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个夏天最最热门的剧,无疑是《长安十二时辰》,它未播先火,开播以来,更是被吹上了天~
而我,抱着一颗去看剧情和雷佳音的心,却猝不及防被雷佳音嗦的那颗柿子:
切的那盆羊肉:
还有他所生活的整个熙熙攘攘,热闹繁华的长安,给杀得片甲不留,毫无招架之力。
哪怕《长安十二时辰》的情节过于紧凑、硬核,没什么缠缠绵绵的戏码,不是你的菜……但整个剧组开拍前花了7个月打造出的大唐气象,也让人完全舍不得放弃它。
从最开始的那个一镜到底的长镜头起,任何一个画面我都不舍得挪开眼。
雷佳音吃个肉,景深可都有三层啊~
第一层他在喝大碗羊肉汤;
第三层还有一个扫地僧在扫地。
马球击壁,壁上被击出的那些坑坑洼洼的痕迹,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看颜值下饭”,但有的剧,如《长安十二时辰》,颜值偏偏就神到让你顾不上吃饭!
一部剧不够看?仔细扒拉了一下,我才发现,这么久以来咱们国产剧、国产电影还真出了不少“神颜”剧。
今天就想带大家盘点下,那些只凭服化道就击溃了我们的剧与电影你还记得吗?
01
87版《红楼梦》
说到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最喜欢的,但论服化道,87版《红楼梦》一直是我心中的巅峰神作。
杨树云当年为了给红楼梦设计造型,原著就看了几遍,曾经回忆过:那部剧拍完之后,基本上整个剧组的人都至少是半个红学家。
他要根据每个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健康状况来设计不同的造型。
画了无数造型手稿:
想方设法,让现代的姑娘们回到书中。
比如姑娘们的眼神如何到位?
身高只有153,才二十来岁的邓婕,又怎么变成那泼皮破落户儿?
为了真实性,剧里的人物衣服是要常换的,凤姐儿一人有74套服装,每集换两套,但那些高发髻却没有一个重样的。
杨树云说,“她有多少服装,我就有多少发型和发饰跟上。”
黛玉初到贾府时,在垂花门落轿,周瑞家的迎上前,撩开帘,镜头不只黛玉的脸,还是特写了黛玉的一只手。
杨树云说,他读茨威格的《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书中通过对手的细腻描绘,揭示人物内心的变化,于是,黛玉光的一只手,他就给画了一个小时的“妆”,拍了整整两个小时。
为了剧更好看,造型师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在里头。比如黛玉初见三春时,写到三人:“其钗环裙袄,皆是一样的妆饰”。
你看三个姑娘的造型,看起来一样,细节上的花纹全都又不一样,各有各自性格上的特点:
其实时间过了那么久,哪个大师也不敢保证自己的作品一定就完全还原了那个年代,有时候为了让观众更容易代入,还会有些改动。
不只红楼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配合毛戈平一起打造的武则天。
人到中年的刘晓庆怎样演个14岁的少女?
杨树云大大方方承认,唐朝是没有刘海的,可是,为了人物造型,还是给梳了个刘海:
不像现在的剧,女主配角都是一样的妆容,差不多的发型,当年一部武则天,后宫三千佳丽,每个人的造型都和红楼梦一样,各自打造出了各自的特色。
上官婉儿、王皇后、贺兰氏,一看就知她们都是什么样性格的美人:
《上错花轿嫁对郎》可以说是最最古老的“古装偶像剧”了,直到今天,还有无数人怀念剧里的各位美人儿。
02
《青蛇》
杨树云由于给人做造型头发梳得好有“天下第一梳”的美誉,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一位以梳头闻名的造型师:张叔平。
他过去做的服化道,到今天还是值得拿出来一看再看。
最美的古装作品不用说,当然是张曼玉、王祖贤这两条美女蛇~
虽然现在张叔平以“梳平”闻名,但是当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两条蛇鬓角的头发丝儿了。
它们细致到入水也是根根分明、一丝不苟,后来的红楼梦还借鉴过:
虽然我们现在吐槽张叔平的“大光明”式发型,吐槽他做的造型惊悚。
像小倩的“大骨头”:
可再回过头来看,你不得不承认,这些造型都非常有自己特色。
他喜好原色简单搭配,典型的除了《青蛇》还有《东邪西毒》,基调虽简单,却极富韵味凸显了一个“仙”字。
再比如《天龙八部》里的巩俐、林青霞:
连林青霞自己都说:“如果说我是个美丽的女子,不如说我的美丽是他的作品。”
古装尚且如此,更不用提他最擅长的年代剧了。从《花样年华》张曼玉换装开始,到《重庆森林》里王菲大胆的精灵短发:
每个镜头的造型都值得回味。
03
恰逢现在《白娘子传奇》又双叒叕翻拍,既然上面提到了《青蛇》,当然不得不再提一下吴宝玲给做了造型的《新白娘子传奇》啦~
与《青蛇》妖异的感觉不同,赵雅芝的白娘子可就是小姑娘都爱模仿的仙女姐姐造型了。
另外,前有杨树云的武则天,这里也有吴宝玲“玛丽苏版”武则天——《至尊红颜》。
说实话,当年没几个姑娘想成为刘晓庆版武则天,可是贾静雯版的却有不少“想成为”吧?
怎么说呢?吴宝玲作为与张叔平齐名的香港三位资深造型师之一,塑造的造型虽然你现在看着不像张那样精致,但绝对是每个姑娘少时最最喜爱的,尤其是发型。
我就问你,看颜值最高版本《倚天屠龙记》,小时候有没有想往自己头上插塑料片、绑羽毛:
甚至“鱿鱼脚”?
对,你小时候最爱的都出自这位之手。
这些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造型,简直承包了那些年我们的少女心啊哈哈!
04
《大明宫词》
美术设计是叶锦添,服装设计则是郭培,《大明宫词》说的是唐朝的故事,服化道其实并没有今天的《长安十二时辰》那么还原。
可是,莎士比亚风格的台词、戏剧的形态、色彩色调音乐旁白一切在一起,你就觉得这剧真是太美了。
首先。剧中布景没有丝毫含糊。我们看到的荷花、牡丹屏风等等,都是由画家任桂安、付继英夫妇无偿创作提供给剧组的:
她当年设计的时候,也不全是还原古制,而是添加了更戏剧的元素。
我真的爱惨了少女太平鹅黄色、淡粉色、白色,那些轻盈飘逸的衣服:
陈红这套看似普通的“齐胸襦裙”,暗纹和深深浅浅的红搭配在一起,全是细节,那窄袖特意改成了广袖,整体也更庄重典雅:
至于归亚蕾的武则天,几套华服,几十斤重,更是无一不精致:
另外,当年有多少姑娘表示愿意每天做牛做马养着张易之呢?
一部《大明宫词》,在《长安十二时辰》出来20年前,便满足了我们对唐的最初想象。
05
《卧虎藏龙》
有以上华丽繁复、重墨华彩到极致的服化道,也就有素雅到极致的作品,比如《卧虎藏龙》。
当时,李安为首的摄制组不畏艰辛,从新疆的戈壁一直到徽州黄山地区,穿过了大半个中国。
如果不说,很多人不知道这和《大明宫词》《夜宴》一样,美术也是叶锦添操刀。
不过,片中人物的穿着看起来简单朴素,但实际上和《大明宫词》一样,全都不简单,每件衣服都在悄悄展示着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就说女主玉娇龙,初出场时那一套华丽的千金小姐造型,表面上富丽堂皇:
而衣袖和下身裙子却刺着古代山水图,暗暗表示姑娘她身在玉府,心在江湖:
俞秀莲,叶锦添则表示是最花心思的,因为要把非常现代的杨紫琼给“变”成一个典雅、刚柔并济的侠女。
所以别看侠女她发型朴素,实际上就这几个乍一看一个样的发型,修改了无数次,才将古典与现代融为了一体:
第一套棉麻的,有点厚重,非常写实;
第二套见俞秀莲,料子是米白真丝,多了份光泽,多了份人文之气;
的确,以竹林为唯一背景,竹林的绿和人物衣着的白均是从江南传统绘画中找来的色彩和造型,质朴又足够醉人了。
05
《十面埋伏》
写到这里才发现,这么多年来,章子怡真的参加了不少服化道惊人的大制作。
除了《卧虎藏龙》的清灵,还有《十面埋伏》的精致。
《十面埋伏》和《长安十二时辰》一样,服装造型出自日本女性。
和田惠美,是出名的愿意在服装上下功夫的,《十面埋伏》她足足准备了1200套丝绸戏服,全是手工刺绣,章子怡一个人就换了有10套:
而章子怡戴的这一顶斗笠,当时张艺谋要求,尺寸要刚好露出下巴。到市面上买一顶不可以吗?但和田惠美就是坚持自己设计斗笠图案,再亲手编织出来。
而电影《英雄》,别看颜色都是单色,只有黑、白、红、蓝、绿、黄……
光为了染出美到逼人的红色,她就泡在染坊里,一共染出了54种深深浅浅的红。
如果脸代表一个人的颜值,服化道就是一部剧的颜面,代表着整个剧的审美。
近几年如《延禧攻略》《天盛长歌》《琅琊榜》等等,服化道也很精美啦。只是服化道虽然重要,但也希望大家别忘了,好剧,内容好看才是根本,假如空有一副皮囊,有时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而《长安十二时辰》好就好在,皮囊做到了极致,内容也稳稳抓住了人心。
好了,今天文字是真的长,掏心掏肺就说到这里~
想不想变得更美貌、更智慧、更强大、对婚姻拥有更从容的掌控力?
姐姐多年的偶像——李筱懿老师又出新书了!
气场可不是强势,更不是千篇一律。它有6种颜色,总有一种就是你。《气场哪里来》通过19个魅力女人的故事,教你针对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修炼气场,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