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姑姑
01
按道理来说,年龄长了,对情绪的把控能力也该增长,但实际上,是不同年纪为不同的东西焦虑。
比如说。
明明熬夜背书了,每天都在做题,成绩就是上不去。
所幸我为数不多的长处就是木讷,通常被水果刀削掉一块肉,是先疑惑哪来的血,后反应卧槽好痛。
我本以为自己还ok,心态没问题,点外卖,喝咖啡,打游戏,除了口腔溃疡怎么都好不了,一切如常。
直到某天半夜我突然惊醒,跳起来穿衣服,绕床走了一圈,发现天黑的很,又合着棉袄钻被子里。
才意识到,我一直在焦虑。
因为被惊醒的那几秒,头脑完全空白,却莫名的着急,第一个反应是“完了,糟了,来不及了”。
“生活上的烦恼,找妈妈说,越说越烦。工作上的难处,和爸爸谈,越谈越崩。”
得知我“梦游”的父母,在电话那边沉默了几秒,再开口时又急又失望。
“你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我们怎样才能放心你?”
02
“没事我先挂了。”
我是真的要挂了。
心口压着一股浊气,这股气不仅堵住了我的泪腺,还堵住了我的呼吸道。
想到一部惊悚电影。
女人的丈夫被歹徒杀害,惊慌失措的女人沿路求救,终于找到一户人家,连滚带爬地进去后,发现早被歹徒洗劫了,没有活人。
他们的累,是跑货车,守夜班,干农活。而不是我这种,出入写字楼,吹空调,打键盘。
如果儿女宣泄焦虑的方式是找父母撒娇,那父母宣泄焦虑的方式就是要儿女保证。
“我工资丰厚,身体健康,爱情美满,有车有房,年末结婚,年初生育,二胎预定。”
如果我不说,就会给我灌输“正能量”。
“年轻人不要混吃等死,每天都得进步!”
“来!加油!跟我一起大喊加油!”
“你最棒!加油!”
好在焦虑都是一阵一阵的,最上火的时期过去了,留下一地的烟火屑,偶尔冒出一个小“噼啪”。
今天是一九年的3月份,回过头去看一八年的年末,那些让我额头长痘,嘴角起皮,半夜神游的事,细想都不算什么。
当然,那些事如果在今年4月再来一次,照样可以让我死。
03
既然躲不起,那就和它拼到底。
我真是这么想的,倒不是我有多少气节,就是觉得,“多新鲜呐。”
还能怎么办,最坏已经是这样了,最好还不知道呢。
有能为力的部分,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解决方案,并把方案落实到每一天里。
真不容易,直面焦虑不容易,做出决策不容易。
后者是能力上的困难,表现为:要改变思维惯性,做出正确的决定。
前前任是渣,前任也是渣,现任还是渣。(下一任也很有可能是渣)
因为他们被困于“沉没成本”中,却丝毫没意识到是因为“你付出的时间,才让那朵玫瑰与众不同。”
他们愈发地担心自己人财两空,愈发地提高“沉没成本”,最后骗财骗色实锤了,得出结论“我的焦虑成真了!”
这不是找死嘛。
建议大家,把大大小小的焦虑,当成是一次训练决策的机会,强迫自己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焦虑产生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不干了不干了不干了”。
但有的人的抱怨浸入了五脏六腑,有的人的抱怨只稍稍停留在口头。
这是某位姑姓仙女说的,劝你们都转一转,很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