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培养孩子喜欢读书,至少有三个意义:一是,形成个人中心兴趣,成为主要生活方式;二是,为人生的成长打下底色,厚德载物;三是,读什么样的书,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有两个要点:一开始,培养读书的兴趣很重要;有了读书习惯,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很重要。
作为老师,我们的读书,与培养孩子很相似,但是也有不同。作为成人,特别是原来没有读书习惯的人,要克服更多自身的阻力(主要是惰性)和生活的压力(主要是时间规划)。我觉得成人读书也有三个意义:一是,改变生活方式,重新规划设计自己的生活,尤其是教师,教育者首先应该是读书人。二是,找到生活的意义,工作、学习、家庭、孩子……繁杂的生活面前,读书可给我们找到乐趣,可以自我救赎。三是,找到生活的超脱方式,活得自由自在,正如洪应明《菜根谭》。
读书首先要有量,可以泛读和精读相结合,要做笔记。没有几百万字的阅读量,怎么能算是读书呢?当然,一旦有了读书习惯,就要沉下心来,精读几本书,读深,读透。一个人读书有一定难度,常聊聊读书,交流一下读书心得和读书方法,所以共读一本书是个很好的办法。共读方便交流,互通有无,心得共享,利于读书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就像走路,一个人往往感觉孤独,需要毅力的支撑,一群人就可以走得很远,很快乐。
我虽然习惯于一个人读书,但是也喜欢交流,交流可以产生思维碰撞,可以产生很多灵感,生发出很多新的思考。坚持读书交流和及时整理读书心得,都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