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是一本由[哥伦比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一):摘一些
使用电脑对我的改变其实比癌症更多。我用电脑完成的第一部小说是《霍乱时期的爱情》。我猜这应该也是迄今为止用电脑撰写的第一部西语小说。 马尔克斯 当小说家读到其他小说家的作品时,他们会把这部作品一一拆解开来,就好像对待一部机器。在教你如何写小说这事情上,没有什么比阅读另外一本小说来得更有效了。 我热爱写作胜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继续写下去。这就是我的理由。我想我一直不停地在写,也是因为惧怕死亡。如果我就此停笔,那我很快就会死去。 他边说边不停地喝着可乐,这种嗜好,唯独在他不断接收来自外界信息时才可能被打断。 “你们知道吗,”他继续说道,“夜醒时分,我已不再被噩梦困扰,在这之前我总是梦到祖母曾于我幼时在阿拉卡塔卡讲述的那些故事,我会梦到里面死亡的场景,我相信这些事情是有关联的,而正因如此,我的灵感也逐渐枯竭。”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二):可爱又有思想深度的人谁不爱呢?
毒舌起来连自己的母亲都吐槽:我的父亲说我是1927年出生的,而我的母亲则说:“让他自己来决定何时出生的吧。”很明显,我的母亲应该是是新新闻主义的忠实践行者。
对年轻的作家也好狠,他说:不要给他们太多鼓励……不是真正的好作品,就不要发行。我们不用担心年轻作家投稿无门,当他们写出伟大的作品时,自然会有门为他们打开……
吐槽出版商:正规的出版商和盗版商的唯一区别是盗版商没有支付版权税。但事实是正规的出版商也几乎没有。(hhh) 除了有点毒舌,看到他害怕去医院、觉得每天要刷牙洗澡很麻烦、说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好好学英语(做举手投降状)这些事情,又多了一份真实与可爱。 看了访谈才知道马尔克斯还涉及到政治领域,他的观点能回答我心中的一些疑惑。(要快点看完《活着为了讲述》才行…)
“作为作家,我对权力感兴趣,因为在当中,你能找到人类所有的伟大和悲哀。”
“其实你只要细想,就会发现权力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家中、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出租车上,都是如此。”
A:那就是个人权力的毁灭性;如果独裁不奏效,那么留下的将是它的对立面:集体力量。”
“我对革命的观点就是它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寻求个体幸福的方式,而这也是唯一合理存在的幸福。” 马尔克斯说要写一部关于老去的和一部关于老年人之间的爱情(爱情是否会随年岁的增长而不同)的书,不知道写完出版没有,这两个题材都好想看!!
有时候觉得生病衰老死亡对于富有灵感的人来说真的很残忍,明明脑海里还有那么多的想法没来得及记录下来分享给大众,就这么安眠长睡了。
还好马尔克斯留下了这么多传世的好作品,看访谈的好处就是可以了解到喜欢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可以找到更多书看hhh。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三):关于这本书
这本是很快就可以读完的一本,包含了四篇对马尔克斯的访谈,但其实我真的真的舍不得读完,因为马尔克斯真的太有料太有意思太耿直了。
1.马尔克斯:当我看到海明威在古巴的书房时,我就可以立刻判断出他的工作。一名小说家必然要有求知若渴的精神。(全世界都知道海明威在古巴的书房有多么可怕哈哈哈)
2.马尔克斯在洗澡的时候最能迸发出灵感,而他每次洗澡只会花十分钟,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可以更高效一些。他还认为每天洗澡刷牙这些例行公事的程序是枯燥乏味的。
3.马尔克斯认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排队了。因为一旦人们注意到他在队伍中,就会邀请他直接站到队伍的最前面。(哈哈哈哈哈哈,老马真的很注意高效这件事情啊)
4.马尔克斯认为住在妓院的生活最惬意,在那段时间里,只要他没钱了,他就会把自己的手稿当成钱抵押在前台。(心真大)
5.老马在妻子梅赛德斯13岁的时候就与她相知相爱了,两个人的婚姻一直持续到老马离世。马尔克斯也在一次访谈中说,他认为爱情的存在就是永恒。(真好)
而且老马真的很幽默。马尔克斯的幽默是那种冷幽默,让你突然地扯着嘴角就笑了的幽默。记者说“哥伦比亚似乎正在走向自我灭亡”,然后马尔克斯回答说“当我不在哥伦比亚时,我从不谈论哥伦比亚的政治”;记者又问马尔克斯在即将举行的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会谈中要做些什么的时候,马尔克斯说“当我在美国时,我绝不谈论美国的政治”。再比如说,记者问马尔克斯“有传闻说埃斯科瓦尔给您钱让您为其写书”,老马回了句“这个故事够愚蠢了,我比他有钱多了”,然后记者接着说“他可是亿万富翁”,然后老马立马说“好吧,我不是有钱人,我只是有点小钱的穷人而已”。
不过现在想起来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尝试着读过几次《霍乱时期的爱情》都没读下去,还真是惭愧。
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学魔法的召唤师,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百年孤独》在全球拥有亿万的读者,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代表作。
马尔克斯一生笔耕不辍,他的作品还包括《霍乱时期的爱情》《族长的秋天》《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以及回忆录《活着为了讲述》等。
马尔克斯是一位永不停歇的作家,即使在取得无人能及的文学成就后,他的写作却一直没有停止。他热爱写作胜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继续写下去。这就是我的理由。我想我一直不停地在写,也是因为惧怕死亡。如果我就此停笔,那我很快就会死去。”
很多作家都会因“经典”所累,就是写出一部经典之作后,后面就难以为继,写不出更好的作品了。马尔克斯却从来没有这种忧虑。他说,每一本书都会比上一本来得更具挑战;文学就是一次比一次复杂的过程。“因为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又迈向前的一步。”
和海明威一样,马尔克斯也曾当过记者。即使成名之后,他还在做新闻报道。“新闻才是我真正的职业”,他说。但是自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马尔克斯的记者生涯就自然终结了。
有一次他驾车到哥伦比亚某个小镇,想写一篇关于这座小镇的报道。但到了第三天,他很快意识到,哥伦比亚所有的记者都聚集在那儿看着他做这件事。“我,变成了新闻本身。”
对于采访者来说,马尔克斯是一位难得的采访对象,他精力旺盛,口若悬河,谈话时没有架子,还喜欢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丰富而有趣,无需追问,他会将自己肚子里的话一股脑全部抖出来。有时候他随便说的一个故事,可能比他写的故事更好看。
比如有记者问到,“有谣传说哥伦比亚大毒枭埃斯科瓦尔,给您钱让您为其写书。”
马尔克斯:这个故事太愚蠢了,我比他有钱多了。
采访者:他可是亿万富翁。
马尔克斯:好吧,我不是有钱人,我只是有点小钱的穷人而已。
在谈到文学魔法时,他并不介意透露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秘密。他说,文学和新闻的本质都来源于它的可信性。人们经由细节而被说服。但搜寻细节是一件“苦差事”。他说,为了写好一件事的细节,他需要去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去阅读、仔细核查。
“当你完成一部小说后,就应该把所有的草稿和笔记全部销毁。就像魔术师永远坚守着魔术的秘密,而作家亦是如此。”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五):想写作不知如何下笔,让马尔克斯来教你
很多人有一种可以写作的渴望,但是等到真正去写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下笔,或者是写了几行文字之后就感觉自己被掏空,再也无法编辑。
刚好近日在翻看《最后的访谈系列》,发现了这么一位永不停歇的作家—马尔克斯。马尔克斯不仅因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还以其深刻独到的文学创作观和美学追求著称于世。
在1982年11月1日的《时代周刊》是这么评论他的:“其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所以当我们遇到无从下手或者瓶颈,我们一起来听听老马怎么说。
写作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一些人走了十分之一就放弃了,更有甚者的走了十分之九放弃的。在马尔克斯刚开始创作的时候,他认为文章需要不断地剪切,修正,一本本的笔记本变得支离破碎,只有这样才能有那么几页摆的上台面的内容。所以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去写,不断地去修正,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觉得孤独寂寞,看见前路漫漫,但只有坚持去写,坚持去修正才是王道。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说过:“平庸将你的心灵烘干到没有一丝水分,然后荣光才会拨动你心灵最深处的弦。”你所付出的,时间会告诉你一切。
二、马尔克斯:对经典书籍的阅读改变了他
马尔克斯一生读过很多的经典书籍,卡夫卡的《变形记》曾为他指出了全新的人生道路,《金银岛》和《基督山伯爵》成了他坎坷岁月中的精神食粮。他如饥似渴地读,他深深地懂得只有百读不厌的书才值得去读。在厚积薄发中才用《百年孤独》开启了马尔克斯的世纪。但是我们常常是渴望自己有惊人的文笔,却没有阅读的执着,一本书翻了几页几十页,可能就束之高阁了。所以不擅于规划写作的人,必须先从阅读开始,再把写作放置在延长线上即可。
在这个生活快节奏的当今社会,大家急于求成。市面上便出现了诸如“0基础,如何实现靠写作月入过万”等类似的一系列软文。作家们从未意识到他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写作。如果画家在画画之前要学习如何使用画笔,那么作家在试图发表作品前,知道如何写东西。这需要巨大的牺牲,自律,以及不断的努力。因为学习,从来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谁都不可能在两三个月内就可以完成一篇大作,然后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