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生三部曲
日期:2019-09-05 07:07:50 作者:桂英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生三部曲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大都有一个由向外追寻转入到向内追寻的过程吧。

  幼年时期儿童时代,总是对外部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头脑里总藏着数不清的疑问

  儿童时代,我们对什么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而且还喜欢刨根究底地问个不休。比如看到桌子就要问桌子的来源

  问:“这张桌子从哪儿来的?”

  答:“从家俱店买的”。

  问:“家俱店里的桌子又从那儿来的?”

  答:“木工师傅做的”。

  又问:“木工师傅用什么做的?”

  答:“木材”。

  再问:“木材从那儿来的?”

  答:“从山上长出来的。”

  问:“山上为什么会长木材?”

  答:“种的。”

  问:“用什么种的?”

  答:“用树的种子。”

  问:“树的种子从那儿来的?”

  答:“从树上结出来的。”

  问“树又从哪儿来的?”

  答:“从树的种子里长出来的。”

  ……

  你看,兜了一圈,又回到了问题原点幼儿的穷根究底的追问,常常让大人们无法招架。

  又比如他问你:“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你回答先有鸡或回答先有蛋似乎都不大对。若你回答说:“自古以来就这样:我们看见的是鸡生蛋,蛋又生鸡。”那他同样会追问你:“为什么自古以来会是这样的呢?”这是儿童的好奇心在向外企探索世界的来源。当然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儿童也获得了很多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并逐步构建起了自己认知系统

  儿童时代,是一个人一心向外的无忧无虑的时代。

  (二)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我们常常是理想主义者。

  当我们从学校进入社会后,才发现这个社会的现实状况离我们的理想其实很遥远。比如书上曾告诉我们说,人与人是平等的。可我们却发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事实上人与人并不平等,有人能享受上等的优质教育,可同样也有人连起码的读书识字的基本要求都得不到满足。有人腰缠万贯挥金如土,可也有人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

  由于有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存在,便开始对这个不公平的现实社会进行无情的批判,并产生改造欲望。受实现理想的力量鼓舞,便决心由我做起,付诸行动企图努力改变这个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现状

  于是,一个人的青年时代,也便成了人生中富有激情和最乐于奉献的时代。

  (三)中年以后

  人到中年后,再回头一看,发现这个社会并没有因我们的努力而被我们改变多少,反而是我们被这个社会所改变,才明白自己的力量其实很渺小

  很多青少年时代的向外的梦想,大都在现实面前被无情地击得粉碎。心灵一度向外追逐一路上看多了人世兴衰成败荣辱浮沉风景,一路的漂泊,也“识透人情冷透心”。便开始对人生产生了困惑,由困惑继而开始追寻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思考精神如何获得安顿的问题。渐渐地明白了一切的追逐,结果都犹如一场虚幻梦境,最终都将灰飞烟灭

  于是,便不再执著,逐渐变得洒脱随意内心已能领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苍凉悲壮为人生的无常人世间沧桑发一通感慨后,内心精神生命便开始走向成熟。从向外的追逐转而向内拷问,以一个过客身份进行着人生反思,开始追求一种内心精神生活宁静,追求一种内在精神生命的安顿。追求自身人格完善,追求精神生命的完美。并在追求过程中开始对众生产生悲悯,产生大爱。

  当你学会以一颗平常心,俯看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俯看众生沉浮于人世演绎出的恩恩怨怨、善善恶恶,心灵便又滋长出几分关爱,几分同情,几分理解,几分包容

  阅世的渐深,使你明白了这个世界其实很大,而你却很小。也明白了这个世界其实也很小,而你的心却很大。你闭上眼睛时,世界便在你的眼前消失;你睁开眼睛时,世界便在你的眼前展现。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你就是世界的全部,世界也就是你,世界因你的存在而存在。

  面对这个世界,你能做些什么?你能做的,大约是让这个现实的尘俗世界能变得更美好一点,让这人间变得更温暖一些而已。可是你的努力,最终又能改变这个世界多少呢?一问你就会泄气,只能不去问。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只求生命的激情燃烧,以照亮别人。别问到底能照亮多少人。

  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能改善一点是一点,能照亮一人是一人。

  能做到这样的人,大约已经接近佛陀的精神境界了吧。

  人生的三部曲,其实也就人类的三部曲。纵观东西方人类走过的历程事实上都经历了认识这个世界,到企图改造这个世界,再回归到与这个世界讲和、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的历程。个体人生精神成长的三部曲,实质上也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三部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生三部曲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