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言在学校内网发了一个帖子,大意是说新学期伊始,为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决定在班内重新选举数学课代表,经激烈讨论,孩子们一致推选新来的小林同学担任课代表职务。在大家满心欢喜与羡慕的同时,小林却婉言拒绝了。理由很简单:课代表做怕、做烦了。令朋友言连连摇头,感叹不已: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啦?
那时,我是班级副班长、英语课代表,加之嗓音不错,很有艺术细胞,深得老师欢喜,我也常常以为班集体服务深感荣耀。一天,班主任沈老师对我说:“今天学校停电,眼保健操你喊口令吧。”不知怎的,那天特不巧,我感冒了,喉咙非常不舒服,于是,我不假思索回绝了。沈老师对我又说了一遍,言语中有明显的不信任,但我还是坚决回绝了。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年纪虽小,但脾气还挺倔。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当天所有沈老师的课(语文课、劳动课,甚至是自习课),她都不厌其烦地在同学们面前批评数落我,大意是:我作为一个班干部,不能以身作则,思想不过硬,不能在这个班集体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心中全没有集体感等等,大有压压我傲气的强硬态度。见我并没有诚心悔改之意,她不留情面地宣布,将我所有职务给撤了。我是个特别要强的孩子,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我不说任何话,只是憋得脸红脖子粗,难以抬头,不知当时是怎样的心情熬过去的。但我清楚地记得——那些天,我独自一个人哭了很多次。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件小事引来老师那么大的不满与惩罚!
毕竟是初三的大孩子了,我想让老师冷静后再向她解释,但心高气傲的我又如何开口呢?于是在此后的作文中,我毫无保留地向老师吐露了心声,依稀记得那时的内容:老师,我希望你不要错怪我,我的确不是你形容的那般“个人主义”,委屈的泪水装满了我的心,我多希望老师重新看待我身上发生的这件事……以后的几天,我天天盼着老师能找我谈心,但没有。本以为老师会在我的文章后留下什么,让我失望的是只字未留,但题目左侧那一个醒目的分数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60。这个特殊的60与其它作文分数形成了极其不和谐的反差。我伤心极了,觉得已经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化解我和老师间的误会了,我选择了沉默……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我比任何时候都要用功、努力,我只有一个信念,要用更好的表现和更出色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无辜,我只想让老师明白——老师,您真的把我想错了!
那是初三冲刺的最后阶段,每天我都在这样沉闷的日子里度过,找不到快乐和笑声,心头被沉甸甸的东西压迫着。所幸的是,最后我以全校高分考入了师范学校。这时,我才长舒了一口气,心头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老师的误会和偏见都释然了。因为我用行动告诉了老师,证明了自己。
再后来,我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了孩子们心中的老师。我常常告诫自己:永远不要错怪每一个面对的孩子,相信他说的话出自孩子纯粹的本意,孩子的想法也许很单纯,千万不以成人之见胡乱加之;即便是孩子错了,一定给他改正的机会。因为孩子的努力,只想换取老师的信任,不要将痛刺伤孩子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