位中等体量的美妆博主,她刚大学毕业就拥有了自己的美妆品牌,成了自己的老板。
这群男孩因为变装,曾遭受过陌生人的许多恶意,甚至被抢劫、被跟踪回家。
而面对偏见,他们没有选择放弃。
有个受访者坦言:“我觉得我十年后还会做变装皇后”。
我很佩服他们的勇敢,只要喜欢,就可以摒弃偏见。
希望这个世界上为梦想执着的人明白,总有一些人在用他们的人生,为我们提供有力量的范本。
而我相信,我们的每一分勇敢,终有一天将燃成荒野中的火焰,消弭世上所有的偏见与恶意。
愿那一天能早日来临。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随心而行,自由生长。
作者:木木琳、橘古力
编辑:木木琳
视觉:鲜和
#今日说说:你想做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