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关于可爱的诅咒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网络整理未免有纰漏,推荐句子或指正,请留言评论。
1、爱开始是有条件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爱”意味着没有附加条件,即“纯粹是因为那个人是你而爱你”;而“有条件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我只在你做某些事情或不做某些事情时爱你”。 ----雅基·马森
2、好父母等于无条件的爱加上明确的界限。
如果我不照顾好自己,并找到“为自己加满油”的方法,那么我们将无法有效地为孩子付出。 ----雅基·马森
3、很多咨询师都很难感受到任何自我评判或评价。他们已经把这种评价的全力交给了别人,通常这种习惯都源自童年。 ----雅基·马森
4、经典的“可爱”模式是,因为害怕与别人起冲突而压抑自己所有的愤怒。但是,这最终会导致你无法承受,然后愤怒会以一种看似不受控制的方式表现出来,令我们自己及其他人感到害怕和震惊。 ----雅基·马森
5、她把这种几乎算是恐惧反应的心理带进了她的成年生活中,用于应对每个人(尤其是女人)脸上最细微不喜欢的暗示,她下意识地把这类表情当成了拒绝别人后身体或精神将承受痛苦的预兆。 ----雅基·马森
6、我能为莫妮卡做的就是,找到让她能够稳妥地测试她的观念的方法,通过进行一步步小的行为实验让她知道,别人的不喜欢并不会导致难以控制或承受的结果。 ----雅基·马森
7、苏西认为,对自己而言,一条关键规则是:“我必须永远按照那些权威人物的交代去做事。”她知道,这条规则源自童年时代,过度严格的母亲对整个家庭实施的是一种近似于军事化的管理,质疑她的权威的人无疑会大难临头。此外,苏西还提出了另一条经典的“可爱”法则:“我应该常常帮助别人,自己却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
我经常对自己及来找我的咨询者这样说:“想象某个你喜欢并钦佩的人,在相同的情况下,他/她会怎么做?” ----雅基·马森
8、我们为什么要删除自己真正想说的话。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两个主要推动因素 :避免愤怒和寻求认可。 ----雅基·马森
9、最难处理的其实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中的规则。那是父母或看护人在我们小的时候植入我们大脑的,它们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我们却很少让它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及我们的现实成人世界中),也很少去重新审视他们。 ----雅基·马森
10、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深深根植于脑海里的观念源自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于是,我们才会一直倾向于相信那些错误的、早就不合时宜的观念。 ----雅基·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