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妈妈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晒,晒后的被子盖到身上,感觉蓬松而温暖,我好几次问妈妈:“被子为什么被太阳一晒,感觉这么爽快呢?”
“没味呀。”我脱口而出。
“没味?你没用心呀。你在嗅嗅。”妈妈又说了一遍。
“没味,只是感觉好哩。”
妈妈看我疑惑不解的神态,不由地嘻嘻一笑,随后说:“傻蛋,好感觉就是好味。”
对此,我还是疑惑不解。
妈妈说:“平日里,被子放到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感觉那么冰冷,气味也不爽,被子一旦见到了太阳,感觉就不一样了。这和做人一样,要经常让太阳晒晒,给别人一个好感觉。”
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妈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每当我心生烦恼的时候,每当我的步履歪斜行为偏失的时候,我不由地就去晒晒太阳,哪怕只是几分钟,我就有一种异样的好感觉。
(2)
母亲的这句话陪伴我这么多年,为此,我才很少犯错误,但是,我却遇到那么多犯错误的孩子,比如,朱绍良这孩子,真苦了我心。
我想:教育好一个成年人永远算不上是教育的成功,而真正教育好一个孩子,才是教育的真正成功。因为,成年人是从明白中被教育,而孩子是从糊涂中接受教育。
教育糊涂比教育明白要付出很多很多。
9月26日,我所在班的学生朱绍良在课间和一个男孩子玩耍时,竟然不慎将那个孩子的喉管用铅笔刺破了。
当时,我和一个孩子的家长谈点事。
虽说,当时,我及时将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喉管无大碍,但,这几天,那个孩子吃饭、说话还是有困难。
孩子的家长还是十分通情达理,没有过于地刁难我,也没有贪婪地从我这里捞一把,只是言辞委婉而贴边地要求:“希望老师承担我孩子的医疗费用。”
是呀,几千元对我来说,小事一桩。
这也算我倒霉,我认了。
9月30日,放国庆假。校长让我回家,我无语。
那天晚上,好几位外地朋友给我短信的祝福,这里,我谢谢你们了。
10月1日晚,我回家。不过,我是一个很负责的男人,自己的事绝不麻烦别人。
那个孩子出院回家休养了。
而朱绍良——这个惹事的孩子的爸爸——一个土里八角的农村人,死活不认是孩子的错,偏偏把一切责任推给老师,他的言语很有理——“我的儿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得负责人,至于孩子犯错了,归根是老师的错。”
不错,孩子到了学校,就成了老师家的孩子了?呜呼,老师真难当。
(3)
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
今天中午,儿子嚷着要我带他去陇西。
我真无心,不想去。
“儿子,你抬头看看天?”我说。
“看什么呀,爸爸。”儿子好奇地问我。
“阳光。”
“这有什么好看的。”儿子嘀嘀咕咕。
女儿嘻嘻笑起来。
如今的西北,已是深秋的季节,落叶纷纷,远望近看,大地已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这种令人伤感的精致,着实使我不由地感到人生一世有何所求?
“爸爸,你看看,我把阳光从指缝间溜下来了。”女儿喊道。
“姐姐,我怎么看不到呀?”儿子惊喊。
“那是你没用心。”女儿又说。
就这样,我们在室外无心地乱窜了不到半个时辰。
(4)
我给那个受伤的孩子家里去了电话,那个孩子说,爸妈不在家,于是,我去那个孩子说:“你到室外去看看太阳,感觉阳光的滋润和温暖。”
“老师,我感觉不到什么呀?”
“嗯,我去室外,老师。你在室外吗?”
“在,我们一同品味阳光吧。”
“呵呵,品味、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