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今晨,都在反复观看钱梦龙先生的《睡美人》演示课光碟。看完一遍后,又重头再看再琢磨,边看边记下钱先生上课的步骤和每步骤所耗费的时间。记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处理办法以及自己的思考。以下是本人记录的整理,提供给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琢磨参考。
一、 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分为以下三部分:
1、理清故事情节
这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用简练语言把故事说清楚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完成这部分用了45分钟时间。教学过程中,结合文本,钱老师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在进行阅读和思考时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学生讲授了一些读小说的方法。
第二部分:感知人物形象。
这部分用了25分钟时间来完成,主要引导学生感知人物:B角、A角和导演分别是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证据来加以说明。
第三部分用了10分钟左右完成,主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构思的好处,换成其他构思有何不同,从而使学生注意构思,学会弄清构思意图,并揭示出以题目《睡美人》为题的两层含义:一是剧名,二是暗示B角就是生活中的“睡美人”(未被人发现的美)。
最后是总结全篇,归纳并介绍短篇小说的特点,引导学生弄清短篇小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后,又给学生推荐短篇小说读物。
二、 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1、 面向全体。在向学生提问时,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先问:这个问题那些学生会答?会答的那部分学生举手;之后,又问:那些学生还不会答?不会答的这部分学生举手后,老师不是批评,而是鼓励,在肯定学生的诚实的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主动记忆。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紧扣文本。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从文章中找出这样回答的依据来,而不是信口开河。这就训练了学生学会集中注意力在文本上,避免了不必要的对“旁逸斜出”问题(与文本无关的问题)进行探讨的时间的浪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强化记忆。要求学生用脑在课堂上记一些重要段落或句子。不让学生用笔,而是通过提问来使学生记住这些句子。使学生养成勤用脑记忆的习惯。
4、 巧用序号。教学生用序号标出文章的自然段,这样便于老师讲课时,通过序号提示,很快就使全班学生找到了相应的“教学点”,告诉学生讲读哪一段,学生立刻就找到了,有利于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
5、 严格要求。课堂上也不是一味地表扬学生,也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如批评那些还未作思考就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求他们先想好后,再举手回答;学生表达得不恰当的,予以纠正,并不袒护学生的不足;也通过直言自己的“不大满意”来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寻找满意的表达。当学生实在不能满意地回答时,才用恰当的表达句式来启发诱导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到恰当表达的方式。
以上这些细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首先,完成第一个部分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1)要求学生在文章的每段标上序号;这样,教学时一经老师提醒,学生就能极快地找到教学的“点”,既省时,又高效。(2)教学生怎样在网络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由此自然带出关于芭蕾舞剧《睡美人》的故事梗概,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梗概。既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又给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一个相应的知识背景。此环节有一石二鸟之效。(3)注意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出示本文的两个生词:雍容典雅、翩跹。释义,正音(口头释义,书面正音)。(4)训练学生归纳的能力。让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来归纳课文所写的故事梗概。训练学生运用语言归纳的能力,反复训练,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说和写的训练比较简练,在读的能力的训练方式上,有齐读(有一个自然段由全班学生齐读),有个别读(让一名学生读幻灯片投影的“睡美人”的故事梗概)显然,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不是本节课的训练重点。这样的处理也是合适的。值得一提的是,钱先生在讲到罗丹的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一句话时,要求学生当场用脑记下来,这既是对学生有意记忆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佳句(语言)的积累,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感知人物形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学习分析人物的形象。钱老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描述中,去捕捉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研究,把握住人物的性格、心理。使人物在读者的大脑中复活起来。
这部分教学,钱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B角这个人物,但也兼及A角和导演这两人。通过引导学生从文中去找出表情达意的关键字词来加以体会、分析,学生基本把握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这部分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同时也兼及了听与说的训练,读、听、说是融为一体的。
第三部分:揣摩构思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从另一平铺直叙的角度来写这个故事,效果怎样?与现在作者的这种写法相比较,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通过揣摩比较,来体会本文这种写法的(构思)的两个好处:一是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二是标题《睡美人》一语双关,引人深思。
学生通过思考,明白了在写作故事时,怎样构思更好,更能够吸引人。这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钱老师的这节课,总耗时为80分钟。整节课的设计,既注意到了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训练,又不平均用力。看似平淡,其实藏有深意。“看似平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他用自己朴素的课堂,告诉听课的老师们:该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上面这些文字,是2008年12月13日上午,观看钱梦龙先生《睡美人》演示课光碟时,信手写下的感想,希望能对我校语文组的老师们有点启发,能引起“小兄弟”们对自已所从事的语文教学的一点反思,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