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觉得哪吒无法无天、本领也大,特别羡慕他。然而,如今看来,他其实一直走在抗争的路上。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哪吒自刎的场景。
百姓不相信他,父母不支持他,龙王逼迫他。他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却要承受如此重压。
然而,这一次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仅聚焦于对父权的反抗,更是对命运的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
其实刚出生时,人都是一样的,只是后天的环境将我们塑造成一个个不同的人。
在电影中,哪吒本应是灵珠,却被掉包为魔丸。
这并不是他的错,哪怕他还只是个路都走不稳的孩子,百姓们看他的眼神都带着非我族类的厌恶。
在这种被讨厌、嫌弃的环境中长大,哪吒的“恶”又何尝不是人们的恶意浇灌出来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的另类、独特,都会成为他人讨伐你的借口。
与魔丸相对应的是灵珠。
灵珠托生在龙族太子敖丙身上,他也很争气,从小勤奋刻苦,长成了与哪吒截然不同的翩翩少年。
人们对于哪吒的恶意在于他天生神力却不懂得利用,可敖丙,他是妖啊。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人们并不在乎你实际是什么样的人,人们只在乎自己相信的。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生活中有多少被偏见击败的人:
······
我是魔是仙,由我自己决定。
我们一生都在寻求和解
就这样,长大后,我们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近些年对于“原生家庭”的讨论甚嚣尘上,很多人将自己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此。
然而,你在“原生家庭”受过的伤,真的无法愈合吗?
哪吒不相信,敖丙也不相信。
他们不会被曾经受过的伤害困顿一辈子,而是选择接受过去,与那个伤害自己的人和解。
李靖为了儿子上天庭求符换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慈父,即使他不那么会表达:“哪吒是你什么人?”“他是我儿。”
而哪吒最终也与父亲和解:“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您踢毽子。”
这句让全场飙泪的话,代表着哪吒与父亲的和解,也是自己与整个世界的和解。
哪吒放弃让父亲替自己遭受天劫,敖丙放弃父亲加在自己身上的重任。
“我们都曾被世人误解,被自己误解。可当我们原谅了伤害自己的人之后,才接受了真正的自己。”
放下过去,放下,才能过去。
命运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有些人认为命运是注定的,无法改变,于是将自己困起来,故步自封。
还记得《悟空传》吗?同样将神话形象改得“面目全非”的电影。但其实,悟空和哪吒的人物的内核是不变的。
电影里有这样一句话:“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悟空不接受自己妖猴的身份,他反抗、挣扎。
哪吒也不接受自己魔丸的身份,不接受他的命运就是变成妖怪,为祸人间,三年后被天雷降临给收服。
于是他偏要和这不公道的命运斗一斗,他偏偏要凭借一己之力,扭转自己的命运!
生而为魔又如何?
命不可违?
我偏要逆天改命!我哪吒,就是不信命!
不仅是哪吒,还有敖丙。敖丙的命就是像父亲期待的那样,偷灵珠,杀百姓,跻身成为神仙,改变龙族的现状。
反观申公豹,为了反抗不公的命运,他与同为妖族的龙族勾结,调包了魔丸与灵珠,并栽培敖丙,企图杀死哪吒。
看起来他是在反抗命运,但实际上他是认了命。因为,他将评判自己的权力交给了别人。
而《哪吒》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你是谁,由你自己说了算!”
我们只有一次的人生,活得那么谨小慎微干什么呢?
豆瓣高分电影《风雨哈佛路》的主人公莉丝,从小生活在贫民窟,父亲酗酒、母亲精神分裂。
这样可怕的原生家庭却没有击垮她,她凭借自身的努力,最终考上了哈佛,完成了由底层贫民窟到顶层学府的华丽逆袭。
莉丝说:“我没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把自己推到另一个世界去”。
我从不信命,因为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如果当初我认命,那我到现在只能待在小城镇,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如果当初我认命,那么我可能毕业了就找一个普通工作,不去奢望走上更高的平台。
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很喜欢哪吒这个角色,不仅在于他的勇敢,更在于他的柔软。他让我看到了普通人内心的挣扎,以及下定决心后不顾一切的决心。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比父辈们有更大的自由追逐梦想,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是否唤醒了内心的“哪吒”。
我是否有勇气摆脱命运?是否有勇气追逐梦想?
最后:
这篇文章我想送给那些追梦人。
也许你考研失败;也许你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也许你还在创业公司苦苦坚持,不知道未来在何方······
不要去管旁人的闲言碎语,不要在乎别人给你贴上的标签,女生又如何?学历低又如何?
我们阻挡不了别人的偏见,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强大自己,来抵御那些流矢;我们可以抗争,来摆脱既定的命运!
“若命运不公,那我就和它斗到底!”
◆我是B姐,90后新晋创业女青年,每天与你分享有温度的职场干货,给你的成长添束光。一起进击,做闪闪青年!
职场好颜
▼▼▼
顺手点个在看
就像跟我道声早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