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关于萨默塞特·毛姆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网络整理未免有纰漏,推荐句子或指正,请留言评论。
1、《包法利夫人》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但不是悲剧。两者区别:在不幸的故事里,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而在悲剧里,却是其中人物性格的必然结果。 ----《巨匠与杰作》
2、要让一个幽默家把他(或她)想出来的趣事藏在自己肚子里,这可太勉为其难了。而有时候,逗乐中不带一点儿恶毒也是很难的。慈悲心肠毕竟不怎么带劲儿。简十分注意观察别人的可笑之处,包括他们的自命不凡、矫揉造作、虚情假意;值得称道的是,凡此种种,都让她觉得有趣,而不是讨厌……即使在其最尖刻的话语中,我也看不出有什么恶意;她的幽默,是建立在天资和观察的基础上的,幽默本该如此。 ----《巨匠与杰作》
4、我看见的是,他的感官所喜爱的,他的灵魂就厌恶。 那双苦恼的眼睛,那种做作的语气,赞美人时那种斟酌拘谨,那逃犯式的神情是很好的说明。 ----《在中国屏风上》
5、朱莉娅想到自己曾经那么狂热地爱过他,不禁有点伤心。因为她的爱已经消亡,她感到生活欺骗了她。她叹了口气。 ----《剧院风情》
6、“要对年轻人的荒诞行为并不感到不耐烦,确是困难;他们告诉我们二加二等于四,仿佛我们从来没有知道过;如果他们刚发现一只母鸡生了只蛋而大惊小怪,你却不跟着他们同样感到惊奇,他们就会大失所望。他们慷慨激昂,夸夸其谈,大多是胡说八道,可也不全是胡说八道。我们应当同情他们,我们应当尽量理解他们。我们该记得,当我们最初面对生活的时候,有多少需要忘却,有多少需要学习。要放弃一个人的理想,可不大容易,而每天每日面临的冷酷无情的现实,正是得往肚里咽的一颗颗苦果。青春期精神上的矛盾冲突是何等激烈,而要解决它们又几乎无能为力。” ----《剧院风情》
7、他把嘴紧紧贴上她的嘴。她突然感到一阵轻微的厌恶。她强自克制才没有把他推开。过去,在她的热情的鼻孔里,他的肉体,他的青春的柔美肉体似乎散发着一股鲜花和蜂蜜的芳香,这是最使她为他迷醉的东西之一,但现在它不知怎么在他身上消失了。她意识到他不再有青春的香味,他有的是男人的浊气。她感到有些恶心。她没法用同样的狂热去配合他的狂热,她只求他快快满足性欲,转身睡去。 ----《剧院风情》
8、我已经一再说过,为了真正洞悉一部伟大的小说,你就必须要对写这部小说的人又一个必要的了解。我觉得就麦尔维尔来说,倒是反过来更有道理。人们阅读和重读《白鲸》时所得到的有关此人的印象,似乎比其他任何地方得到的印象(有关其生活和环境)更加真实可信、明确具体;这是一个上天赋予其无穷禀赋,却又被罪恶天才毁坏的人,结果就是有如一株龙舌兰,刚刚开出的花朵就枯萎凋谢了;一个忧郁哀伤的人,饱受自己躲之不及的本能所苦;一个意识到道德已经远离自己的人,痛感失败和贫穷的酸楚;一个内心渴望友情,却发现友情也没有价值的人。这就是我眼中的麦尔维尔,一个我们只能对之深怀同情的人。 ----《巨匠与杰作》
9、“然而我们一定不要期望能一下子看到所有的优点。只要有某种奇特到足以引起人兴趣的东西,我们就应该满意了。” ----《巨匠与杰作》
10、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除了写作,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是真正要紧的,而且为了写作,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同自己有关系的一切人。 ----《巨匠与杰作》
11、你不能向人们要求超出他们所能给予的东西。 ----《在中国屏风上》
12、她朝人们在跳舞的房间打了个手势。那边灯光给弄暗了,她从坐着的地方看过去,更像是戏里的一个场面了。“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但通过那道拱门,产生了一种错觉:我们这些演员才是真实的。这是对罗杰的回答。他们是我们的原料。我们表现出他们生活的意义。我们把他们荒唐无聊的感情拿来,转化为艺术,从而创造出美,而他们的意义正在于成为我们必须赖以完成我们艺术创造的观众。他们是我们演奏的乐器,如果没有人演奏,乐器有什么意义呢?” ----《剧院风情》
13、全知方法的次种类:作者依旧无所不知,但他的全知只集中在某一个人物身上。 ----《巨匠与杰作》
14、她的心灵曾陷在泥坑里,在他崇高的精神中洗净了自己的污泥...她极应该感谢他,她回忆起他一直爱着她的漫长岁月.他到现在已等了她二十多年.她待他可不很好,如果他得到了她,这将给他多大的幸福,而且对她也确实不会有什么损害. 她不知为什么自己长久以来一直拒绝他,或许因为他太忠实,因为他一往情深,那么卑躬屈膝,或许只因为她要让他永远保持着他心目中的理想.这实在是愚蠢的,她太自私了. ----《剧院风情》
15、东方人的这种平等观念既不同于欧洲人也有别于美洲人。在他们看来,职位和财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地位的尊卑完全是偶然的,并不妨碍人的交往。 ----《在中国屏风上》
16、朱莉娅惊奇地发现自己因不再爱他而怀着一种异样的怜悯心情。她是个好心肠的女人,知道他一旦觉察她不怎么把他放在心上,会感到那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她依旧吹捧他。她注意到,长时间来,他听她称赞他的优美的鼻子和漂亮的眼睛,总是洋洋得意。她心中暗暗有点好笑,看他到底受得了多少赞美。她竭力夸奖他。 ----《剧院风情》
17、所有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他是一个恶棍。渎职腐化,敷衍塞责,不顾是非曲直,不让任何事情对他阻挠,他是一个压榨的能手。他用极端可憎的方法获得巨大的财货。他是个欺诈、残酷、心怀报复和贿赂收买的人。中国之所以衰败到他如此真正为之悲伤的危险地步,肯定有他的一分。但是当他抓起一只天青色的小小花瓶在他手上时,他的手指似乎用一种着魔的温情扣住它,他的忧郁的双眼爱抚地瞅着它,而他的双唇微微地张开,好像要抽出一声贪欲的叹息。 ----《在中国屏风上》
18、她明白了为什么今年春天她演得那么糟糕,以致迈克尔决定停演;这是因为她演出时怀着她所表演的感情。这是不行的。你应该有过这样的感情,但你只有在已经克服了这些感情之后才能表演它们。她记起了查尔斯有一次曾对她说,诗歌来源于冷静地回忆起来的感情。她对诗歌一窍不通,但是这话对演戏来说是正确无疑的。 ----《剧院风情》
19、奇怪的是,她细察自己的内心深处,憎恨这种侮辱的可不是朱莉娅·兰伯特这个女人,她对自己无所谓;刺痛她的是对朱莉娅·兰伯特这个女演员的侮辱。她常常以为她的才能——剧评家们称之为天才,但这是个分量很重的词儿,那么就说是她的天赋吧一一二并不真在于她自己,甚至不是她的一部分,而是外界的什么东西在利用她朱莉娅这个女人来表现它自己。它似乎是降临在她身上的一种奇异而无形的个性,它通过她做出种种她自己也不知道能做出的一切。她是个普通的、有几分姿色的、半老的女人。她的天赋既无年龄又无形体。它是一种在她身上起著作用的精神,犹如提琴手在提琴上演奏一样。 ----《剧院风情》
20、文化这东西,不是一件现成的衣服伸手穿上就行,而是要吸收进体内、用来树立个性的养料,就如同食物增强发育期孩子的身体一样;它不是词藻华丽的修饰,更不是要炫耀你的学问,而是一种丰富灵魂的方式,得来实在不易。 ----《巨匠与杰作》
21、“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时刻了。我不打算跟任何人分享。” ----《剧院风情》
22、“我们卖给一个家伙山坡上的一块农场,”他回忆说,蓝眼睛一闪一闪的。“因为坡很陡,那里所有的鸡都是一只腿长一只腿短。” ----《在中国屏风上》
23、智慧说到底只能在儒家经典中发现。他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儒家学说。它圆满地回应了他精神上的需求,又使西学根本上显得空洞。我对此感兴趣是因为这证明了我的一个观点:哲学关乎个性,而不是逻辑。哲学家的信念并非依据确实的证据,而是他自己的性情;他的思维活动仅仅用来证明他直觉到的真实是有道理的。如果儒家学说牢牢地控制着中国人的思想,这是因为它解释和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而没有其它的思想体系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中国屏风上》
24、必须拿什么跟创作冲动结合起来,才能让一个作家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我觉得是个性。有的个性令人欢喜,有的个性令人不快,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凭借其性格上的特点,作家能够用一种独有的方式看问题。哪怕他看问题的方式在大众眼里既不合理也不真实,也都无所谓。 ----《巨匠与杰作》
25、景物描写不管多么具有诗意、多么富有表现力,除非很有必要,否则毫无用处——也就是说,除非它有助于作者展开故事,或者告诉读者相关人物的必要信息。 ----《巨匠与杰作》
26、“你想知道我是不是爱你。好吧,没错,我尽量爱你;也就是说,在我看来,爱情在人生中并不是第一位,而是第二位的。” ----《巨匠与杰作》
27、创造性天赋是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一种十分正常的能力,可如果在青春期之后依旧存在,那么就是一种病症了,只有在损害人类正常特征的情况下才会旺盛起来,也只有在混杂了邪恶品质的土壤中才能茁壮成长。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具有的惊人原创力,使他成为世上最卓越的小说家之一,而这种原创力的源头,不是他身上的善,而是他身上的恶。 ----《巨匠与杰作》
28、你当然会这样想的。你不知道真实和作假之间的区别。你永不停息地演着戏。对仆人们,你演戏,你对爸爸演戏,你对我演戏。在我面前,你扮演一个喜欢我、溺爱我的著名的母亲。你并不存在,你只是你所扮演的无数的角色。我常常怀疑是否真有一个你,或者是否你无非是所有你假装的其他这些人的一个媒介。有时候我看见你走进一间空屋子,就想突然把门打开,却又怕这样做,因为万一发现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呢。 ----《剧院风情》
29、不只是通过人物的彼此关系,而且通过人物与其所在的社会之间的关系。
呈现生活的千差万别,它的混乱无序和相互冲突,以及导致重要结局的那些起因有多么遥远。 ----《巨匠与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