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刘明亮
◐
2019年7月2日,河南省胸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外,一位女教师满含泪水静静的站在门外,这扇铁门的里面是她身患重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母亲。
虽然每天只有十分钟的探视时间,她在监护室外的一切煎熬都是徒劳的,但她宁愿一直这样守望,她总觉得这样能离母亲近一点,仿佛能给母亲一些力量,从而能够多一份活的希望。
这位女教师是来自南阳市第七小学的张青峰老师,她任教十几年来,尽忠职守充满爱心。
带班的时候,哪位同学生病了,她就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学校评比先进,总落不了张老师的名字,在所有家长和同事的评价中,她都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
虽然她送走了一班又一班的学生,但是她教过的学生,哪怕过去若干年,还会回来为她庆祝每年的教师节。
5月份的一天,张青峰老师正在学校上课间隙,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她妈妈因为“胸痛休克”被紧急送进了南阳市中心医院抢救。
张妈妈经医生诊断显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二尖瓣腱索断裂并关闭不全,病情危急,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
其实张妈妈早就发生了严重的胸病,之所以一直拖着不去医院,是张妈妈和老伴仅靠种几亩地,并且一直照顾着身患疾病的儿子40多年,家中经济捉襟见肘。所以有病从来就是扛着。另一原因是知道张老师教学任务重,不想耽误她的工作。至到这次胸痛休克被救护车送进医院。
医生诊断张妈妈需要同时做三项手术,其中包含冠状动脉搭桥和置换人工瓣膜。张老师和妹妹满怀愧疚,觉得为工作和家庭忽略了母亲,她们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为母亲冶病,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期间,很快就花掉了20多万元。
安全起见,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妈妈被转院到河南省胸科医院,姐妹俩又东拼西凑的借了几万块钱,本以为动了手术就可以康复回家了,谁知道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张妈妈没有扛过长途的颠簸,未进手术室就直接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医生说必须24小时心电监护,进行扩展、抗凝治疗,等身体的各项指标具备手术的条件后,才可以进行开胸,做心脏冠状动脉搭桥、人工瓣膜移植等手术。
目前张妈妈的身体状况正在逐步好转,估计很快就能做开胸手术。但重症监护室的费用每天都是上万,加上后期手术起码在30万左右,可这巨额的费用又从哪里来呢,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完,亲戚家也都借遍了。
为了省钱,张老师和妹妹来郑州之后,就从来没有吃饱过,通常只吃两顿饭,在医院后边的小摊铺里,每人只买6元钱的凉皮,就连这,她们也觉得是奢侈的。
张老师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她还加入了南阳的志愿者团队,经常参加各类助困活动和助学捐款,曾被团队评为“优秀志愿者”称号。作为教师,她迟迟不愿求助社会,可现在她实在已千愁莫展,但也只能咬紧牙关想方设法的往前走!
*作者︱刘明亮: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微信公众号「青眼有」专栏作者。
祈祷,张妈妈早日康复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