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搅浑
文/赵元波
一进入九月,田里的水稻就开始上色了,就可以捉沟垄里的鱼儿了。
这是一群乡下孩子,一人拿着一个腰箩在田里捉鱼,孩子们脸上,身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泥巴,玩得不亦乐乎。
不过我发现,一个脸晒得黑黑的小男孩,他捉的鱼要比别的孩子要多一些,已经有半腰箩了。别的孩子呢,都是张开两只手在水里摸来摸去,往往都是这样,明明手边已经摸到了一条鱼,可是,稍不注意,鱼儿就又从手上溜掉了,白白忙活一场。
那么,这个捉了大半个腰箩鱼的男孩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呢?单然有诀窍,男孩的做法确实与众不同。怎么不同呢?男孩才不急于一下子就去摸鱼呢!他呀,先用泥巴把沟隔成一小段,接着,就用脚使劲地在这段沟里搅来搅去,把沟底的泥巴都搅了起来,原本还算清的水经它这么一搅,完全成了浑水,浑浊不堪。看看差不多了,男孩这才停止搅动,眼睛紧盯着浑水。很快,一条鱼儿就露出了脑袋,水太浑,鱼儿在水里根本就待不住了,露出头来呼吸呢!男孩只需用手轻轻一捧,早就疲惫不堪的鱼儿就被捉住了,这哪是捉鱼,分明就是捡鱼呢!
这孩子算是把那句俗语“浑水捉鱼”发挥到了极致,把水搅浑,让鱼儿在水里待不住,迫使鱼儿露出头来,机会就来了。这样捉鱼,省时省力,效率还高。难怪,他腰箩里的鱼儿会那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