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于书娟编著的《卢梭》一书,我便被主编朱小蔓写的总序《在心中掌起一盏灯》感动了。她说:“在学校教育中,儿童像太阳一样是教育的中心,教师则是支持和鼓励儿童成长的关键支点和引力。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才会有良善而意义丰富的学校教育生活;孩子们仁慈、公平的情感,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形成;关心与合作,想象与创造,批判以及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才有机会得到锻炼。而只有从我们的中小学校里一批批走出这样的学生,我们才真正拥有一个延续而不退化的社会。”
由此而想:我认为好的学校是因为有一批好的教师队伍,好的教师队伍的生成,是教育事业永远追寻的理想和目标。能走进学生心灵,说出让学生感动的话,做出让学生感动的事,绝不是一早一夕之功。教育的内容也绝不是教师的单一的授课与训练、考试与分数,从根本上说,教育确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品格修养的复杂过程。它帮助学生去寻求什么样的学习生活才是值得过的?人生历程要做哪些准备与操练?这就要求教师站在高处,从整全的意义上,为学生值得过的生活做导航与精心的呵护。
它还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想象力。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子、孟子、苏霍姆林斯基等国内外教育家、思想家,正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
它还要求教师要精心养护自己的心情与精神、灵魂。好教师是温养起来的,如何温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潜心阅读,与大师对话,品味他们伟大而高贵的灵魂,从中汲取精神养料、灵感,在工作中得到滋养、教益,在心中掌起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