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妈醒来时,天已经微微亮,隐约能分清墙和床的位置。她侧身看向墙上的时钟,打开床头的手电筒,五点钟了。外面传来几声鸡鸣犬叫。
这时节还是农历十二月,南方的冬天才刚刚开始,虽然没有雪,但是一场雨下来,也是非常冷的了。
刘妈坐了起来,把昨晚脱下盖在被子上的棉袄披在肩上,她没有离开被窝。
房间还是冷的,窗户烂了,冷风嗖嗖从洞口里吹进来。昨晚睡觉之前她还铺了一张报纸,不过没用,风一吹就掉了。
墙上摆着一台空调,没有开。刘妈抬起头看了眼这台微微泛黄的空调,她的记忆被拉回了两年前。
两年前,大儿子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小姑娘从小在城里长大,这还是第一次来乡下。
南方的夏天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小姑娘每回走进屋子,都热得直冒汗。不出两日,她的脖子上手臂上都张满了痱子。
小姑娘第一次来家里玩,这不,搞得人家都不适应了。刘妈打电话和刘爸一商量,还是去买一台空调吧。
这台空调也没开过几次,夏天三十多度的高温,刘妈舍不得开。冬天虽冷,但想想这空调也太耗电了吧?还不如睡觉多穿件厚衣服!
刘妈把棉袄穿在了身上,从床上爬起来。她伸手去摸灯的开关,啪!整个屋子都亮了起来。
刘妈坐在小凳子上面,双手去清点她的行李。她看了看桌面上的大包小包,又觉得不太真实。
以前的20年,都是她为家人收拾行李,而今天,是她自己要离开家。
她想到往常孩子们离开家,都是她帮忙收拾行李,满满的大包小包。前一天刚做出来的开口笑,南瓜饼,糕点,粽子……上次丈夫回来,她还把刚晒干的花生挑了一个晚上,选大颗的塞到刘爸的包裹里。
二女儿最能吃,尤其是喜欢吃艾糍粑。刘妈每年都会采摘艾叶晒干,密封保存好,做出来的艾糍粑也是有滋有味。
以前二女儿读书的时候刘妈总是塞上满满一袋,二女儿推脱:“阿妈,不用装那么多啦!吃不完!”
刘妈乐呵乐呵:“拿给你的同学们一起吃啊!”
想到自己的孩子,刘妈又欣慰地笑了。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她和老伴供出了三个大学生。大儿子和二女儿大学毕业了,小儿子今年刚考上大学。
邻里一逢刘妈就夸她:
刘妈嘴里说着“哪里哪里”,心里却是热乎乎的。
想到这里,刘妈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她也可以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失业了二十多年,她真的不想再待在家里了。
她去厨房下了一碗面,把冰箱里的两个面包塞到包裹里。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这是刘妈活了56年来最特别的一天,因为她要去外地工作了。
刘妈当了二十多年的家庭主妇,也失业了二十多年。今天,她要离开家去找工作了!
(二)
年前她还在小镇上的小工厂上班,当一个普通的中年工人。不过份工作只做了几个月,繁琐劳累的工作,奇葩的同事,抠门小气的老板。每一次下班,她还要摸黑骑上半个小时的小电驴才能到家。
一次小电驴开到半路忽然开不动了,刘妈两只手推着车头,半个小时的车程,回到家已经是两个小时后。
刘妈的手伤到了,红,肿,痛。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伤到骨头了,近期不要提重物。”
在几个孩子的劝阻下,刘妈终于把工作辞了。
刘妈有些失落,以前她失业,是在家照顾孩子。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不用她照顾了,她能干什么呢?她去找工作,可是她把手伤到了,真是老了老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行了。
静养了两个月,刘妈又闲不住了,她每天干农活喂养家禽和隔壁的老太唠嗑,她觉得天天如此,一年一年过去生活还是老样子,她突生厌恶,想离开这个地方。
这个小村庄她呆了十二多年,从大儿子刚出生到小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她每天都待在家里带孩子养孩子陪孩子,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这个小小的县城。
丈夫一辈子都在外地打工,从他们二十几岁谈恋爱到现在五十多岁。刘爸不能赚大钱,不能和她一起照顾孩子,也不能陪伴在她身边。
所有的家务都是她在忙,孩子哭了她自己哄,一个,两个,三个,孩子们要打起架来了,孩子们生病了,孩子们不爱学习了。
这些事情只能刘妈自己处理。
过年回来刘爸回来,刘妈坐在沙发上生闷气了,“我365天每天都在做饭!这次换你来,你来哄几个猴孩子吧!”
(三)
刘妈坐上了通往市区的面包车。她把车窗摇下,看着寂静的村庄,这个村庄还没有完全苏醒,只有少数人家的厨房冒着缕缕青烟。
她不太习惯坐这种车子,闷,拥挤,空调味闻久了还让人有点想呕。司机放着80年代的歌,这首歌曲她年轻的时候听过,好听。就是旁边的孩子一直在哭闹个不停,还有人呕吐了,她胸口一闷,觉得有点难受。
车子准备驶上了高速路口,刘妈看着熟悉的街道。那家她经常光顾的杂货店已经开门了,老板娘抬头看了看前方。刘妈吓得赶紧把头缩回去,她不想那么快让别人知道她要去找工作了。
车子到了市区,换上大巴。她坐在大巴上的时候,吐出一口气。呼!终于要离开这个地方了。
她把头往后一靠,迷迷糊糊睡着了。
(四)
车子在第二天早上八点到了上海南站,一个远方亲戚来接她,帮她找了一份餐厅洗碗的工作。
刘妈上班的第一天,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开始工作了。每天九点开始洗碗,中午匆匆吃完饭就要继续工作,没有午休。一直到晚上九点,她才能坐下来休息一会。
水池里的大盘子小盘子都是接连不断的,遇上谁家办喜事了,那可就有得忙活了,双手一直泡在手里直到发白,不出几日,她的手又痛了。
孩子们知道她出来找工作了,慌得不行,
“阿妈,你怎么出来了是钱不够用吗?”
“阿妈,你回去吧,工作太累你的手还不方便!”
“阿妈,你怎么出来了都不和我们说一声!”
刘妈在电话那头乐呵呵,“没事没事,我好着呢!你们不用操心我!”
挂上电话,刘妈觉得自己还挺聪明,还好没有提前告诉孩子们,不然这次肯定出来不成!
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刘妈的手肿了,手皮一层一层脱落,原本好得差不多的关节又复发了。
最后让刘妈下定决心回家,还是因为她把腰闪着了。
二女儿请了一个星期的假陪她去医院。出院的第二天,就帮她买了回家的火车票。
刘妈支支吾吾有些不好意思,一脸愧疚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妈老了,不中用咯!”
二女儿走到她面前,拉着她的双手:“妈,你就在家照顾好自己,我们给你打钱!”
(五)
刘妈又提着包裹回到了小村庄。
隔壁家的老太看到刘妈回来了,过来唠嗑:
“他大婶,我琢磨着你去哪里了呢?原来是去找工作了。唉!你说你都这把年纪了,不好好在家待着,瞎折腾做什么呢?”
刘妈关上房门,陷入了沉思。
她想起她十七岁的时候,第一次出去找工作,老板娘夸她干活伶俐,给她涨了20块钱工资。
她想起25岁那年,在嘈杂拥挤的小商铺里第一次遇到了年轻帅气的刘爸。
想起他们回老家见父母,骑着90年代的老旧自行车到小镇上领结婚证。
想起三个孩子在她身边打打闹闹嘻嘻哈哈。
一转眼,这个屋子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她蹲下,双手掩面大哭起来。
一声“叮!”
刘妈醒了,发现自己睡在自家的大床上。
她揉了揉眼睛,墙上的挂钟在滴滴答答走着,远处传来一声鸡鸣,窗户上的报纸还在,没有被风吹走。
她确定了,这确实只是一个梦。
房门“咚咚咚!”响了,传来隔壁老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