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卖给一个家伙山坡上的一块农场,”他回忆说,蓝眼睛一闪一闪的。“因为坡很陡,那里所有的鸡都是一只腿长一只腿短。” ----《在中国屏风上》
2、朱莉娅想到自己曾经那么狂热地爱过他,不禁有点伤心。因为她的爱已经消亡,她感到生活欺骗了她。她叹了口气。 ----《剧院风情》
3、必须拿什么跟创作冲动结合起来,才能让一个作家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我觉得是个性。有的个性令人欢喜,有的个性令人不快,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凭借其性格上的特点,作家能够用一种独有的方式看问题。哪怕他看问题的方式在大众眼里既不合理也不真实,也都无所谓。 ----《巨匠与杰作》
4、景物描写不管多么具有诗意、多么富有表现力,除非很有必要,否则毫无用处——也就是说,除非它有助于作者展开故事,或者告诉读者相关人物的必要信息。 ----《巨匠与杰作》
5、要让一个幽默家把他(或她)想出来的趣事藏在自己肚子里,这可太勉为其难了。而有时候,逗乐中不带一点儿恶毒也是很难的。慈悲心肠毕竟不怎么带劲儿。简十分注意观察别人的可笑之处,包括他们的自命不凡、矫揉造作、虚情假意;值得称道的是,凡此种种,都让她觉得有趣,而不是讨厌……即使在其最尖刻的话语中,我也看不出有什么恶意;她的幽默,是建立在天资和观察的基础上的,幽默本该如此。 ----《巨匠与杰作》
6、你不能向人们要求超出他们所能给予的东西。 ----《在中国屏风上》
7、全知方法的次种类:作者依旧无所不知,但他的全知只集中在某一个人物身上。 ----《巨匠与杰作》
8、我已经一再说过,为了真正洞悉一部伟大的小说,你就必须要对写这部小说的人又一个必要的了解。我觉得就麦尔维尔来说,倒是反过来更有道理。人们阅读和重读《白鲸》时所得到的有关此人的印象,似乎比其他任何地方得到的印象(有关其生活和环境)更加真实可信、明确具体;这是一个上天赋予其无穷禀赋,却又被罪恶天才毁坏的人,结果就是有如一株龙舌兰,刚刚开出的花朵就枯萎凋谢了;一个忧郁哀伤的人,饱受自己躲之不及的本能所苦;一个意识到道德已经远离自己的人,痛感失败和贫穷的酸楚;一个内心渴望友情,却发现友情也没有价值的人。这就是我眼中的麦尔维尔,一个我们只能对之深怀同情的人。 ----《巨匠与杰作》
9、“你想知道我是不是爱你。好吧,没错,我尽量爱你;也就是说,在我看来,爱情在人生中并不是第一位,而是第二位的。” ----《巨匠与杰作》(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10、文化这东西,不是一件现成的衣服伸手穿上就行,而是要吸收进体内、用来树立个性的养料,就如同食物增强发育期孩子的身体一样;它不是词藻华丽的修饰,更不是要炫耀你的学问,而是一种丰富灵魂的方式,得来实在不易。 ----《巨匠与杰作》
11、“要对年轻人的荒诞行为并不感到不耐烦,确是困难;他们告诉我们二加二等于四,仿佛我们从来没有知道过;如果他们刚发现一只母鸡生了只蛋而大惊小怪,你却不跟着他们同样感到惊奇,他们就会大失所望。他们慷慨激昂,夸夸其谈,大多是胡说八道,可也不全是胡说八道。我们应当同情他们,我们应当尽量理解他们。我们该记得,当我们最初面对生活的时候,有多少需要忘却,有多少需要学习。要放弃一个人的理想,可不大容易,而每天每日面临的冷酷无情的现实,正是得往肚里咽的一颗颗苦果。青春期精神上的矛盾冲突是何等激烈,而要解决它们又几乎无能为力。” ----《剧院风情》
12、朱莉娅惊奇地发现自己因不再爱他而怀着一种异样的怜悯心情。她是个好心肠的女人,知道他一旦觉察她不怎么把他放在心上,会感到那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她依旧吹捧他。她注意到,长时间来,他听她称赞他的优美的鼻子和漂亮的眼睛,总是洋洋得意。她心中暗暗有点好笑,看他到底受得了多少赞美。她竭力夸奖他。 ----《剧院风情》
13、她的心灵曾陷在泥坑里,在他崇高的精神中洗净了自己的污泥...她极应该感谢他,她回忆起他一直爱着她的漫长岁月.他到现在已等了她二十多年.她待他可不很好,如果他得到了她,这将给他多大的幸福,而且对她也确实不会有什么损害. 她不知为什么自己长久以来一直拒绝他,或许因为他太忠实,因为他一往情深,那么卑躬屈膝,或许只因为她要让他永远保持着他心目中的理想.这实在是愚蠢的,她太自私了. ----《剧院风情》
14、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除了写作,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是真正要紧的,而且为了写作,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同自己有关系的一切人。 ----《巨匠与杰作》
15、不只是通过人物的彼此关系,而且通过人物与其所在的社会之间的关系。
呈现生活的千差万别,它的混乱无序和相互冲突,以及导致重要结局的那些起因有多么遥远。 ----《巨匠与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