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6年前,刚毕业想出国留学,而对于家庭一般,成绩一般,科研一般的她来说,简直痴人说梦。
随后是漫长的执行工作,信息收集,时间规划,材料准备,寄出申请,准备签证。
而最大困难是,她要独自完成这些任务,没有任何人帮助,只要内心有些许动摇,梦想就会破碎。
备考时,有同学考研成功,有拿到名企offer,自己仍一事无成,让她备受压力。
在最难熬的时候,向好友倾诉,得到的却是一顿冷嘲热讽,不被看好。
尽管这样,她还是排除外界干扰,沉下心来,一步一步的执行着计划表。
终于在一年半后,她成功了。
她却说:“我只是做了一份规划表,坚持把它完成,没被外界影响而已。”
02
从美国西海岸的圣地亚哥,到东北部的缅因州,被称为“美国大陆最长的距离”。
有人问,如果走完这段路程,最佳方案是什么?
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组织了3批人进行试验。
第一组选择在好天气时快速行进,一天行进40-50英里,坏天气时休息,1英里也不行进。
第二组队员信心满满,出发就很有激情,每天行进50-60英里,看似3个月就能到达终点。
第三组选择每天行进20英里,天气恶劣时,他们要进20英里,天气晴朗,他们也只行进20英里。
5个月后,人们以为前两组会先到,出人意料的第三组先到达了终点。
原来,第一组容易被好天气诱惑,被坏天气干扰,无法坚定的执行计划。
第二组很有信心,但急于求成,后来渐渐松懈下来,便失去了斗志。
而第三组人,他们有明确的规划,严格执行,不被干扰和诱惑,最终到达终点。
吉姆·斯克林得出结论:执行一项任务,有明确规划,严格执行,保持自律不被诱惑,做到这3点,就一定会成功。
这就是 “20英里法则”的来历。
03
吉姆·柯林斯说:“任何困难在20英里法则面前,都会迎刃而解,生活也是如此。”
记得流传已久的南极探险队的故事吗?
1911年探险家阿蒙森带队向南极进发,他每天用6小时行进15英里,无论任何天气,都是如此。
最终,阿蒙森成为了登上南极第一人,罗伯特却因被天气影响,倒在了去往南极的途中。
《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任何任务都需要一步步完成,被外界诱惑,看见西瓜丢了芝麻,最终必然功败垂成。
ldquo;20英里法则”说,只要有正确的规划,强大的执行力,和极度自律不被干扰,便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制定一个规划,锲而不舍的执行,不急功近利,一定会收获属于胜者的回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