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在工作上,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你分秒必争,恨不得把时间精确到每一秒。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看起来特别努力,但结果却总不尽如人意。
看到别人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成功,心里又开始默默地和自己较起劲来:我一定要变得更优秀!
可实际上,你却感觉越来越没有能量,自我激励的三分钟热度过后,是根本无法长久坚持的无奈。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在内耗。
打个比方,内耗就像一个人的两股真气在抗衡,一个说:快去做,另一个却说:不要做。
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80%的精力都用来和自己打架了,那么,即使什么都不干,也会觉得压力大,也会觉得很累。
内耗的人,喜欢跟风无法专注
他总是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感到很不满,却非常羡慕别人的生活,并一直打量着周围人的世界。
好像很多人的生活他都很感兴趣,很多事情也都想去做,可等到真正有机会去尝试时,又特别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很快放弃。
小柯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喜欢问周围人要建议,他似乎总希望别人能告诉他可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但同时又太容易追随和盲从,很少有耐心去把一件事情做完、做好。
小柯的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内耗。
人生最大的内耗,就是对自我的排斥。这类人,似乎永远都在羡慕别人的成就,在观望别人的生活,却看不到自己的优势。
这样没有聚焦的努力,实际上会莫名消耗掉不少精力,却很难看到成果。
内耗的人,总想速成不能坚持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喜欢寻找捷径,总是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终点,却常常在不同的方法中迷失自我。
比如,当出现情感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的问题,只想找种方式永远掌控对方;
当遇到相处矛盾,他们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只想着换一个人更好;
于是,各种不如意也随之而来。
可能经历情路坎坷,很努力却依然找不到对的人;也可能遇到亲密关系、人际关系都非常糟糕的窘况;还可能会有职业发展迷茫的情况等等。
其实这种类型的内耗,在我们生活中也不占少数,他们都在过着特有的模式化生活。
并且如果意识不到问题所在的话,就很容易这样一直持续下去。
这种固定的模式是这样的:面对问题的时候,喜欢寻找捷径却往往自我迷失,失败后又会攻击自己,然后更加急于求成……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对生活完全失去掌控的能力,甚至偏离了原有的轨迹。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常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就是这样的道理。
人民日报上也曾告诫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但凡轻易能走的“捷径”,往往是歧途。
内耗的人,容易耗尽自身资源
很多在职场打拼的有心人,都会特别注意积累经验和各种客户资源,也会十分注意定期维护客户关系。
可小风不但没有沉下心来,冷静分析、积极解决处理,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变得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
小风讨厌自己的状态,经常攻击自己,不断地怀疑和否定自己的能力,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无法独自撑起一个公司。
家里人帮不上忙不说,原来的客户和资源,也没有自己在职时,那么热络支持。
即便小风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可内心深处的委屈和愤怒,还是会时不时地爆发出来。
就这样,事业还没有任何起色的时候,小风就破坏了很多原本良好的人际关系,平白消耗掉了很多资源。
很多时候,我们的愤怒,都是源自于对我们自己的要求和期待,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内在的不满足。
稍微留心,你就会发现,当我们对自己越是不满意的时候,反而越容易对别人高标准的要求。
可这样一来,我们曾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积攒下的资源,就会被白白挥霍掉了。
根本没有发挥出它们真正的价值,也就更谈不上取得预想中的成功了。
消除内耗,从自我觉察开始改变
内耗的模式虽然可以调整,但首先还是要有自我觉察的能力。
要警惕和小心的是,自己越来越习惯这样的模式,并把所有原因都归结于外界的影响,失掉了一次次原本可以成长的机会。
正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危机不是在外面,危机实际上是在内在的,而我们不愿意面对这一点。
人最大的内耗就是对自己的排斥。
差劲的确让人很痛苦,但比起差劲,更让人痛苦的是对自己差劲的排斥。
你越是讨厌糟糕的自己,就越需要花精力来排斥自己,就越来越累。
做起事来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就会做得更差。
然后更加排斥自己,进入死循环。拼命排斥,却摆脱不了。
为什么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呢?
所以,我们应该尝试与自己和解,尝试理解自己,发现自己。
再努力往前走,自然变得更优秀。何其有幸,生为中国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听完8本经典国学》计划和百万男性一起,提升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