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答栏目创立到现在的这几年间,我回答了很多很多来自读者的问题,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和感悟。
我发现,无论是情感还是人生其他方面,有些人走不出困境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办法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更没有办法走出失败的阴影。
除了这个生命故事,我也想跟所有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分享我关于成长的三条感悟:第一条,如果你想变成更好的自己,那你一定要改变,并且一定要做好承受挫折的准备。
在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不受挫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都是不断挑战舒适区的过程。
如果你一直呆在舒适区里,只需要去重复过去就好了;而一旦你走出舒适区,会发现那些看起来得心应手的事情,做起来是另一回事儿,而且你一定会遇到有挫折的情况出现。
这时候你要知道,挫折出现意味着成长机会的来临,它在说:你又在面对一件你不会的事情了。
挑战舒适区必然导致受挫,但是也只有挑战舒适区,你才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条,盈亏同源。
如果你想成为最后的人生赢家,那你一定要做好自己可能会输的准备。
没有一个人在最终的赢之前,连一场都没有输过。
就好比你去跟一个人下了十盘棋,最后你赢了,但这个赢可能是你赢了七场,输了三场的总体的赢。
而恰恰可能是在输了的那三场中,你发现了对方的漏洞,发现了自己的弱点,然后改变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采用了新的方法把对方打败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的输是有价值的,输了之后才能在以后更好的赢。
现实中,很多人会把输跟赢放在一个对立面上去考虑,这就很难成为最后的赢家。
因为输跟赢本来就是一体的,只有把输跟赢放在一个篮子里去考虑,把盈亏放在同一个源头去考虑的时候,才能够坦然地接受一时的输。
所以,输是赢的一部分,永远不要去定义自己,更不要因为一时的输而去限制自己,你的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
很多人遇到困难就习惯放弃的原因在于一点:把人世间遇到的事情分出个成功与失败。
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粗糙的,也非常固化,这是把一件如此复杂的事情就那么盲目地划分了。
很多人问过我说:“在创业的过程当中,难道你就没有觉得有失败?有气馁的时候吗?”
答案是真的没有,因为我很容易爬起来,我不把自己的重要经历看作是成功或失败,只把它们看作我成长的一部分。
而且我会把任何一件事情看作是一条信息,它们是中性的。这样,我也可以更客观地从这些信息中看到应该怎么去改进自己,怎么让自己做得更好。
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成长心态会让我不断的迎接变化,迎接挑战,迎接生命当中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三条感悟,送给所有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
我也特别邀请大家,分享你们从挫折中走出来的经历,分享走出失败阴影的真实感悟、真实故事。留言后点赞前三名我会赠送一份小礼物。
:
1、请勿吸烟,片中出现有吸烟镜头,但我们倡导戒烟行动,并且本人自2013年10月28日戒烟至今。
2、很多人也会好奇我如何用三年还上了六百万,以及后来怎样赚到钱。
那三年我做的是房地产方面的工作,那时候这个行业还有红利期,后面的事业则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以及整个情感行业的大爆发一同发展的。
最后,我希望我们今天的讨论可以聚焦在:如何从挫折中走出来?如何面对人生中的那些令你感到气馁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