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有不少读者,要求我专门为大学新生写一篇文章。
确实,对于即将走进大学的人来说,大学,真的充满了无尽的幻想,但幻想归幻想,如果有人能给出一些非常棒的建议,至少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1,同温层真的非常重要
我相信很多大学新生,在刚刚踏入大学的时候,一定充满了斗志和憧憬,想要利用4年的时间,实现人生的大蜕变。有这种思想是好的,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如果你们的大学不是很好,那你的斗志和憧憬,很快就会消失不见。这就是同温层的巨大威力。对于高考,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它的真正作用,到底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高考真正的作用,就是通过筛选,把学习力相同的人,集中到了一起。这样就造成了,学霸身边,都是学霸,而学渣身边的,就一定是学渣。因为学霸身处于「学霸」的同温层里,所以即使他想要堕落,想要不思进取,也不会那么容易,因为周围的环境,会逼迫他不断进取;而学渣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即使想要在大学的时候,好好学习,为将来工作做准备,但周围的环境不允许啊,他需要把大量的自控力,用来抵抗同学、朋友的各种诱惑,久而久之,自然也就缴械投降了。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学校,身边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对劲的时候,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很多时候,你不能去改变大环境,只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环境所改变。千万要记得。当下的时代,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为独特,最能让人记住的那一个。
这种心理,在上大学之前,就一直被压抑着,毕竟前面还有高考这座大山,需要自己去翻越,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学,就特别容易产生补偿的心理。
于是,不少大学新生,看到别人买了椰子鞋,买了苹果最新款的手机和电脑,甚至连买了个A,都羡慕得不要不要的,想要开口跟爸妈要钱去买。。。
但其实,这种心态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是最要不得的,因为你想想看,这些物质性的东西,不用两三年,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也就是说,它们的保质期非常短暂的。
与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掷在这些物质性的产品之上,不如把它们投入到你的大脑和身体之上。
每星期坚持跑步和锻炼身体,没事的时候,多去图书馆,多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况且,到了大学,想要买其他昂贵的东西,最好不要跟父母要,自己有过分的欲望,就应该自己想办法去满足。
3,没事不要呆在宿舍
之前有本书,叫做「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其实,宿舍才是大学新生的坟墓。
不要以为我是在开玩笑,不管你的自制力有多么牛逼,也不管你打算以什么样的心态,留在宿舍里学习,或者看各种公开课,以及各种课外书。
男生最后都会打起游戏,或者讨论哪个女生比较漂亮;而女生则会聊起各种明星八卦,或者是班级里,又有谁谁谁发生了绯闻。
这是铁打的定律。
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一味想要呆在宿舍学习,最后什么都没有学习到,结果就开始责怪自己的自控力,怎么可以这么低下。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我知道将会死在那里,那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开这个地方。
你早应该知道,宿舍是一个极其消耗自控力的地方,为什么还要高估自己,认为这样子,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呢?
宿舍就是一个睡觉和休息的地方,想要学习,请到教室和图书馆;想要社交,请到社团或者球场;想要增长见识,可以多去学校外面的世界,看看。
让宿舍,重新做回它自己。
4,少说话,多创造
我发现,人一旦到了中年的时候,就会特别羡慕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新生。
之所以会羡慕,是因为大学新生,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精力,他们好像不会疲惫一样,不像中年人,一加班,一熬夜,整个人就会垮掉。
但很多大学新生,却没有意识到,乃至珍惜自己的精力资源,他们每天做的,就是从这个软件,切换到另外一个软件,从这个网站,跳到另外一个网站。
他们每天都精力充沛,每天都在关心各种国家大事,每天都有发表不完的看法,每天,都以为自己能够改变历史,创造新的世界。
但针对任何事情,发表看法,是一件非常廉价的事情,任何人,都能针对某件事情,发表一点点看法。
比如说,没有看过我文章的人,如果你问他曾少的文章怎么样这个问题,他都能给你列举个一二三出来,即使说不出来,也会说几句:啊,他的文章是真的烂这样的话。
因为发表意见,也就说「说话」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你可以看到互联网上有很多杠精。
比起发表意见,我更希望大学新生,多点去创造,创造需要你有逻辑性的思考,以及更为系统的理论知识。
写小说、开淘宝店、拍摄抖音视频、写公众号文章,都是在创造,越是创造,你就会越成熟,相信我,这是真的。
刚进入大学,你会发现,很多大学生,也就是你的同龄人,都特别容易焦虑。
这种焦虑,其实更多来自于盲目竞争思维。
所谓盲目竞争思维,就是看到别人在做些什么,自己也想要去和别人进行竞争,把周围所有的人,统统都当作是竞争对手。
这就好比,曾少是一个自媒体作者,今天看到一个健身教练,身材非常非常棒,他和我说,自己通过做私教,每年可以赚多少多少钱,然后我就开始万分焦虑,于是,就想要放弃自己的写作道路,加入到他们的行业之中。
这种思维,在大学是非常常见的。
能安心做自己事情的人,真的非常非常少,大多数人,在准备考研的时候,看到别人在准备公务员考试,自己也被影响到了,也想要去考公务员了。
当我们专注的时候,就注定会失去某些东西,最好的一个结果,就是大家在各自的领域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但即使得不到,也没有关系啊,只要自己选择并坚持的东西,就是自己真正喜欢的,那就是人生意义的所在。
所以,无论你是大学新生,还是处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好了。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
我在京东买了3本书
两年前,我在知乎被人狂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