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开学,我们多少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尤其是心态方面,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心态,那就是空杯心态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无论是做家长,还是做教师,都要自觉确立这两种意识。以归零的心态正视学习,以虚心的态度看待自己,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别人,以务实的作风静心做事,这样才会做到静待花开。
空杯心态
在一次学校集体大教研时,我做过一个倒水的演示:一个大口茶杯上有一个过滤网,水倒得很急,大多都溢了出来,杯子里只有一点水;慢慢倒水,让里面的空气出来,水才能够倒满。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空杯心态。
我们还知道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一个杯子有浑水,不管加多少水,仍然浑浊;但是一个空杯,只要倒入的是清水,它始终清澈。人的大脑就如同电脑一样,只有不断删除那些过时的、无用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接受新的东西。否则,你的大脑和心灵就会被一些垃圾信息塞满,就会导致运行缓慢,甚至死机。
空杯心态就是忘却成功,受到批评时要警惕、警醒,得到赞扬更要警惕、警醒。在鲜花和掌声面前,要看到差距;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不失信心。空杯就是要把自己“当人看”,不要“当神看”。空杯心态是挑战自我和永不满足,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陈旧的信息,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及时更新;也就是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活力。
我国自古就提倡空杯心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易经·谦卦》说:“谦,亨,君子有终。”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说:“八八六十四卦,没有一卦是大吉大利的,都是半凶半吉,或者全凶,或是小吉。只有谦卦,才是平平吉吉。古人有一副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看来是多么的气派,多么的狂妄。但你仔细一想,实际上它又是多么的平实,多么的轻盈,它是描述由极其绚烂、繁华、崇高、伟大,而终归于平淡的写照。如果人们的学养,能够到达如古人经验所得的结论:‘学问深时意气平’,这便是诚意、自谦的境界了。”
空杯心态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林语堂说:“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红塔集团有一个山高人为峰的企业理念,大家将这种心态称之为“寻觅更高的山峰”。亨利•福特有一个经典名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他在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