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一书,是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所著。为寻访中国隐士,作者跋山涉水,冒险深入终南山等地区,以寻访路线为线索,记录下了这些中国历史上称之为隐士的人的另类人生。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宁愿放弃俗世的享乐,来到深山过一种隐居修行的生活。
作者寻访到的这些隐士,文化层次不一。有的是大学毕业生,有的却是文盲。有的是自觉隐居,希望通过打坐参禅的修行,清静自心,来获得一种对自我的超越。进入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有的则是厌恶了滚滚红尘,独自一人上山修道。有的是没来由的就到了这儿,习惯了这种山野中的清净生活,而选择留了下来;也没什么明确的目的,就是随缘度日,一无所求。
这些人的生活资料来源,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方式。他们自种自吃,每月消费水准也不过几十元,可以说是达于消费水准的最低点。他们与世无争,只有到没有了食物的时候,才下山用山货(自摘的核桃之类)换取粮食。他们既不考虑要给世间带来什么,也不考虑向世间索取什么。他们远离繁华世界,断绝了对世间名利的追求,只求有一能遮风避雨的石窟或茅屋,供自己栖身打坐即可,物质上的需求只以能延续生命的存在即止。他们不以为苦,反而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他们具有一种对纯精神的理想世界的追求。
他们是一群远离尘嚣的另类,他们的人生是一种另类的人生。
曾有学者认为,象这样为追求一种飘渺的精神世界,在生活上自苦的人,导致了身体的营养不良,是不恰当的,不明智的。又有学者认为,人如果仅为了肉体的生命的存在而苟活,那又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呢?
在这个因崇尚物质的奢华而导致人心浮躁的社会,人们每天忙忙碌碌,被社会这架大机器推着,不停地旋转,为了生存、名利,为了比别人过得更好,已完全忘了自己是谁,迷失了本真。完全忘记了问问自己,为什么这样活?已缺少了面对生活时的那份从容、随意与洒脱。
人生难得,生命可贵,百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如何从整体上来把握人生,规划人生;使自己的生命能活得更有个性,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无遗憾。我想,因年龄、经历、知识修养的不同,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不同答案。
我内心崇敬那些怀抱理想,并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这种宗教情怀的人。
他们是值得敬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