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送给儿子很多书,我随手拿起一本曲黎敏著的《生命沉思录》,第一章“灵诗乐”中开篇写道:
“人的差异性源于灵魂的差异;源于生命能量的差异;源于诗性和艺术性。”“万物皆有神明,肉身五藏六腑亦如是。在别人看那是一堆血肉;在我们看,我们的爱、恨、情、仇就源自那堆血肉“精魂”的悸动……
我由此想到我们经常说的谁谁谁有没有“精气神”一词。表明看,人都有血有肉,但精神状态各有不同:有的人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睁不开眼。有的人从早晨起床,就觉得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学习,工作,帮朋友解决困难或困惑等等,总之要做的事情很多,一天下来,感觉很充实,很快乐,我们会觉得他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办事效率很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精气神”吧。
本书也谈到了“悟”,这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悟”,就是“觉悟”。很多人是随大流,人云亦云,“自发功”,糊涂盲从。精神不能独立,遇事不能“自救”,更不能“利他”。
一个人生命能量的大小,恐怕与“精气神”有关吧。很渴望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与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伟人对话,静静地感受他们的灵气和精神之温暖。然后使自己有所觉悟,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