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病”已经成了一种褒义词。
实际上,平时我们没当回事儿的小纠结、小尴尬、小焦虑……那些看起来“有病”的行为,在心理学上通通依据可寻。
大家好,我是影嘤嘤。
我家的猫最近生病了,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就是身上起疹子,医生说它是过敏。
但就这一个小小的过敏,我们却无能为力。
找不到过敏原,找不到特效药,
只能把它隔离,等它自己好起来。
看着它身上的红点点,我突然想起了《恋爱的犀牛》里的一句台词:
或许,那些在我们父母辈看来理所应当的循规蹈矩、一粥一饭、好好工作、生活美满,就是很多年轻人眼里躲不掉的过敏原。
哪有什么重振旗鼓,根治康复?
仿佛理个发,洗个澡,换身新衣服,就能洗心革面,活得更好。
如果今天的你又被我们“窥视”成功,那就赶紧点个「在看」吧~
编辑:影嘤嘤
# 留言说说:你的小怪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