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生十二法则读后感10篇
日期:2019-12-11 23: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生十二法则读后感10篇

  《人生十二法则》是一本由[加拿大] 乔丹•彼得森 / Jordan B. Peterso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90元,页数:2019-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十二法则》读后感(一):人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

  《人生十二法则》——这书名让我觉得我打开武功秘籍,看书的背面又觉得翻开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参考答案,一个问题提出来,答案请参见Page···诸位看官,可别当什么小学生守则去看,也别把人生活得过于拘泥,过于无趣,我是深信人生需要随性的。正如书中十二章归根究底,总结来看,一句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作者经历,让人看了连连咋舌——人生赢家呀!让人觉得他怎么懂得失败者心酸苦痛呢,一定是在站着说话不腰疼,于是作者放下成功的人生,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这其中有他接诊过的患者曾经的不争气朋友生活中无意中遇到的人,还援引了大量的阅读案例,生物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可以说作者真的是无书不读,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如果能和作者本人聊一聊,一定会比看书还要有效

  虽然作者把这本书的格局开得不是很大,只说十二法则,但是这十二个小问中却承载了无数问题,层层叠叠,引人遐思。每每隔了几行,就会爆出金句,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虽然每个小标题下讲了这个问题,可我却能从中得到其他问题的答案。作者用惊人阅读量,在卷帙浩繁的海洋中,精挑细选,找到了一些值得写出来的事情,供我们阅读选择,可以说非常有心。也省去了我们不少力气,如果这本书细读起来,信息量绝不仅仅是一本书。我就不单独说各个问题了,因为一说就要停不下来,作者会就一个故事展开叙述,提出更加深层的问题,可以说写出了心理学意识流写法

  中国有老话——人生不如事十之八九,可说与人无一二。这是在说,谁的苦楚知道,别人可了解不来,有的人劝解别人劝解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可事情到了自己身上,一下就想不开了,更无法对别人说。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什么样的呢?是患者去问询有问必答的医生吗?当然不是,《伦敦生活》里那个只是倾听女主倾诉,不断注意自己胳膊皮肤缺水的老太太是个收费昂贵的心理咨询师,在镜头下,导演给她极度嘲讽,其实很多的咨询师在镜头下都是在倾听,记笔记,录音,很少有哪个医生像人生导师一样告诉来访者一条必然成功的路。这个职业奥秘,就是让来访者说出那难于说出的一二,然后顺势而为,来访者自然会说出藏在心底的答案,因为没有谁能给你标准答案,人生就像是一道论述题,不会有标准答案。十二分的答题,里面只要包括了真诚坚强意义无所畏惧阳光就可以拿到及格分,如果要锦上添花,还需要坚持不懈披荆斩棘

  别不相信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还人生一个奇迹,别去羡慕其他人丰富的人生,每一个都有权利和机会,控制自己人生的按钮,别妄自菲薄,想好了思路,再慢慢答自己的人生题目,别潦草,别放弃,更别弃考。在主义说,人被抛于世间,处于生死之间,向死而生。苏格拉底说,寻求意义,拒绝苟且。我们凡事有勇气,有耐心,有恒心,便能所向披靡

  《人生十二法则》读后感(二):众生皆苦之下的勇气之书

  文/徐谌辉

  《人生十二法则》这本书本来以为是本鸡汤文,所以准备夜深人静不易入眠的时候偶尔翻之的东西。但是,一翻起来,就被吸引住了,没想到这一锅鸡汤,全是肉。

  达尔文的自然法则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鄙视,我甚至觉得其《物种起源根本就不是一本生物学书而是一本哲学书,虽然很多内容就像是老子的《道德经》一样。虽有本道的指引,却缺乏具体路径。而这本书,我想,恰恰可以称之为路径之书。

  血淋漓的自然法则下,空谈平等绝不正常。甚至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甚至超脱人类之外,整个地球上都不存在平等这个事情。而这本书的开篇法则就是讲述了此事。有趣的是,这本书的引经据典,不仅仅用了古老动物,也用了古老的典籍,比如《圣经》。

  在我看来,人类是在不断地与规则对抗、妥协、适应改变中一点点进步的,而作为每个个体来说,任何一个人,想要在这个世界活下去,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寻找世界的边界,让自己的需求与边界中做出合理庇护。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空口改变世界的,通常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这本书并不是朴素的讲述这些其实众人皆知的大道理,反而用了众多领域知识,以故事方式循序渐进,进而论述好的规则的重要性同时,由于作者是一名心理学家,所以还举出实例,告诉大家,如果遇到了那些问题怎么做,起码按照他的方法心情是可以做到平复的。

  但这并不仅是一本简单的心理学书,当然在我看来,这本书最有价值部分,至少绝不止于此。

  人在人生中遇到挫折压力,其实不过就是碰到了人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需要答案,但是不幸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无法直接得到答案,更甚的是,哪怕得到了,也可能令自己不舒服,而无法接受。因为这些答案需要自己去做改变,而改变的过程往往异常艰难辛苦。所以,相比之下忽视逃避鸵鸟行为更为舒适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对于数学这门课没有丝毫的热爱之情,同时更没有展示出什么惊人的天赋,甚是抵触。再加上当时主流媒体上那帮文人对于数学甚是鄙视,使得我也有为什么要学数学的困惑,并且开始出现抵触情绪。但是,我记得我爸爸只是简单的告诉我,数学其实很有用学习数学并不是为了解题,而是为了人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句话解开了我所有困惑,当然还感谢后来遇到的不错的数学老师,让我开始对于数学重视了起来。

  而这本书我想也有此功能,给你勇气去改变自己。

  人之所以不愿意去改变,并不是因为辛苦,至少我认为绝大多数的人是如此的,辛苦并不是一个人不去做的最大原因,人其实比自己想象中更为坚强和耐劳。人的最大恐惧是来自于未知,最大的固步自封是来自于恐惧。所以,我们总是无法判断什么事最优的答案,而真的按照这个答案做了,改变了自己,是否可以真的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

  世事艰难,众生皆苦,人活在世上,不论成功与否都在每时每刻做着激烈的斗争,与天与地与人与自己。所以人生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开悟,来了解自己,化解自己。但是不幸的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每次开悟其实都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有可能牺牲

  所以,我建议大家都看看此书,这是一本光明之书,并没有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而是非翔实的告诉大家选择路径之后,到底会遇到了什么。而了解了这些,会给我们带来直面社会的勇气。正如道德经中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生十二法则》读后感(三):很好的一本书,有些法则可以参考着用起来

  花了一周看完这本有点厚的书,书里叠了不少折角,到处都是划了线的喜欢的金句,很多启发龙虾教授乔丹·彼得森,从偏僻闭塞的小地方长大,做过很多艰苦工作。他了解那些环境中生活的人,知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他在书里介绍了自己的一位大学室友,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受反人类精神误导,一直没有走出心理误区,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在四十岁生日那天自杀了。教授也介绍了一些来找他做心理咨询的人,他们面临的各种困境痛苦。这些经历促使他竭力思考应对方法,希望能帮到人们更好地生活。他尤其热心年轻人提供人生指导,想必就是为了让那些迷茫的年轻人避免陷入不幸和极端状态。 彼得森教授的女儿几岁就诊断出患有严重的多关节风湿关节炎孩子疼痛给他也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在漫长反复的诊治中,他学会了如何去应对和放松,并把这种体验分享给来咨询的人,帮他们缓解亲人绝症后的痛苦。这些经验同时也影响了女儿面对疾病态度,她很坚强,还收获普通人幸福。 安德森和他的妻子是相识五十年的挚友结婚三十多年,育有一儿一女,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宜人又坚强。他的夫妻相处之道、管教孩子的智慧,都融入了十二人生法则,非常值得借鉴。 也许正是教授的这些经历,他在书中多处坦然承认人的确生而痛苦,生活不易。混乱秩序如影相随,人生时刻面临失衡的风险处理不好可能会像斗败的龙虾一般崩溃。但即使如此,人生仍然值得去追寻意义,去承担责任。在直面问题、战胜困境的人生长途中,我们也要善待自己昂首挺胸,不能轻易低头。 这本书的每一条人生法则都是彼得森根据他的丰富经验,精挑细选出来的。我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有时甚至到了情绪崩溃的边缘,最后侥幸都熬过来了,所以读这本书时,教授很多的心理分析,读起来特别感触。 我曾经也有书中的某些体会,但没有他表达得那么精准贴心。对于自己那些硬扛过来的误打误撞,对比下来,发现教授提供的法则更胜一筹,同时也为自己的闯关感到庆幸和安慰。更多的是感动,因为看了教授“即使人生痛苦,依然要去追寻意义,承担责任”,给了自己不曾有过的更高视角,让人看到了一种坚强。 一遍读下来,我最喜欢的有三个法则。 法则五: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负起管教孩子的责任。教授在这章里提到现代父母面临的管教误区和问题,感觉自己个个被他说中。可能是因为他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所以给出的建议才能如此让人获益匪浅。 法则七:追寻意义,拒绝苟且。本章提出,无论人生如何艰辛或是如何沮丧,我们都应该追寻更好的存在意义。这种开阔的视角,可以增加读者直面社会的勇气,找到走出迷茫的可能方向。 法则八:说真话,或者至少别撒谎。坦诚生活,直面自己的真实内心,接受冲突,才能变得更成熟和有担当。当然做到这一点非常有挑战。彼得森也花了很长时间才看清自己潜在的各种欺骗行为, 才做到不对自己撒谎。对别人说真话的时候,尤其是对酒鬼房东上门卖东西换钱时,他并不是简单地直话直说,也非常注意说真话的技巧。 其他法则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对于读书前没想到的,很幸运能及时读到这本书。对于自己已经做到的,看了书感到幸运和开心书目前只通读过一遍,其中的各种好也许只能在以后重新阅读时再仔细体味。 前方等着我们的,是一个混乱和秩序同存的未知世界。当我们在事业情感遭遇打击,当我们需要经历痛苦转变,当我们想逃避肩头的责任,希望教授在这本书里提到的人生法则和智慧,能带给我们走出困境、收获人生的勇气和力量支撑我们走得更好、更远。

  《人生十二法则》读后感(四):非同一般的龙虾教授,非同一般的生活指南

  上

  我家小区的后身,是一条河道河水味道向来不是太好。沿河是一条输电线路,高高的铁塔电线对于房地产而言是负面的存在。它很煞风景,也影响房价,尤其对于窗户朝向它的那一面住宅。每当人们眺望那一方天空远景,暗银色的铁塔倒也不难接受,但平行的黑线像是给蓝天打上了五线谱,总也令人感到遗憾。也总有人会担心高压电线的“辐射”,即便这个担心目前并未见到清晰、明确的论证,而这也已是我父母那辈人的伪科学兴趣了。铁塔和高压线下面是一片绿地,随着地面的起伏铺了砖路。这里是遛狗的好去处,而近两年却成了外卖电车高速通路。最近修了正式的围墙,沿河的绿地正式成为了公园。有时我会这么想,如今城市里难得守着绿地公园居住,虽然得益于铁塔和高压线的荫蔽吧。凡事,看你怎么对待

  什么是心态?对于这片白天煞风景地带,晚上却可以带孩子看星星。虽然天气转暖的季节那河水是臭的,依然让人难以下到河岸边去,踩着泥土亲近水面。但是每当在桥上驻足,凭栏能够望见浅浅河底均匀水草在顺着水流的方向缓缓摇荡它们矮矮的枝叶。河岸是一道弯弧,随着时辰叠加季节的阳光角度质地变化,清晨、上午、正午、午后、傍晚,站在桥上远眺的视野总也不同。而在空气清澈的月下,或雾气注入河谷的夜晚,背对着川流不息街道河面方面望去,也是能够获得几秒钟异样宁静心情的。就像上班族把葛饰北斋的风景小画装在口袋里,偶尔抽出来瞥上两眼,类似于审美行为内的香烟时间。只是到了天气炎热的季节,它还是很臭。除非有风吹来保护这里。

  《人生十二法则》是一本好书。这两年在网上久闻大名的龙虾教授果真写出了一本多少有些另类的人生指南读物。它其实是十二本书,并不仅仅由于这是十二个几乎离散的题目,更是由于在每一个题目之下作者倾注的专业知识、个人经验,以及有点神学气质写作热情。作者仿佛要向一支手提箱里塞进整个衣柜似的,你可以连续读完,或者花上两周、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当做枕边书、地铁书也一点都不过分。在内涵上,它真的很厚。读过之后,我发现仿佛用买一本的钱买来了十二本,何乐而不为呢?

  书不一定要一口气读完的。手边极端的例子就是《圣经》。是这个消费品勾引消费焦虑的单极时代损害了人的耐心。很多书变成了小册子,小册子变成几页纸,然后纸消失了,文字转录到微博或微信里。《万物的古怪秩序》里,脑科学家达马西奥总结道:如今泛滥的信息既让公众获得了史无前例之巨大的量的满足,可又同时挤占了人消化处理信息,以提炼出“智慧”的时间;没有时间对感受进行沉思的人,直觉就不再改善,变成呆板的电路。《人生十二法则》不是成功学,不是管理秘术,不是心灵鸡汤,因为龙虾教授在写书时,正如他作为心理学老师站在讲台上,和尽到知识分子义务站在话筒前所一贯表现的一样,很认真。

  在前言自序里,龙虾教授交代了《人生十二法则》成书的来龙去脉。这十二个条目并无逻辑关系、先后顺序,也不是对某个体系的部分拆解。它本是一些罗列的生活建议,并在网络里受到了关注和好评。为了符合出书的目的,作者将其精炼、扩展,写着写着,在某些局部达到了很深奥的程度。这是一本能够极大激发思考的书,可能15岁以上至临终之人都能从中得到各自所需。书里有明确的主题,有脑洞发散,有艰深的思考,还有作者亲身的经历。我不想被看做一个龙虾吹,只是想说一个普遍的经验:能把所说的首先验证于自己身上的人,更为可信。

  中

  好书很多,每位作者都言之凿凿,剖析自己体认的真理。而他们宣扬的众多真理之间,往往有着相互矛盾的表象。有些就是矛盾的,但有些矛盾只是假象。事情的全貌往往是这样,两个人对某一议题提出了表面相反的主张,有时并不代表他们的见解相反,而是因为他们意图矫正相反的流行观点。读者的思索不能停留在字词的表面,至少要走到这些字词的对立面。比如对于如何教养孩子这件事,一个人说宽松,一个人说严格;二人貌似相对,但详细了解二人的陈述之后可能发现,说宽松的人是在针对过于严格的父母,而说严格的人是在针对过于宽松的父母。于是这二人其实是同一种意见。这样的情况十分常见,甚至在一本书的里面也可以存在多处。所以关键是要读得仔细,边读边想,不能懒惰。书不应该是一顿快餐或一场电影那样轻松的事物。

  《人生十二法则》有一个容易引起读者困惑的词汇,就是“混乱”。读到时假如困惑了,先忍住,继续往后看,最终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更好的词汇了。因为它要涵盖太多的意义,而在不同的语境下要凸显不同的侧面。中性的,它是未知;负面的,它是危险;正面的,它是广袤的未开发之地,是新事物诞生的可能,是孕育新生的母体,是自然的创造力之源。而在情绪感受上,它几乎等同于焦虑这个词。“秩序”好说,人已知的、熟悉的、已经习惯的事物或状态,而且也是以上“混乱”的对立面。那么为何“混乱”这个词在这本书里有如此多的甚至看似自相矛盾的意义?我想到这个词在荣格的书里就是这样的,甚至更复杂难解,而龙虾教授的语言已经比荣格的语言要容易理解得多了。

  年初读到的《当下的启蒙》似乎被很多人诟病和批判,质疑它把人类的历史描绘得太美好太乐观。但我以为很多诟病和批判压根是误解,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曲解。我感觉认真读过这本书的人并不多。很有一部分人喜欢意识形态式的符号操作,他们思考时使用的语言脱离了生活实际,成了劳伦斯比喻的烂苹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什么研究脑科学、认知科学还有包括龙虾教授在内的心理学者十分反对这种意识形态式的符号操作?这是一个兴趣广泛的读者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我认为《当下的启蒙》的乐观总结值得信赖,而且刚好可以用《人生十二法则》来配对。如果说《当下的启蒙》描绘了一条宏大的曲线,以代表人类历史幸福的函数是单调上扬的,意味着在大尺度上人类的处境一直在变得更好,那么《人生十二法则》就是这条曲线的导数函数,是一条在微观尺度上不断起伏的线,意味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艰辛的,麻烦不断,顺逆无常。而正是每一个的努力,才整合为社会进步的原因。二者合一,几乎像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组合(别深究,只是我的一个脑洞),足够为个人提供生活信念的基础。

  总有一些人习惯性地质疑一切,而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某些阶段,质疑所有的说法。可以论证、坚持“接受真相”这一原则就是绝对健康的吗(这个短语有些抽象,书中有详解)?我只能说,这至少是人类的一条普遍经验。人年轻时可以质疑多数人的“说法”,但是最终还是要搞清楚,其中有些的的确确是对的。而且也要同时搞清楚,自己是为了弄清事实而怀疑,还只是为了赌气或是让自己显得漂亮。

  至于龙虾教授之所以被称为“龙虾”教授,那些在书里提到的当下认知神经研究、脑科学等领域的新发现,我以为不必苛责它们是否能够作为心理学理论严谨的根据,权当有趣的切入话题好了。重在法则本身和书中的心理知识、心理治疗的经验,而不是“龙虾”。

  思考,在塔罗牌里的象征是剑。我一直不解于此。现在我逐渐体会到了,思考的象征的确可以是剑。而龙虾教授就是一位执剑之人。

  下

  什么是心态?人的判断总是有主观性的。就像我一上来讲的事情,如果我家附近没有电网就没有花园,而没有河道就没有电网,而河水不臭房子也可能更贵(这么说有点诡辩了)。但这围绕着这件事情我述说的种种解释,难道不像是人生事件的缩影吗?回首往事,我们总能得出大致三种观察:我此时不如意因为那时太顺利;我此时的如意得益于那时的逆境;或者承认事情很复杂,难以分解。成功的或感到幸福的人,他们往往更多地注意和利用了事情积极的一面,而不是被消极的一面卡住。

  “真相只有一个 ”,解释是无穷的。随遇而安是不对的。执着假如值得就叫做坚毅,不值得的执着就是魔障了。人可以觉得自己的精神似乎是自由的。但生活或命运总有坚硬的部分。我们像云,争不过大气的流动。海水和洋流,季节的更迭,地球的自转公转,太阳系的整体性,宇宙的整体性,在这些巨大的事物面前,我们个人的生命不值一提,更不必去担忧一颗结束人类历史的小行星到底哪天出现。龙虾教授说,处理焦虑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每天定时思索一下,其他时间把它放在一边。“带着焦虑”不贴切,而是学会“管理焦虑”。龙虾教授的生活里看来也是充满焦虑的。读到他自己的经历,我们一定会为之惊心黯然,然后振奋。如果读者果真能想通龙虾教授自己的生活故事与这本书字里行间的热情和坚决之间的关系,那么读者甚至能理解什么是“神圣”。这一点我真的没有夸张。

  《人生十二法则》读后感(五):最重要的法则: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文/诺曼·道伊奇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作者

我们真的需要更多的规则吗?

  生活已经这么复杂,这么不自由了,真的还要用更多不考虑个人具体情况的抽象规则来约束每个人吗?人的大脑是可塑的,会基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为什么要指望用几条规则来帮助所有人呢?

  人们并不喜欢规则,所以规则要有,但也不要有太多。当我们精力充沛、人格健全的时候,规则反而会令我们束手束脚,仿佛它是在故意冒犯我们人生的自主性一般。因此,凭什么要用别人的规则来评判自己呢?

  然而事实是,如果没有规则,我们很快就会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而这种情况是毫无自由可言的。当不受约束地用未经训练的本能做判断时,我们不仅会缺乏追求,还会崇拜那些不值得我们崇拜的品质。

  在这本书中,彼得森教授不仅提出了他的十二条法则,还整合了多个领域的知识,以讲故事的形式向人们说明为什么最好的规则并不会限制我们,反而会推动我们前进,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充实和自由。

人生十二法则8.4[加拿大] 乔丹•彼得森 Jordan B. Peterson / 2019 / 浙江人民出版社

  我第一次见到乔丹·彼得森是在 2004 年 9 月 12 日,在我们共同的朋友、电视制片人沃德克·塞姆贝格(Wodek Szemberg)和内科医生埃斯特拉·贝基尔(Estera Bekier)的家里。那天是沃德克的生日聚会。这对主人秉持着坦诚交流的原则,为在场的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充满乐趣、不受约束的谈话氛围。聚会的规则是“说出你的真实想法”。拥有不同立场的人们会以一种现在越来越少见的方式进行对话。

  沃德克是个满头银发、像狮子一样的“猎人”,他一直在寻找能够在电视上真诚表达自己的知识分子。沃德克经常邀请这样的人来参加家里的沙龙,那天他就邀请了一位来自我的母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智慧与情感兼具的心理学教授。沃德克是第一个让乔丹·彼得森上电视的人,他把彼得森视为一个寻找学生的老师,因为彼得森总是乐于向他人解释说明。彼得森喜欢上电视,观众们也喜欢他。

  那天下午,聚会的常客们坐在花园的大圆桌周围。一群嗡嗡作响的蜜蜂一直在骚扰着我们,而桌旁的这位带着阿尔伯塔省口音、穿着牛仔靴的新人则毫不在意地讲着话。为了躲避蜜蜂,大家开始玩抢椅子的游戏,但同时也尽量不远离桌子,因为这个新加入我们的人非常有意思。

  彼得森有个奇怪的习惯,会和刚认识不久的人像是寒暄一样地探讨极为深刻的问题。就算他真的只是在与你闲聊,比如,“你是怎么认识沃德克和埃斯特拉的”或者“我以前是个养蜂人,所以我不怕它们”,也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回到更严肃的主题上。

  彼得森所讨论的问题通常只会出现在教授或者专业人士的对话中。不过,他这个人虽然博学多才,却并不学究。彼得森就像个孩子一样,总爱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自己刚了解到的东西,也会假设令他感兴趣的事情一定会令别人感兴趣。彼得森话中带着的孩子气让人觉得我们好像是在同一个小镇或者家庭里长大的,同时也一直都在思考着同样的关于人类存在的问题。彼得森并不是那种所谓的“怪人”。他曾经是哈佛大学的教授,虽然他对于某些词的发音经常带有 20 世纪 50 年代的乡土气息,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绅士。大家都入迷地听着彼得森讲话,因为他聊的话题确实与在场的每个人都相关。

  听这样一个博学而又直言不讳的人讲话能令人感到无比自由。彼得森似乎需要通过讲话来思考,而他的思考过程往往需要大脑保持高速运转,结果就是,充满能量、饱含思想的话语从他口中“蜂拥而出”。此外,彼得森也不像有的学究那样喜欢一直掌控话语权,他很喜欢有人来挑战或者纠正他。彼得森会用一种亲切的方式说“是的”,会在意识到自己忽略了某些事情时摇摇头,或者在自己不知不觉过度概括的时候自嘲一番。彼得森喜欢通过他人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对他来说,思考显然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虽然是个学者,但非常重视实用主义

  他举的例子都源自日常生活,比如,如何制作家具、设计房屋、装修房间,等等。

  我一直都很喜欢在农场或者小镇长大的知识分子,他们擅长手工,熟悉荒野的环境,且大多都是通过勤奋自学艰难地考上大学的。那些精致但远离自然的都市人会理所当然地把高等教育当作事业发展的跳板,但这些人不一样,他们更加自力更生、踏实谦逊,既好相处又能吃苦。比如彼得森,他就只进行那些能够对他人有所帮助的思考。

  我和彼得森成了朋友。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师,我被博览群书的彼得森深深吸引了。这位同行不仅热爱俄国文学、哲学和神话学,而且还将它们视为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同时他还针对人格和气质做了出色的统计学研究,也钻研过神经科学。彼得森虽然受训于行为主义流派,但对研究梦境、原型、童年创伤和防御机制的精神分析十分着迷。此外,彼得森也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唯一一位同时从事临床实践的教职人员。

  去彼得森家做客的时候,我们的对话总是以打趣和大笑开始,这是来自阿尔伯塔省的彼得森很“小镇”的一面,他的青少年时期和电影《乱成一团》(Fubar)里所描绘的一模一样。彼得森的家是我见过的最迷人、最令人震撼的住宅。他和妻子塔米拥有许多雕刻面具和抽象画,家里的每一面墙上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绘画,甚至连天花板和卫生间都是这样。

  我一开始不太适应这个有点像鬼屋一样的家,但是彼得森的妻子塔米很快帮我放松了下来,她对彼得森的这种不寻常的喜好持全然的接纳和鼓励态度。这些画作能够帮助访客初步了解彼得森对人类以善的名义作恶的能力,以及对神秘的自我欺骗心理有多关注。我们会在厨房里喝茶聊天。一段时间后,在这些奇怪图画的环绕下聊家常或者分享彼此近期的读书心得就没那么奇怪了。

  在《意义的地图》以及本书中,彼得森都提醒读者要十分警惕地对待所有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主义者指的是那些连自己的内在混乱都没有处理好,就装作知道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而他们的意识形态所赋予他们的战士身份恰恰掩盖了他们内在的混乱。针对这种狂妄自大,彼得森在本书中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法则: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自己的房间。意识形态主义者的单纯和自以为是与存在的复杂性无法匹敌。当他们骗不了别人的时候,也不会反省自己,反而还会指责那些指出他们犯过度简化错误的人。

  因为有着类似的兴趣,我和彼得森的观点虽然并不完全一致,却总能就应该问什么问题达成共识。我们的友谊也不全是暗淡无光的。我有听本校教授上课的习惯,所以也去听过彼得森的课。他的课总是座无虚席,而且就和现在数百万在线观众看到的一样,彼得森对于内容的呈现出色到令人惊艳。他既像爵士乐手一样懂得即兴发挥,又能像演说家一样饱含激情。不过不管怎样,彼得森最后总能轻松地切换到对科学研究极为系统的总结中去。

  彼得森很善于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关注未来,他会带领学生纵览最伟大的著作,与大家一同分享生动的临床案例和他的个人经历。将进化、大脑和宗教故事精彩地联系在一起是彼得森的讲述风格。彼得森帮助学生凭借进化论更深入地理解吉尔伽美什和佛陀的生平,以及古埃及神话等古老故事中蕴含的深刻智慧。比如,彼得森曾提到,故事中自愿走进未知世界的英雄之举和大脑为了探索未知进行的进化恰恰是相对应的。彼得森尊重这些故事所蕴含的无尽智慧,也没有用还原主义的方式去分解它们。在探讨关于偏见、恐惧、厌恶或者性别差异的问题时,彼得森总能清晰地阐释这些特质存在的原因和进化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彼得森还提醒学生们关注一些在大学里很少谈论的话题,如人生是痛苦的。若你或你的亲人正在遭受苦难,那么这确实很悲惨,但是苦难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将自己描述成受害者的特定角度。痛苦是每个人注定要经历的,就算当下没有发生,也会在未来降临。

  抚养小孩、工作、衰老、患病和死亡都会让人感到痛苦,而当你需要独自面对一切,既没有亲密关系的支持,也没有心理层面的指引时,情况只会雪上加霜。彼得森并不是在恐吓学生,实际上,学生反而觉得这种坦诚令他们感到宽慰,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都知道彼得森说的是对的。他们从来都没有讨论这类话题的机会,也许他们的家长们都自欺欺人地相信避而不谈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免受痛苦。

  彼得森也会像奥托·兰克、弗洛伊德、荣格、约瑟夫·坎贝尔和埃里希·诺伊曼等人一样将不同文化中的英雄神话故事联系起来,探索其中的相似之处。弗洛伊德借助俄狄浦斯这个失败英雄的故事为解释神经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彼得森则更关注那些成功的英雄。在那些胜利的故事里,主角们都需要走进未知的领域,冒着很大的风险面对巨大的挑战,他们必须割舍或者牺牲自己的某些部分,然后才能获得重生。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勇气是心理学课程或者教材里很少提及的。

  我见证了彼得森的成长,他是个了不起的人,通过遵循本书的这些法则,他变得更加有能力,也更加自信了。事实上,正是这本书的创作过程和这些法则的制定促使彼得森去反思某些问题,他也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关于生活和这些法则的思考,而我们则可以从超过 1 亿次的点击量中知道,他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如何解释彼得森这些有关规则的讲座的受欢迎程度呢?

  彼得森的个人魅力和对原则的坚持为他带来了最初的知名度,也为他带来了成千上万的流量。但是人们之所以愿意继续关注他,是因为他所探讨的话题满足了人们一种更深层、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需求。人们在希望摆脱规则的同时,也在寻找一种有序的结构。

  今天的年轻人对规则和指导的渴望是有原因的。至少在西方,“千禧一代”生活在一种很独特的历史情境中。他们在学校里被许多我这一代的人灌输了两套看似矛盾的道德观,这是以前的人们没有过的经历。这种矛盾让无数年轻人感到迷失、困惑和不知所措,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许多。第一套观念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或者充其量只是个人的价值判断。相对意味着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道德准则源自个人观点或者偶发事件,建立在一个人的种族、成长经历或者文化历史环境等特定框架之上。根据这种论点,历史告诉我们不同的宗教、部落、国家和种族之间经常会就许多基本问题产生分歧。今天,后现代主义左派则认为,一个群体的道德体系无非是为了用来压迫另一个群体。既然这些道德标准都如此专断,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对来自不同群体和背景的人表现出包容。这种对包容的强调如此之强,

  以至于对很多人来说,拥有评价的态度就成了一个人最大的人格缺陷。既然我们无法区分对错和好坏,那么一个成年人给年轻人生活建议的行为就是很不恰当的。

  这就导致“千禧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所谓的“实践智慧”的指导。

  “千禧一代”经常被告知他们接受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但他们其实遭受了严重的知识与道德忽视。我和彼得森这一代的许多相对主义者都成了年轻一代的教授,这些人往往乐于贬低人类数千年智慧中对美德的理解,将其视为过时、不相干,甚至是压迫性的存在。他们成功地让“美德”成了一个过时的词,也让使用这个词的人显得落伍和自以为是。

  对美德的研究和对对错与好坏的道德研究并不完全相同。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定义为最能够带来幸福生活的行为方式,他指出,美德总是在力求平衡,避免恶行当中的极端倾向。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里探讨了美德与恶行,并站在经验和观察而非猜想的角度讨论了人类幸福的问题。培养区分善恶的能力是获取智慧的第一步,这是永不过时的道理

  相比之下,现代相对主义一开始就断言人们是不可能判断应该如何生活的,因为真正的善和美德并不存在,一切都是相对的。因此,相对主义里最接近美德的就是包容,只有包容可以凝聚不同的社会群体,避免彼此伤害。

  于是在社交平台上,人们才会宣扬自己有多么包容、开放和富有同情心,然后等待着点赞数的增加。向他人宣传你的美德并不能体现你的美德,你只是在进行自我推销,而这有可能是人们最常见的恶习。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谈到“千禧一代”被灌输的第二套观念了。“千禧一代”为了学习历史上的伟大著作而选修了人文课程,但是他们并没有读这些书,反而接收了许多对这些书过度简单化的批判。相对主义者的立场是不确定的,意识形态主义者则恰恰相反,他们极具批判性,总是能挑剔和纠正他人的过错。在一个相对主义的社会里,有时候唯一愿意提供建议的往往是那些最无知的人。

  现代道德相对主义有许多来源。人们随着对历史了解的不断深入,也越来越能看清不同时代拥有的不同道德准则。走遍世界之后,你也会发现,不同地区人们的道德准则其实是建立在自己所处社会的特定框架中的。科学也发挥了作用,它帮助人们将世界划分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和主观存在的价值观,这样人们可以先就事实达成共识,然后再逐渐发展出一套科学的伦理准则。认为事实和价值观可以轻易分离的想法是天真的,在某种程度上,人的价值观恰恰决定了他关注什么,以及将什么视为事实。

  古代文明也注意到不同的社会拥有不同的规则和道德,而古人的反应却和现代相对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和意识形态主义者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当古希腊人航行到印度等地,发现不同地区存在道德和传统上的差异时,他们也意识到对对错的诠释往往根植于祖先的权威。不过,古希腊人对此并没有感到绝望,他们反而更加热切地投身于哲学。

  苏格拉底在面对不同道德准则带来的不确定性时,并没有选择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或者意识形态主义,而是转向寻找能够调和这些差异的智慧,这大大推动了哲学的进展。苏格拉底一生都在提一些复杂而又根本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美德、人生如何能够幸福、什么是正义,等等。他研究了理解这些问题的不同角度,试图找出最合理和最符合人性的答案。我认为这些问题也是本书富有活力的原因之一。

  对于古人来说,发现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人生观并没有让他们陷入困境,反而加深了他们对于人性的理解,也引发了一些有关人生的最具启发性的对话。

  亚里士多德也一样。他并没有因为不同的道德准则而感到绝望,反而认为,虽然各地具体的法则、法律和传统不一样,但是不同地区的人都展现出了制定规则的倾向。用现代术语来说,出于某种生物学禀赋的影响,人类对道德的在乎是铭刻在骨子里的,以至于不论身在何处,人们都要创造法律和规则

  人类的存在不可能不需要道德观。

  人就是规则生成器,那么,既然人类是道德动物,简单化的现代相对主义会对人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人们会因为试图偏离本性而步履蹒跚。相对主义是一个奇怪的面具,而且主要欺骗的是佩戴它的人。如果你用钥匙划坏最聪明的后现代相对主义教授的奔驰车,你就可以看到相对主义的面具和激进包容的伪装是如何被迅速脱下的。

  人类尚未发展出基于现代科学的伦理,所以彼得森在创建他的法则时并没有完全摒弃过去伟大的道德成就,更没有将上千年历史的智慧简单地定义为迷信。将人类当下最重要的新知与历经数千年时间冲刷后依旧留存的书籍和故事相整合,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彼得森所做的也是所有理性的指导者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并没有宣称一切智慧都来自自己,而是首先求助于他自己的向导。虽然这本书的主题比较严肃,彼得森却选择用相对轻松的方式来探讨它们,从章节的标题你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在书中彼得森经常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广泛探讨人的心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看穿了一切。

为什么不将这本书称作“指南”呢?

  这听上去比“法则”要更加轻松和友善。因为这些真的是法则。最重要的法则是你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这么简单。

  也许你会担心,被反复告知自己拥有权利的这一代人不会喜欢承担责任。这代人当中有许多在成长时都被过度保护,他们在柔软的操场上玩耍,在大学的“安全空间”里避开任何他们不想听到的事情。这些被训练得厌恶风险的人因为自己的韧性被低估而总是感到无力,但他们中也有许多人接受了彼得森的教导:每个人都有要承担的终极责任,在承担更大的责任之前,先清理自己的房间。这种教导所产生的影响之大、程度之深常常令我和彼得森动容。

  有时候,这些法则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你耐心又循序渐进地拉扯自己的边界,也需要你直面未知。想让自我超越现有的边界,你需要谨慎选择和追求高于你现有能力的,甚至是你不确定最终是否能实现的理想。

  但如果不确定理想是否能实现,我们又为什么要尝试呢?因为如果你不尝试,可以肯定的是你的生活将永远不会有意义。

  或许,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其实都是渴望被评判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生十二法则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