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01
表姐夫做生意,经济条件不错,有保姆做家务,于是我表姐只用管管女儿的接送。女儿一上学,她就约着小姐妹打打麻将,小日子过的轻松愉快。
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吃晚饭时,提出来说学画画。表姐想都没想一口回绝:
“你都五年级了,哪有时间学别的,你上次考试才考了七十多分,先把学习搞好再说。”
女儿生气了,说:
“我同学画画得奖了,因为他妈妈会画画,天天教他,他成绩也很好,你除了打麻将还会什么,还什么都不让我学。”
表姐跟我吐槽,听到女儿问妈妈你会点什么的时候,忽然理解了孩子被和别人家孩子比较的心情。
“你不要学我。”
那你希望孩子学谁?
孩子天天跟家长生活在一起,家长的行为语言、业余爱好、思维模式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把孩子丢给老师,或者指望口头教育孩子就能让孩子从根本的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02
朋友办了一个英文培训班,每开一个新班,除了给家长讲一下开学需知,还煞费苦心给家长上堂教育课。
当问到家长,工作空闲或者带孩子之余,会做些什么的时候,家长们也十分诚实的纷纷回答:
看抖音
追电视剧
打游戏
睡觉
......
朋友真诚的告诉家长:
“孩子6岁以前,正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关键时刻,但孩子好玩,是天性,身边只要有人在玩,他们也会自然的被吸引着玩,你不可能让孩子去学习,自己在一边玩。”
一个星期1次英文课,一次2个小时,即使孩子在课堂上认真的学习了,但如果回家以后每天没复习,当时记住100%,过了两天可能会忘记70%,过了一个星期可能都还给老师了。
有的家长则想着,我花钱送孩子培训,如果还要我来管,那我这钱不是白花了吗?
要不了两个月,孩子之间就有差距了,半年,孩子的差距就拉大了,过了一年,再追就特别费力了,过了两三年,孩子到了小高年级,可能就再也追不上了。
03
单位有个送水工,孩子五岁,也在单位幼儿园上学。平日里爸爸特别忙,基本都是妈妈在管孩子和做家务。
看到其他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爸爸琢磨着也得让自己孩子跟上,于是打听了一下,报了围棋班。
第一节课,孩子死活不去,是被他妈妈拖着去上课的。
上课的时候,东张西望,屁股像个陀螺,老师讲了什么,也听不懂,下一次上课提问,一问三不知。
上了几次课以后,他爸爸问了下情况,发觉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于是,原本很忙很累的爸爸,在平时挤出时间学习了一下孩子的围棋书,陪着孩子下围棋,帮他理解课堂上的内容。
在上课的时候,孩子虽然也会扭来扭去,但也认真的听老师讲课,老师的提问,也开始举手抢着回答了,和小朋友对局赢了,非常高兴的回家讲给爸爸听,学围棋的劲头更大了。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是巨大的,其中,身教比言传更加重要。
04
性格内向的,在社交上不受重视的,盼着孩子能活泼外向,社交能力强。
......
可是,如果家长不进步,不改变,孩子最后还是会跟你一样。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总说家长应该先成为孩子的榜样,这并不是一定要求家长事业成功,会赚很多钱,而是家长需要学会在生活中做选择。
你可以选择让孩子一直看电视,你也可以轻松一下追追剧。
你可以选择把孩子丢给老师,在他考的不如意时一顿吼。
你也可以选择帮助孩子去仔细找出问题,共同讨论和改正。
在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上,家长同样需要的是做出选择。
你也可以选择牵着孩子的手,大大方方笑着和邻居问个好,寒暄几句。
你也可以选择休息的时候学点新东西,能够让自己往前走一点。
无论选择什么,都不是绝对的答案,只是生活的选择而已,面对结果,家长只要不埋怨,不焦虑即可。
但你做出的选择,孩子也都会看在眼里,你笑着生活,孩子也会笑着生活,你选择努力,孩子也会以你为榜样。
你只要一直在进步,孩子也绝不会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