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渐浓的日子,总给人带来神清气爽的感觉。再有一周就是清明节了。清和景明往往让人心生愉悦。
清晨骑车上班,微凉的风,柔柔的轻抚面颊。春风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人们献着殷勤。路上的机动车开始穿梭,早行的人儿或踽踽独行,或相扶相携,或三五成群,依着自己的节奏前行。蓦然发现,公路两旁的叫不出名的粉色的花已然开得争奇斗艳。年少时的粉红控,时过境迁依然对粉色有一份偏执的喜爱,忍不住从多个角度留住这一树树繁花的柔美。盛极而衰是自然规律。或许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化作春泥回馈母体。美好总是因为其易逝而格外令人珍惜。
开学后全体学生都上晚学,这样集中管理,学生们学习状态很好。八点半放学后就不再布置家庭作业。因此更加注重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比如日记的写作也在课堂上完成,孩子们的潜力超乎寻常,只要引导到位,他们同样能创造精彩,对比在家完成的日记,课堂上的呈现更令人欣喜。
有专家说过“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育一个学生”我很信服。班里两个书写特乱的孩子最近有了转变。一个是因为我给他找了特别负责的组长软硬兼施地督促,另一个是我鼓励鞭策下。精神奖赏起了促进作用。不过,这样的孩子反复性很强,还需要一大段时间的帮扶,真正形成习惯后,或许才能放手,暂时的进步无形中给我一个启发:对于孩子的引领真的要寻找适合的方式方法。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因人而异的措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了更多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我愿意花心思,动脑筋,为每个孩子量身打造一把精美的“钥匙”。
有专家说:“好的语文老师是让学生爱上阅读。”其实好的阅读就是“悦读”,不让孩子的阅读带有功利性。对于我们师生而言,最美的享受是每晚最后一节课——师生共读的时间。看到学生们手中经典的书籍越来越多《朱自清散文》、《冰心散文》、《汪曾祺散文》、沈石溪、曹文轩、毕淑敏系列丛书……尤喜孩子们一书在手,如醉如痴的状态,在我看来,这是最美的风景。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春天是读书的好时节,我们的孩子日不间断的亲近书籍,很快就会达到“眼下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的美好境界。我唯有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