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乎上有个提问:
有男生这样回答:
“不是追到一半不想追了,
而是追到一半追不动了。
我给你发消息,
你总是回在洗澡。
我给你送礼物,
你面无表情地收了就上楼。
我请你看电影,
你总说要陪朋友……
后来我想明白了,
好女孩很多,又不止你一个。”
有男生这样回答:
“拜托,我的姐,
你不点头就算了,
就你这个高冷的样子,
你还好意思问别人怎么追一半就不追了?
追你又没进度条,
我哪里知道是追到99%了还是1%?”
有男生这样回答:
“就像刮奖刮到一个‘谢’字就够了,
还有男生直接上图:
程序可能会响应。
为什么男生追女生追到一半就不追了?
看完男生们的回答,
女生们太冷谈,
没有给出应有的回应。
所以男生们觉得:
“大家都很忙,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事情呢?
其实我想说的是——等价交换。
越长大越成熟,
我就越明白一件事情:
这个世界上,
那就是:等价交换。
不管是友情,还是一切情。
2
前几天看到有人在网上吐槽:
我包了一个6000元的红包。
可这次我结婚时,
闺蜜只送了600元。
所以我想问问大家,
这样的朋友还能交吗?”
“这样的朋友就算了吧。”
可每次聚会一到结账时间,
他就会上洗手间。
去KTV唱歌时,他喜欢叫酒:
“服务员,再开一筐啤酒!”
喊这些酒时,好像他在请客做东,
可每次点东西,都是别人买的单。
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愿和他玩了。
我越长大就越明白一个道理:
等价交换,才有等价的友谊。
我的好友董亮,
因为他跟我有多年交情,
所以我悄悄做了一个计划书送他。
哪知他收到后,立马让财务打款。
我说:“给钱干嘛,太见外了。”
他说了一句让我铭记一生的话:
“我找别人做也会给钱啊。
朋友间更要懂得礼尚往来。
不占朋友便宜,
朋友之间需要礼尚往来吗?
我以前觉得不需要,
但现在我越来越觉得:
“友情真的需要礼尚往来。”
那些老是喜欢占便宜的人都疏远了,
而很交心的朋友都是懂得礼尚往来的。
所以,千万别老想着占朋友的便宜,
便宜占多了,友情也就淡了。
等价付出,才有等价的友谊。
3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社交,
喜欢社交的喜欢说一句话:
“朋友都是麻烦出来的。”
人脉是麻烦出来的吗?
从来不是。
人脉是交换出来的。
“今天我麻烦你,
明天你麻烦我,
大家可以互相麻烦,
这样才能玩得下去。
如果你总是麻烦别人,
而你解决不了别人的麻烦,
久而久之,别人就不会跟你玩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社交的起点是等价交换。
上大学时,他酷爱社交,
参加了三个社团,
看到谁,就逮住谁留下电话。
有一次,他遇到一件急事,
想找人帮忙解决问题,
可是打遍了电话,
也没人愿意帮他。
后来,他终于成了名人,
遇到急事打电话救助时,
帮他的人竟然“排起了长队”。
这时他才懂得:只有关系平等,才能互相帮助。你自己不牛逼,认识再多牛逼的人也没有用。
很多人经营人脉时,习惯往外求:
但到头来,几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真正聪明的人,习惯向内求:
放弃99%的无用社交,
因为他们懂得:
人脉不在别人的身上,
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唯有自己变得强大,
有很多价值可以提供交换了,
才能获得有用的人脉!
圈子这种事情,
跪舔是没有用的,
等价交换才是王道。
4
也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他找来100名青年,男女各半。
男生贴单数,女生贴双数。
实验要求:找一个异性配对,配对成功后,你可以得到两人数字之和乘以10的奖金。
但有两个限制条件:
1、自己不能偷看自己的数字。
2、不能把对方数字告诉对方。
大家猜猜配对结果会是怎样?
结果1:数字越大的人,追TA的异性就越多。数字越小,就越遭人嫌弃。
结果2:本来已配对成功的人,看见更高数字的异性后,便舍弃现在对象去追求那个异性。
结果3:绝大多数人最后配对成功的对象,其数字都非常接近自己的数字。
根据这三个实验结果,
艾瑞里得出三个结论:
根据上面艾瑞里教授的实验可知:
前段时间,“路财主”也说过这个问题。
一个人的实力=容貌分+地位分+能力分。
当谈论别人的爱情时,
“60分的人就配60分左右的人,
250分的人就配250分左右的人。”
但一轮到自己时,期望就变了:
“我虽然只有60分,但我想找个200分的人。”
就是源于我们都想找一个自己配不上的人。
所以我想给一些人一句忠告:
只有等价交换的爱情才最长久,
所以,择偶时请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
不然你会摔得很惨。
我不是说你不能有高目标,
你当然可以有很高的目标,
但是请记住芒格的话:“要想得到某种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先让自己配得上它。”
不要急着去追一匹马,
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
等到春暖花开时,
只有成为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他。
5
因为没有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我们总是对婆婆说:
我们总是对媳妇说:
“要把婆婆当亲妈一样对待。”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因为这两种对待方法都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
把婆婆当成亲妈,
就容易出现“过度使唤”:
“妈,把衣服给我洗一下。”
“怎么衣服还没洗啊?”
“妈,你帮我看下孩子呗。”
“怎么连看个孩子都看不好啊。”
把媳妇当成女儿,
“又买衣服了啊,上次买的还没见你穿。”
“都9点多钟了,怎么还不起床啊?”
“不就是用了你的洗面奶,怎么了?”
中国式婆媳的最大问题,
就在于太不见外,强行把彼此当母女。
而几乎所有好的婆媳关系,
都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下班一进门就吃现成的。
吃完一推碗就去忙我的。
换洗的衣服直接丢洗衣机,
婆婆就会自动分捡机洗手洗。
我从来不管,
定期自有婆婆拆洗更换。
我早上说想吃炖猪蹄,
晚上婆婆绝对能端上桌。
包饺子她一定单独给我包素馅……”
婆婆为什么会对李爱玲这么好?
“因为我自己也做得不差:
我刷卡让她随便选。
有人问李爱玲:“你家婆媳关系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啊?”
李爱玲说了一句话:
“本着等价交换原则,就这么简单。”
6
职场也一样,
以前很讲究关系,
现在也越来越遵循等价交换。
“旧情甚堪”讲过一件事情:
不算特别聪明,
人也长得不好看,
但一年干下来,
大家都特别喜欢她,
每个部门都争着抢她,
包括她原来单位的领导,
也多次找到我们单位领导,
请求调她回去,
但都被我们单位领导拒了,
领导就答复了一句话:
“我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好用的人,怎么可能再还给你。”
没有什么绝招,就一个字:干!
无论领导还是同事交代她的事情,
忙完一件,接着干第二件,
仿佛从来不知疲倦。
最难能可贵的是,
你在她嘴里从来听不到抱怨。
现在我们单位领导已经放话了:
“年底就会提拔她,委以重任。”
罗胖也讲过一个朋友的故事。
这个朋友在杂志社做编辑,
他向罗胖抱怨:“你知道吗?我现在练成了一招。”
罗胖问:“什么招?”
朋友笑着说:“我编辑任何文章,只用三个组合键,就是复制、全选、剪切,多一个我都不用。”
罗胖问:“为什么这么做?”
朋友说:“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
罗胖问:“这样编出来的文章好吗?”
朋友说:“当然不好。”
罗胖问:“那你的水平这几年是进步还是下降了?”
朋友说:“下降得厉害。”
罗胖说:“那你何苦呢?”
朋友说:“我有什么办法?谁让他只给我这么点钱?”
结果他就此陷入死循环:
因为老板给钱少,
所以他做事情就凑合;
他越这么凑合,
老板就越讨厌他,所以给的钱就更少。
老板给的钱更少,他就更凑合。
结果,老板终于忍无可忍,
一脚把他踢出了杂志社。
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秘密:职场也遵循等价交换——不是有了回报才付出,是付出了才有回报。
很多人做事总是抱持这种态度:
“你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
但凡抱着这种态度做事的人,
最后只能得到一个结果——干多少活儿给多少钱。
总盘算着干4000元活儿的人,
是永远拿不到10000元工资的。
7
前几天有人问我一个问题:
“你觉得世界上最纯粹的关系是什么?”
我回答说:等价交换的关系。
越长大我越明白一件事:
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等价交换。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呢?
我其实就是想说一句话:
“但凡想在关系里不劳而获的人,
其实都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赢得一段真正的关系,
那就是:等价交换。
越早明白这个道理,
你的人生之路就会走得越顺畅。
很喜欢茨威格的一句话: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
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
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
我们都应该学会等价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