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由心生,心空法也空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只有没法时的法,是名真法。真法无法,见性认灵知不着相是什么法呢?心空无我无着是什么法呢?一切不执着、不计较,做到无私无我、全心全意为了法界的一切众生是什么法呢?心法两空,在空也空空净时,自己了了的灵知是什么法呢?心正法法正,心邪法法邪。法无正邪,因心正,名之为正法住世,心邪,正法也会变成邪法呀!
解脱要做到一切随缘,达到体用不二,性相一如,理事圆融,决定不能偏执哪一边。偏执空或偏执有,偏事相或偏执理性,偏执真空或偏执妙有,偏执身体的觉受或者偏执心中的思想念头,只要是偏执哪一边,都是邪知邪见。解脱就是对一切事相人物不动爱憎心,即能清净。
道理讲得多么明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性与十方诸佛性同是一空性,空性平等无二无别。佛性真空无一物,只是了了的常知。灵知无名无相,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所以是绝对的清净,没有丝毫的污染。只要能认可灵知不再着相,把握自己的心念,不随着外境跑,不跟着自我的习气跑,这就是真修真闭关。无私无我,一切不执着,平等慈悲利益众生,即是真住山。
“放下”这两个字很多人都会说,也会明白只有放下才能解脱。但在自己真正落实真做真放的时候,没有几个人能顺利地超越过去。因为自我无始以来的私心贪心与执着的习气毛病不甘心,自私自利的我执我见与我慢不认账,非要再转几个圈圈,等到无路可走时,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无法可想时,没法时、无奈时,才肯放下。
5、执着幻相与执着空道理,都是修行的障碍
着相修行有两种行为:
第一,是执着幻相为实有。在一切幻相中分别执着好坏、善恶、错对与美丑。这是一般世智情见的人常犯的习气毛病。也就是执着虚幻的事相,着相、动心、分别、执着、计较,心中产生很多障碍,使自己的心不能平等清净,达不到安详自在。
第二,是执着听闻学习来的空道理,也就是对法的执着。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学习来的空道理,自己不能落实做到。这些知识、学问、空道理,又变成了自己心中的一些障碍。
无论自己怎么样修行,最最重要的要具备真实的大菩提心,也就是自己心中始终要保持一颗无私无我舍己为众生的平等感恩慈悲心。决定不能让自己的心念为了自我打算,不能为了自我而修行。这一条是所有修行人最最重要的纲领。只要是自己自私自利为了自我而修行,没有一个能修行成就的。这是一条最最重要的提示。牢记佛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不发菩提心,无论怎么样修行,决定不能成佛。
7、有了真实的慈悲感恩报恩心,就不会再执着别人的过失
一个傲慢心很强、争斗心激烈的着相、执着、狂傲之人,能会有真实慈悲心?能会不见世间人的过失?能会不想不执着别人的过失毛病吗?一个私心自由心重,一个一心一意想着自我的执着人,能会有真实的慈悲心吗?一个没有真实慈悲心的傲慢自大之人,能会不见别人的过失,能会有感恩报恩心吗?
8、三皈五戒
万丈高楼平地起,无量法门戒为先。无论什么法门也离不开闻思修、戒定慧。佛法以戒为师,戒为无上菩提本。戒又分戒相与戒体,戒体即是心法自性法身。所以菩提道上的行人,切莫轻视最基本的,也是成佛最关键的三皈五戒。特别要注重皈依自性三宝,要做到皈依觉而不迷,要用真心、致诚恭敬的心,身口意三业全部的皈依。要把平时常用的我执我见、贡高我慢、自我表现、争强好胜、不平嫉妒之心全部放下,用真心、诚心、敬心,一心皈依自性觉,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十方诸佛是已成之佛,一切众生是未来之佛,我们都要发至诚恭敬心的礼拜,恭敬皈依之。真能做到心口如一的皈依佛,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我执我见、贡高我慢、自我表现,就会不了自了,当下即会息灭不起现行。因为我是唯一的一个业障凡夫,面对的都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来表演我、考试我、激励我、帮助我、成就我的大恩人,我跪拜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再动自我的妄念,生嫉妒、傲慢之心呢?恭敬感恩还来不及,怎么会看诸佛的过失呢?以真诚、恭敬、谦下、无我的至诚心,去面对世间的一切,时时照顾自己当下的一念,千万不能动一点我执恶念。有念是诚,无念是敬,把诚与敬贯注在整个生命中,若能真的这样去皈依自性觉,怎么会犯戒?无量的戒律会自然圆满,自然解脱,自然成佛,自然弘法,自然利生。没有一点强求,没有一点得失,没有一点执着。眼看的是诸佛,脑想的也是诸佛,口念的更是诸佛。我的身口意三业,这样慢慢地就会与诸佛相应。所以一皈一切皈,清净无所染。
9、闲人歌
心空无我闲道人,无住无着随缘过。
心空无事把事做,做好事情无爱憎。
面对一切无取舍,名相差别体性空。
三轮化空起妙有,妙用身心利众生。
常度众生无生度,常做事情无事情。
不住幻有不住空,空有不住称性用。
灵知性空无一物,无人无我无凡圣。
一切空净不执着,随缘吃穿过生活。
顺逆生活无障碍,万法平等性清净。
如法落实闲人歌,保你烦恼当下停。
10、上天歌
世人执着佛在天,不知上天在心间。
神佛全在自心中,身心化空神佛现。
切记学佛莫外求,心外求佛不对头。
真佛灵知常自在,时时认知佛自来。
心外求佛求不到,越求越迷胡乱闹。
只有回心见佛性,了了常知心自定。
心安理得真自在,佛在自心不在外。
心外求佛是外道,越修越迷不自在。
只有认知常见性,见性成佛真自在。
佛在自心不在天,天上神佛在人间。
法界全在自己心,自心成佛莫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