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笑着走过去,忍不住想和他嬉闹一会。
“汤司令,今儿喝三碗,满肚子水哦。”顺手摸了摸他的头。刚碰到,孩子第一时间就闪开了。其实,我发现每次与他碰触时,他总是本能地闪开、逃避,今也不例外。本想和他嬉闹一会,可明显感觉到了他小小的戒备。
倏的发现:表达有时不宜直接,需要含蓄、再含蓄。我收回了我再次伸出的手。
“瞧,今天你又吃剩好多。”
“除了汤,我实在是吃不了了。”小伟说时耸了耸肩,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很复杂的心情,既想疼他一点,又不敢疼他。
“你看,天凉你穿这么少,赶紧把外套穿上。”看他穿了一件灰色格子衬衣,外套一个小马甲,忍不住催他加衣。
“我不冷,我一点也不冷。”孩子非常肯定的样子。
“摸下,把手给我。”孩子趴在连廊的椅子上,没回应我的“要求”,只看了我一眼。我顺势一摸,小手还真热乎乎的。
“那你上有太阳的地方玩会吧。”算是我给他的建议。又顺势帮他提了提掉下的裤子,孩子警觉着自己提。其实,我只是看到他趴在那,露出了瘦小的身子。
“啊——”孩子不好意思跑开了。
2
第四课上课结束,我是一路小跑至一(5)班,孩子们已在有秩序地盛汤,且分了大半。等我把小半分完,见小伟在位子上埋头理着什么,桌上却空空如也。
“小伟,快过来盛汤。”赶紧提醒他。
我又提醒了一次,孩子还是没动,只说了句:“我不想吃,想睡觉。”委屈得很。
感觉孩子今天不对劲,轻声问了班主任:“今是不是小伟受批评了。”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都说“没有”。唉,奇怪了。
怕孩子情绪更坏,我端盆子舀了两勺,从教室后面进去,给了小伟,轻声说:“如果身体不舒服,那就喝些汤吧。”孩子继续在翻弄他的桌洞,其实我已看出来,他也不像在理东西,只是“不想”既已说出了口,这会的拨弄是自己在跟自己解围呢。
“今天有你喜欢的鸡腿,去盛饭吧。”
“随便吧。”小伟松了口。
瞧,一点也没猜错,孩子只是有点小小的“气”,饭是得吃的。至于这“气”是什么,以我的判断,越问孩子越有情绪,不提为好。
在班主任老师的再次催促下,小伟总算走了上来,我给他盛了小勺饭,再有一个鸡腿。见盆里还多,又给他加了一个。
回到座位,孩子把汤一饮而尽,赶紧从后门跑到汤盆处,见已没有,有点扫兴。
又折回到讲台边,轻轻问班主任:“知道小伟今天具体情况吗?”班主任也很诧异,她说没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情况。
后来,又和班主任谈了一小会,主要是想知道孩子的家庭情况。班主任说,这事她也纳闷着,知道孩子是单亲,但还是不太清楚他家的具体情况,只见过孩子父亲的确比较苍老,孩子父亲也承认是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
我只能轻声和班主任说:以后多多留意这个敏感脆弱的孩子吧。说时,我看到孩子边吃边不时往这边看。
“小伟,赶紧吃,吃完可以去晒会太阳。”我走过去,又看了看他——消瘦的脸,皮肤有点黑;一双神采的眼睛,却有说不清的慌乱。
——孩子,你不必对老师有戒心。这样想着,心里有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