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9-11-07 23: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经典观后感10篇

  《京都人秘密欢愉》是一部由NHK执导,常盘贵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一):最好的京都介绍

  

然间闺蜜看的,发现真的是一部很好的叙事电视剧安静的好好在讲故事有趣的讲历史人文,京都的四时变化,百年老店的传承,工艺人的执着坚持地方语言运用,还有点睛之笔的常盘贵子美如画....京都这个地方真的好美,看完之后想再去一次京都,看看各个传承的小店,庙宇还有最爱的红豆大福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二):京都人的幸福简单

  #豆狸推荐#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 | 文化/纪录片/日本 京都人的幸福 很简单 如缓缓展开的故事般 京都的人文 风俗 人情 一一浮现于眼前 京都人的小确幸 生活仪式感 分寸感 传承感 千百年来遵循的生活方式 是历史的传承 内心安宁 推荐指数:⭐⭐⭐⭐⭐ NHK拍摄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三):让人感觉平静影片

  京都是如此美丽

  让然人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让我回想起17年去京都的那些时光

  景色虽美,感动的却是人。

  据说京都是按照长安的建制设计

  我们已经改朝换代

  城市却在远海的国家留下一个缩影

  貌似是一个法国人视角

  一个异乡

  可能看不懂日本人热情笑容背后的故事

  旁边低沉磁性女生让人迷醉

  还有很多的世界美好没有探索

  值得在活下去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四):泉水涌流,爱恨不息

  民间传说,如果对着井口大喊将逝之人的名字,就能抵达冥府,将他从鬼门关唤回来。

  京都与古井,在源孝志缓慢精致镜头中,演绎古韵悠扬的故事,似真还幻,优雅迷人。地下水道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也唯有在京都才能发生这样的“怪谈”吧!幽幽萦绕,淡淡情深讲述着对过去时光的追怀与感念。

  风铃叮叮,清灵,击在心坎上,如同彼岸世界将至的提醒。三味线,汹涌激荡,正如狰狞女人面具,嫉恨入髓,漩涡般吞噬一切。

  好心的勇人,不了解习俗,因为在土用的第一天动土而触怒了铁轮井的冤魂,幸而,得遇真名女神守护清香茶水驱散邪魔,勇人又可以精神百倍地进行保护京都古井的工作了。

  不论离海多远,潮汐定会影响地下水位变动,所以凿井之人必须在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开始工作。不遵循古训,就很可能遭遇危险

  京都人的私房雅趣,来自古典,来自对时间的追怀与尊重,当然还源于那颗敬畏过去,审视自我的细腻之心。

  时光不停滑过,也不需悲伤,请用你的不忍留住她们吧!小巷深处,双手合十,轻轻拍响,让神灵听到你的祈愿。泉水不止,人与人之间的依恋又怎会轻易消失呢?

  千载而下,我们变了很多吗?又好像一如既往地爱恨嗔痴,不知疲倦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五):是那个京都,又不是那个京都

  正巧,打开这个系列前几天,去了一趟京都,对京都算是有了一个初印象

  正如这个纪录片里的呈现住宅行人并不多见,街道整洁空气清新,每走几步就有寺庙,或者神龛,心如湖面静悄悄,信步走,处处随心。

  纪录片里的街景、京风日料、文化处处吸引人,但是京都的传统其实又显示了非常明显的排外性。信步闲逛也极可能遇上几百年历史的老店,数代传承的职人。这座城市的运转机制已经非常成熟民众之间的互助合作功能也很固定,假如没有想去外面世界探索的想法,私以为出生在京都,生活在京都,应该可以过上很安心的生活,非常踏实。但是反面思考,何尝不是一种巨大压力,传承考虑的是对这座城市的责任感,而不是简单的家族企业走向何方的危机,所以纪录片里,其实可以说是剧情了吧,有为了继承清洗屋(个人真是喜欢这项工作啊~)不得不放弃出版社工作的青年(忘了叫什么名字,林遣都扮演的),也有茶道家族放弃爱好咖啡而继承茶道,其子亦热爱咖啡,茶道天赋极高却固执开起咖啡店,然而其父始终穷追不舍“;最麻烦可能就是生为寺庙继承人女性了,通常都要招个肯出家的入赘女婿才行。

  总而言之,外来人看着这个城市有条不紊延续传统、固持个性、因时度日、尊重一切自然馈赠,只不过都是溢美之辞,都是他人物,只可远观,只能局部学习,局部学习恐怕也有难度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六):《京都人秘密的欢愉》之传承篇

  京都人注重传承。在京都,有很多百年老店,大多是子承父业剧中的女主角泽腾三八子是和果子店的第九代传人,也是典型的京都女子,更是让爱德华教授爱情燃起希望的女子。但相比贯穿全剧的美好三八子,我更想说说咖啡与茶的故事(第八集水之美学篇)。

  生于茶道世家长子,却从小被咖啡的香气吸引,不愿继承家业、与家人闹翻之后,独身前往南美洲、欧洲,游走在咖啡店和酒吧打工,在各个国家取得咖啡师的资格。“流浪”七年之后,最终回到京都,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咖啡店。他说:我梦想中的水,只存于京都。

  父亲每日到他的咖啡店点一杯咖啡,希望有一天他能回心转意。

  有一天父亲带了一瓶水,希望用带的水泡咖啡。他是天才,喝一口,就识破了井水味道知道这种水只能用在特殊的茶会,于是拒绝了父亲的请求

  父亲第二次带了不同的水,提出同样的要求,他在品尝之后,拿出当年亲手烧制的茶碗,为父亲泡了一碗茶,并告诉父亲:虽然我开的是咖啡店,但欢迎您随时来点一杯茶,如果我的手法不再精湛,您一定要毫不客气的叱责我。

  父亲终于释怀儿子依然精湛的泡茶手艺让他相信丛林流的光辉永远不会失色。

  无论咖啡或茶道,归根结底是要展出才气的。如果只是耿直的秉承传统,一代辛苦的传下去,没有百年一遇、天才般感性的人现于当时,流派的光辉就会失色。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七):最美京都

  每一帧的画面都可以用来当作一张张好看图片,让人情不自禁感叹这座城市的美丽以及对它心生向往。 因为这部纪录片,我微微了解了京都,也因为这部纪录片,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念想:日本必去第一站——京都。 精致的便当,盛器的讲究,无不令人被京都人的精神所打动。

  平日里朴素地生活着,节庆里奢华享受着

  京都人对细节把控,不止在工作中。

  这是我目前看过最让人舒服的纪录片。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八):矛盾之美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一部包含人物主线情景故事的纪录片系列,淡雅随心的叙事手法加之唯美又不失风趣的镜中人事,可谓沁人心脾。《菊与刀》中曾解剖日本民族性格的内在核心即为矛盾,矛盾中的礼与俗,矛盾中的舍与得,矛盾中的和美武士道精神。在矛盾的痛苦中,便造就了隐忍、孤寂、勇毅与涅槃重生的美。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九):私藏京都

  1.观剧指南

  *补:下面这段后半部分写于2019年2月10号,当月17号左右b站纪录片频道就上架了正版全片(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16640226/),除了翻译堪忧,倒也省去了对照顺序翻找的麻烦。不过笔者就是按下面的途径看完的,所以姑且保留段落以示感恩需要注意的是,本剧并不完全是纪录片,而是包含主线剧情、小故事美食制作风土人情纪录及采访穿插

  本剧第一季共计五个章节,首先是作为引入和总览的本条目,然后依次是以四季线索的《夏》、《冬》、《月夜告白》(秋)、《樱花散落》(春)四部,豆瓣采用台译片名《京都人的私房雅趣》。每部四集,每集约半小时具体篇名及顺序在豆瓣各条目下均可找到。目前除了《夏》的最后一集《水之美学篇》外,b站均有带中文字幕的全片,但由于众所周知原因使用站内搜索功能无法得到完整结果,可至幻月字幕组(UID9615904)和闲文子(UID6892469)两位up主主页翻找,后者上传的是台湾引进繁体中字版,同时有夏、月、樱三部的日文字幕版。在此感谢字幕制作和搬运。

  2.从观看到进入

  前几集不变的大段开场白,主角自述观察京都人的兴趣,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过于强调外来个体自我中心的“看”,尤其对象还是美好的女性,编剧人类学底线无知可见一斑,到了后来的尾随,更不得不以镜头追逐理解,方能接受。所幸这种敏感不适也只是虚伪一种,并未妨害笔者跟从感官获得的极佳体验——京都就是怎么拍都美,NHK就是怎么拍都美,天造地设

  随着片子紧紧围绕人展开,视角终于不再流于远观,通过距离感表现用心方才体现。消除无知的唯一方法就是一点点去“知”。藏于秘密景点背后的人际关系幽微是对深度承认,将人拉回平等对视;关于待人接物技巧的数次探寻,则是去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

  “京都是美的,京都人是难懂的。”这种难懂正是源自人的复杂本性。所以Emily钻研了种种京都式的说反话和话里有话,将它们翻译到纸面上,却仍不解对方反应(《我讨厌京都篇》);所以试探茶泡饭和坐玄关传言注定失败告终(《处世篇》)。而人性还是随着时代处境变化的,当选择走入具体的生活,所得真实更是无法一言以蔽之

  京都人到底并非另一种生物。小老板娘爱上已婚长辈,和年轻学者纠缠母亲婚约者,不是很相似吗?所谓男女之事,恋心甘苦,无关年龄,其实更无关其它要素。在这种相近底色对照下,那只属于京都人自己的世界,和所有别的地域文化里所有“自己的世界”具有差不多性质,即被进一步揭露存在形式后,反而因微小差异神秘性愈加迷人。

  3.传统?

  另一个反复出现主题古老与现代、去与留的抉择,祖业传承(《传承篇》)、婚姻责任(《姻缘篇》)、友情聚散(《鸭川·冬岸篇》)的故事,无不体现着这座古都面临现代化潮流的种种两难。取舍之间也没有对错人们只是生活着,不必评判

  为什么要借外国人的眼来观看京都,大概是因为京都正是浓缩的日本。在所谓京都人与其他日本人的对照中,后者的性情生活未必不能说是近现代全球化产物,只是时至今日程度已难以察觉罢了。

  尽管其实不出京都府就能看到海并吃到海产(《冬之味觉篇》),但作为文化之核心的平安京毕竟是近代西方商船也无法直接靠拢的城市,在这样多山的封闭环境定都,不免宛如将诸般传统窖藏起来。于是数百年来,古都承载了太多规则意识深厚思绪。它的语言不置可否、词不达意,在必要时甚至得借助东京口音直言不讳;它的子民也将悲喜收在永远不得被窥见的心底,十余年难忘的爱是隐忍,欢愉也是私密。这就是所谓日式含蓄极致,或者说源头,很可能每一个日本人,意识深处都住着一个京都人。

  但传统对于日本民族而言从来不意味着全然保守情态观念两码事。招妓、婚外情、私奔、打破年龄或身份的壁障坐上去做继室的车……以洛阳自居的京都确实像是唐的残影,一切好像不那么正确行为在这些故事里显得那么自然而然,且美。想来是佛学包容。坐拥三千多座寺庙和神社的京都人,用“堪忍(かんにん)”道歉和请求原谅。他们看透娑婆,也理解人性,因而在看似平和的遵循之外,执著与不执著,知道拿捏分寸

  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恐怕并不是要正确,而是是否解得风情

  4.时空的美学

  从“秋末冬初”开始,历经两年的播放后,剧情和人情,都在樱花散落的春天收束。

  毕竟是因水而活、农业传承悠久的京都,在深山筑屋开店、资源多取自自然的京都人,不仅笃信这片土地万物有灵(《怪谈篇》),还顺理成章重视享受四季循环关注时间的细微变迁,在独特体悟和理解基础形成生活文化,其中一个精粹片段便是《月》中的直接数着日子叙事,阴晴圆缺,在天在人,都是蕴含于有常之中的必然回归结局也是一样

  又或是幽会的樱花散落了(《逢濑之樱篇》),可京都人用樱灰作陶,烧出另一种绵延的色彩。更不必说那些红豆冰与和菓子,绢豆腐和京野菜。京都的精神就这么走进物质里。长在土里的植物做出独一无二器物,盛起细腻多变的时令食物诉说失去变成陪伴不幸化为美的奇妙物语,被当作春日或秋夜的酒一饮而尽。

  “三八子”也是个巧妙的名字,三八二十四节气,同时发音miyako,可以写作“都”或者“京”,光阴和城市,就这么编织到一起:在时间和地点的交错刻画处,伫立着的正是人。

  于是老和尚耍着小聪明观察人、偷听、回绝请求,打破成规又严守底线,好像不近人情却又八卦得很。或许他才是京都灵魂的外显,这经年累月的土地,注定了习得源自自然本性的灵活。这灵活也流露于料理家的话术里,礼佛者的祈祷里,山顶寺庙的日出里,又悄悄藏起在清洗屋的擦拭中。

  台译名《私房雅趣》,虽文艺十足,却不免添油加醋——你以为京都是雅的,其实也是俗的。京都为什么被如此多人爱着?因为它有着神佛寓所的面貌,却毕竟是悲喜世间。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观后感(十):今晚月色真美 |《京都人的私房雅趣》

没有眼里所无法看见的花朵,更无心中所不愿思慕的明月。

  《京都人的私房雅趣》。

  特别适合深夜观看。

  其实也算不上是纪录片,因为是有剧情的,偏情景剧吧。

  主要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京都的风俗人情、传说,

  通过拍摄一些不对外开放的寺庙庭院,

  记录京都的私房传统文化。

  主角是常盘贵子,

  光是她的颜,就够我一口气看完整个系列。

  但建议不要饿着肚子看哦,

  会馋死的。

  说起京都,

  最初的印象是穿和服的少女、祗园的艺伎、宇治的抹茶以及各种神社寺庙。

  当然了,这些讯息一开始大多来自朋友圈或者微博的游客照,

  每一张照片都在告诉我,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但要去日本的话,大阪还是第一站。”这个念头始终没有动摇。

  再后来,读了舒国治的那本《门外汉的京都》,

  对于龙安寺、金阁寺、贵船神社、鸭川岚山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竹篱茅舍、石径柴门、深巷灯火、小桥流水......

  更像是唐宋文化在京都托的一个梦。

  当时觉得不得了,脑海中升起了很多轻巧的想象,

  第一站要去大阪的念头几被动摇,

  可时间一长,许多感受就成为游记平躺在记忆里。

  看完《京都人的私房雅趣》,

  再钻回到书里,

  对于京都人的喜爱更多了一点。

  ——“来一碗茶泡饭如何”——

  久居京都10年的文化人类学者说,日本分为两种人,日本人以及京都人。

  1200年来,京都人恪守着美丽、封闭、优雅、固执的人设,

  我行我素得让我几乎起立鼓掌。

  在京都有一个最有名的笑话,是全日本人拿来笑话京都人的,

  说如果你到京都人家里做客,

  已经坐得很晚了,这时候主人家出来说,

  “天都这么晚了,来碗茶泡饭怎么样?”

  如果你以为人家是很热情地招待你,那就错了,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提醒你,时候不早了,你赶紧滚吧。

  据说京都还有一句很老的俗语:“寒暄一句少三寸”。

  指妇女在家织布,如果有人上门,就不得不开门说些寒暄的话,但回到织机前就会发现因为废话浪费的光阴,都可以织三寸布了。

  于是主人会在院子里倒放苕帚,意思是尽快结束对话不要打扰我。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搬出那句:

  “进屋吃碗茶泡饭如何?”

  这算是很明显的拒客了。

  为了维系面子和礼貌,主人即使很厌恶也不会把话说透,而客人也时刻保持少打扰对方的觉悟。

  就这样衍生出了无数不成文的规则。

  类似的还有“不要随便坐到别人家玄关前的地板上”,

  因为坐下的话,话就会越说越久,

  对方也会劳心劳力去准备茶和点心。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生活在狭小盆地中的京都人的处事方式,这种心照不宣的规则,其实是作为千年的京城,逐渐累积下来的一种很细密含蓄的心思。整座城市的人千百年来就这样,默契而礼貌地维持着绝对排外的私人空间。

  冷漠而礼貌,内心傲娇却显示出虚伪的谦卑,

  听起来简直是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了。

  ——“Hochichi”——

  在京都人的心声篇里,说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如果不能立刻分辨出Ō-kini(谢谢)和Ǒ-kini(干你屁事)两者的不同,京都人是不会对你敞开心扉的。

  经营到第五代的豆腐店老爷爷,

  不会把豆腐卖给无法区别京豆腐和嫩豆腐还一口气要买10块的游客,

  就算游客认为他坏心眼也没关系

  “Hochichi(干你屁事),

  我不是你孩子也不是你孙子,

  我和你非亲非故,Hochichi(干你屁事),

  等你成为我亲戚再来管我。”

  这首Hochichi,是京都有名的儿歌,可以说是非常魔性了,

  意思是到这里就好了,不要再靠近了。

  如果你无法理解我,

  那就Hochichi。

  真是又酷又讨厌,

  却又让人莫名地喜欢。

  日本留着这样一个顽固的城市,不是很好吗?

  ——“等月亮从盈到缺”——

  除了待人接物,京都的魅力还在于它延续了唐宋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

  赏月就是其中一部分。

  京都人酷爱赏月,

  爱到整个城市的人都默契地把灯调暗,只为让月光照进来。

  他们把月亮当做神一样的祭拜,到了每年八月,就把季节的馈赠都一起供奉给月神。

  在<侍月篇>中,

  祗园的两个艺伎之间有一段对话:

  “你真喜欢月亮啊。”

  “我只是在等。”

  “等什么?”

  “等月亮从盈到缺。”

  好奇怪,我们都等满月,缺月有什么可看的?

  原来从以前开始,京都人都会被有欠缺的不完整的形状所吸引,觉得不可思议,

  完满的整圆,反倒会让人有点难为情。

  这倒让我想起道长在一千零一夜里讲《源氏物语》,所提及的日本传统美学。里面有个核心的概念,叫“物哀”,是真的很有意思。

  物哀具体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万物皆有灵。是指万事万物在四季的变换之中,终将消逝,由于它的必朽,难免会觉得有一点不舍之情,就如同赏樱的时候,感叹樱花真美。但按照物哀的解释,樱花开得那么灿烂,十几天风一吹就全没了,美丽却又短暂,让人哀愁。这是最简单的层次。

  但其实美丽与哀愁是并存的,这就是物哀的第二层意思了。

  当亲人的离开,一段感情的消逝使你感到悲痛时,人通常会往内反过来觉得,我好像是有局限的。这个“我”的局限,能使人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人只有在看到自我的时刻感情才能达到极处,而感情达到极处的状态在京都人看来就是美丽的。

  月亮之所以美,是因它总会从盈转缺,

  樱花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总是会落下。

  所谓一期一会,就饱含着这样无能为力的禅意。

  对于月圆月缺,花开花落,生老病死,我是那样没有办法。

  哀愁吗?哀愁。美丽吗?美丽。

  但是物哀又不仅止于此,它还可以达到第三个层次。

  当你感觉到自己的局限,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时,

  再把这个哀投射回身边万事万物,

  会觉得万物都是有感情的,

  它们可能都会因为自己即将要消失,或者身边其他事物要消失而同样难过。

  只是万物没法表达,这时人就应该替它们表达出来。

  不只是在看到樱花落下时感叹真美,

  而是同时要理会到,樱花在落下的一刹那它的感受是怎样的。

  理解了物哀,

  就大概能理解为何川端康成总认为女孩子在哀伤的时候最美,

  也大概明白为何他们的作品底色总是凄凉。

  你在看着樱花,樱花也在看着你。在万物中窥见自己,也从自我中见得万物。

  那一份敬畏心,是扫庭抱帚忘雪中独有的美丽。

  感性的京都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捕捉美,多多少少带点儿禅宗的意思。

  “赏花何须花开,观月何待月圆。”落樱和缺月才最美。

  花开花落如人生写照,这种独特的“物哀”审美文化背后是对自然事物从诞生、成长到衰败的思考。落樱如雪,生死忽然,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能够从容优雅地离去?大多不如樱花。

  想去京都,

  想和心上人在簌簌落下的樱花树下耳鬓厮磨。

  阳光淅淅沥沥地洒在和服上,

  风一吹,连影子都碎了。

  如果是八月,

  就要穿好看的浴衣,踩着木屐,踱着碎步,

  踢踢踏踏赶赴期待已久的烟火大会,

  你手舞足蹈笑我笨拙的样子,

  在夏天里够记好多年。

  聊着没完没了的天回家,

  菊花酒是一定要喝的,

  这时院前最好有棵紫藤树,

  月亮正好可以挂在枝头。

  不知聊到哪一句就睡着了,

  醒来时是凌晨四点,

  看见海棠花未眠,

  月亮亮得像十万两白银。

  “今晚的月亮真美。”“嗯,我也想你。”

  此刻,想去京都。

  再看看:

  杨小姐那些事儿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灯塔》书评

  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许知远对话王小川

  微信公众号:猴子捞月亮zz

  欢迎交流,不接受批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