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关于许知远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网络整理未免有纰漏,推荐句子或指正,请留言评论。
1、男人们失去了快乐,因为他们失去了悠哉游哉的心绪。他们没有时间没有闲情去写情书,去打扮自己......世界对于他们来讲,太复杂了,太快速了。他们焦虑,并迫不及待地追赶时间。 .......我们已经坐上了一辆疯狂的列车,谁也不知道如何刹车。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2、很多时刻,我们高估自己的独特性,完全忽视了人类经验的普遍性,但另一些时候,我们又缺乏智力上的自尊,不免低估自身实践的重要性。认定自己所热烈探讨的一切,那些19世纪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早已取得共识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3、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
在短短的四年中,他必须了解,在以往他所只晓得那个小小世界之外还存在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亲自领略它的乐趣,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以支撑自己去征服那片注定要穿越的知识的荒漠。只要他想获得任何高水准的生活,他就必须如此。如果他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当时流行的或限于职业发展所提供的内容,而是关注那些能够使它自身全面发展的选择,那么大学生活是令人神往醉迷的。它们是使文明开花的唯一途径。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4、如果你始终把自己看做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始终拒绝体验更深刻与广阔的情感,你当然可以这样说,无知的感动与有知的感动是有区别的,就像幼稚与单纯有区别一样。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5、他们不断地恋爱,不断地失恋,他们完全活在爱情中,或者说他们从来就不相信爱情。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6、幻想与忧伤,这两种气质在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是如此的稀罕与动人。
7、更重要的是,不管我怎样厌恶这个现状,我仍是这个现状的受益者。我担心既有的生活秩序被打破。在突然到来的无政府主义和现存的体制之间,我默默地选择了后者。它代表了我习惯的秩序与稳定。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8、一个行将崩溃的庞然大物,往往能展示最后也是最绚烂的辉煌。
9、加缪说,旅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恐惧。旅行者远离了家乡,一种模糊的恐惧感随之而来,他本能的渴望旧环境。正是在恐惧中,你变得敏感,外界的轻微的变动都令你颤抖不已,你的内心再度充满疑问,要探询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类的所有知识、情感、精神世界,不都因这追问而起?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0、我们总以为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却发现这一个个面貌不同的个体总是被那种强大的理事力量、伟大人物的光辉所左右,轻易的放弃自己的个人自由与尊严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1、旅行也是。它经常是智力与情感上懒惰的标志,因为无力洞悉熟识生活的真相与动人之美,人们沉浸于浮光掠影的新鲜感,以为看到了一个新世界,不过是在重复着旧习惯。异质的声音、颜色与思想,没能进入他们的头脑与内心,不过是庸常生活的小点缀。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2、我们身上的中庸性,妨碍了我们对于自由,对于生命的极端享受。我们驯化的教育背景,我们生命意志的软弱已经注定了,我们只能在对"在路上"的憧憬中度过青春时光。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13、我总是试图拾起别人的青春回忆来填充自己空白的心灵,但这实在太困难了。我无法找到给我青春带来鲜亮色彩的回忆。就像比我早生十年的家伙们一样,他们可以记得第一次翻阅《曼娜回忆录》时的心惊肉跳,再要么是罗大佑或崔健歌声,又或是弗洛伊德的书带来的震撼…
我无法回忆起什么,无论是美国60年代还是中国80年代,我幻想活在另一代人的记忆里,因为那是我的理想青春。
我无法知晓,若干年后,是否会有人记载我们这个年纪的故事,那会有趣吗?或许人的记忆永远只能活在一种假象的状态里,我所期盼的那些年代永远不会比我幻想的更美好,因为没有令人不失望的现实。
…
于是,我终于知道,我至少拥有了青春中一个关键的情感——迷惘。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14、愤怒可能充满快感,却代价不菲,它容易遮蔽你的感受力,令你陷入姿态的窠臼,进而滋生出狂妄。 ----《时代的稻草人》
15、幸福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力量,它让你如此地专注你的兴趣,它可能是爱情,可能是理想,甚至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玩具...在我们年轻的身体中,充满了各种知识与技能,却惟独没有了灵魂。所以,我们的身体虽然丰满,却没有脊梁来支撑。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16、在过去多的一个世纪,这种“个人精神”从未真正觉醒,它总是屈服于人际的网络、群体的压力、社会的标准、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危难……“个人精神”的失败经常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可能是一种全然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压制自我,也可能是一种高度的自私,除去现实利益,什么也不关心。前者放弃了个人判断,把选择的困境、道德和智力上的风险交给了集体意志,后者则选择把自我中的一部分关闭起来,拒绝和世界发生真实的关系,更恐惧这种关系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恐惧独自面对世界,必须隐藏在某种面具之下。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怎么可能真正理解我们生活世界?或许,当我最终能建立起这种“个人精神”时,我的第二股风也就悄然地吹来了。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7、人们不倾听内心的渴望,回避孤独与焦虑,身在通行的规则背后,但人们也终究会发现,这种生活其实不值得一过。你越回避自己的内心,越茫然无措。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18、现代世界的悲剧,常与个性的集体消失有关。因为欠缺内在的自我,人们倾向于服从,他们可能被意识形态、魅力人物所操纵,也可能变成光鲜的广告语的俘虏。他们还特别着迷于数量,因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是最安全的选择。 ----《时代的稻草人》
19、作为一个边缘人,对于进入中心的渴望,他的焦虑,都会塑造他的敏锐性。
20、在富裕的中国,你可以买到一切,却买不到最新的书,你有数不清的电视屏道与报纸杂志,却不能在上面讨论任何严肃的话题,所有的欲望都被鼓励,除了探求人生的意义,社会的目的等话题。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21、而真正让我忧虑的是事情已持续至今,但所有的媒体却开始用统一口径说话,而且所有的私人记忆都变得一样,所有的悲痛情感都被引向国家真伟大,所有的悼念词上活动都可能变成被形式化的集体行为,所有对灾难更广阔更深入的探讨都缺席,只有一种单一的悲痛,这样复杂的人群复杂的社会面对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是所有人却是万众一心,这些倾向于孕含着我们时代另一场严重的危机,我们情感理智的双重匮乏。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22、我们的平庸,似乎也正是我们从来不敢赤裸裸地面对自己,对于我们的内心世界缺乏持久的关怀和信任。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23、世界不是由复杂的概念和事实构成,而只是人内心真实与直接的体验。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24、在现代社会,一个男人为了获得与某个女人的快乐,他可能要煞费苦心地安排一次旅行,要通过豪华的游艇与精心的旅行路线来达到目的。一项原本单纯的快乐,变得困难重重,其中充满了不合人性的制度化。而对于一个原始人来讲,可能处处可见的草堆就是快乐的天堂。对于没有打开视线的原始人来讲,世界是狭小却清晰可见的,任何一点事物都可能占取他们全部的内世界,並带来了充满其间的乐趣。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