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等它三个月后刷屏
日期:2019-06-18 22:45:07 作者:阿想 来源:3号厅检票员工 阅读:

我等它三个月后刷屏

  写在前面

  到现在我好像都很难用一句两句话去定义这部片子

  哪怕参加完它的发布会之后,我依旧无法去和你们说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它有吴京,也有民族标签,但表现上却又是类型片的拍法,也试图建立自己美学演员上还都以实力派扛戏。

  鸿篇巨制,而且全砸进了华语电影极少涉猎的题材

  《攀登者》

  现在你只需要去网上随意平台键入片名,就能在各种评论区看到很多人对于它的票房猜测

  你会看到有人喜欢它,也会看到有人不喜欢它,但你绝对看不到一个低于十亿的猜测。

  所有人都认为,它将会是今年国庆档甚至全年最重磅的一颗票房炸弹

  当然,在上映之前,喜欢与否都不具有任何意义,票房高低也都是空谈。

  但这种未映先“爆”的景象,我们真的已经太久没有见到了,这也让我很想和大家聊聊,它到底“易爆”在哪?

  

  首先,《攀登者》服务于什么?

  国家意识形态

  绝对不止。

  它有些类似美国的那部《阿波罗十三号》。

  它们都在以一种纪实电影的方式商业类型片的拍法,当事人物的视角,去纪录一件对于国家曾经产生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

  说的再具体些:都是一些从来没有人做过,九死一生事情

  只不过,《阿波罗十三号》是登月,而《攀登者》是登珠峰。

  在那个年代,登珠峰可丝毫不比登月容易

  那时(上世纪50年代)人类只从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顶过珠峰。

  而位于中国境内的北坡,在许多外国登山家攀登失败后,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攀登”存在

  “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天险不是中国登山队遇到的唯一艰难,更多的压力来自政治上。

  当时,中国与尼泊尔划分界线提出以珠峰顶峰来划分,而尼泊尔却以“贵国都没爬上去过,凭什么分一半”为由想独占珠峰。

  中国登山队不仅要登顶,还要赶在其他国家之前登顶,那是次不惜一切代价的冒险,一次为了国家尊严,为了国家领土的冒险。

  1960年的那次登顶,装备简陋天气恶劣,人类又缺乏北坡登顶的经验,最后的4名登山队员缺乏物资,且因搬运物资消耗了大量体力手脚严重冻伤,坏死。

  其中一名队员甘愿做人梯,把队友扛上了“第二台阶(一段几乎垂直光滑岩壁)。

  另三位队员在夜间耗尽氧气,抱着“死也要死在山顶上”心情登顶,创下了人类首次连续14小时不携带氧气登顶珠峰的奇迹

  随后,他们又抱着“如果我们死在山上,世界上就没有人知道我们来过这里”的想法拖着精疲力尽身体下山。

  最终4名队员在暴风雪中都奇迹般生还。

  看吧,虽然它有服务于国家形象意味

  底子里,它歌颂的是个体英雄,也是身处时代中的每一个人所承载的故事责任坚持

  所以也不难理解,前天电影发布的首款预告会是以人物登场为主的“点将版”预告片

  预告里的人物并没有全部亮相。

  但一个基本的故事脉络和人物设定难看出来。

  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前后两次带领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

  张译饰演的曲松林参与了60年和75年的两次登顶,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吴京,张译应该算是最核心的两个角色,要发挥串起60和75两次登顶故事线的作用。

  章子怡饰演的气象学家徐缨参与了第二次登顶,为登山队提供了气象方面技术支持

  而井柏然胡歌饰演的角色,则代表了第二次登顶珠峰时的新生力量

  这么从角色的组成看来,影片中第二次登顶应该是主线

  这次登顶也确实更加具有戏剧性,整个过程都不断有人牺牲,几乎可以说是以生命接力完成攀登的任务,最后活下来的不少人也因为冻伤面临截肢。

  但第二次的这些鲜血换来的是,国人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准测量,打破男女混合集体攀顶世界最高峰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更在珠峰北坡的“第二台阶”的岩壁上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属梯,后来它被攀登珠峰的人们称为“中国梯”

  至于电影将如何来讲故事,预告片也用一句话给了答案

  “登上去,活着回来。”

  两个部分,都是重头缺一不可

  预告结尾是这张全员伫立的定格,9个角色,目前来看还有多个演员的角色成迷,昨天发布会所主创也都是守口如瓶

  但我很放心,因为一个人。

  它的编剧阿来

  2000年,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矛盾文学奖,是史上第一位得奖的藏族作家

  2018年又凭借作品蘑菇圈》获得鲁迅文学奖。

  茅盾,鲁迅双奖获得者名副其实的文学大家,这次特意把他请出来,看得出片方对故事的要求不低。

  

  除了故事和人物上的信息,预告在拍摄上也透露出了不少信息。

  首先,实地取景。

  剧组为了最大程度上的还原珠峰的壮丽景观在珠峰大本营上实地取景拍摄。

  (吴京、张译与攀登英雄桑珠合影

  珠峰这个名字本身就象征了这次电影取景的不易

  高海拔、极度缺氧、莫测的天气变化,在这种环境工作,对于演员还有每一个剧组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巨大挑战

  为了表演真实,每位主演还都要背着17公斤的登山装备进行训练和拍摄。

  吴京为了这次拍摄还在去年年底最冷的时候,在海拔5200多米的青海岗什卡雪峰体验了半个月的攀登生活

  那时他的腿才刚做过手术没几个月。

  除了实地取景,剧组为了还原历史,还做了大量功课

  从历史年代感强烈的场建,到登山队用的冰镐、冰爪、登山服等装备都遵循史料做了最大程度的还原。

  微博电影之夜上公布的一组对比图,也算是对他们力求真实的写照了。

  再谈视效。

  预告片露出的不多,但短短几秒你就能感觉到它对雪的把控方向是对的,它让我头一次觉得形容白雪不应该用“皑皑”而应该用“滚滚”

  倾泻的雪崩、飞溅的雪花,就像白色的滚滚而下的大河洪流,它不再是空灵美景,而是吃人怪兽

  要知道“徐克监制”这个名号的片子,视效一直都没出过什么问题

  当然,我无法说努力了就一定是好的。

  但至少,我们能在很多地方看到这部片的努力。

  这些努力,都将成就这部电影的意义,从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珠峰到如今已近六十年。

  在《攀登者》这部电影拍摄之前,很多人都对这段历史毫不知情,更别提这段历史中,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甚至失去生命的英雄们了。

  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

  这是60年攀登珠峰第四次行军的四人姓名

  前三位完成了珠峰北坡首次登顶,刘连满则是那位蹲下甘当人梯的队员。

  大家应该都没怎么听说过他们吧。

  其实,除了他们,参与这次攀登珠峰行动中的人共有数百位,当年有214人抵达珠峰大本营,并进行了三次适应性的行军,期间两位队员牺牲,许多人被冻伤。

  他们或许在历史中只是没有姓名的小人物

  但却没有人会否认他们的伟大

  请别忘了他们。

  历史的积雪下都是他们的脚步

  音乐/Fabrizio Paterlini - Rue des Trois Frères

  配图/《攀登者》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等它三个月后刷屏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