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连环对》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嵌字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回文联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拆字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连环对》
●任我纵横千里目
看他吴楚万重山 ----成汝昂《流水对》
●鱼钓钓鱼鱼骇钓
马鞭鞭马马惊鞭 ----《连环对》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拆字联》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回文联
●到此已穷千里目
谁知才上一层楼 ----鄂容安《流水对》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叠字联》
●桂子飘香清肺腑
林荫夹道悦宾朋(《一唱桂林》,鹤顶格)
丹桂虬枝欺鬼斧
琼林洞府仗神工(《二唱桂林》,燕颔格)
喜斟桂洒延嘉客
笑饮林泉涤俗襟(《三唱桂林》,鸢肩格)
森然八桂甲天下
宛尔千林隐洞中(《四唱桂林》,蜂腰格)
吟诗共醉桂花洒
览胜同披林壑风(《五唱桂林》,鹤膝格)
此地常招折桂手
今朝独有植林心(《六唱桂林》,凫胫格)
拿云有志攀丹桂
射月无弓挂绿林(《七唱桂林》,雁足格) ----《嵌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