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周郎顾,孙郎竟云何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华,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瀑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
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
此阿毗达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愣严经》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
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
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
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
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
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秋胡行 其一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
负揜被裘,似非恒人。
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
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沈吟不决,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曹操
●云何持戒能生智慧? 持戒之人,观此戒相从何而有,知从众罪而生;若无众罪,则亦无戒。戒相如是,从因缘有,何故生着?譬如莲华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淨;以是悟心,不令生着,是为持戒生般若波罗蜜。
●“大慧!身及资生器世间等,一切皆唯分别所现。大慧!应知兔角离于有无,诸法悉然,勿生分别。云何兔角离于有无?互因待故。分析牛角乃至微尘,求其体相终不可得。圣智所行远离彼见,是故于此不应分别”。 ----大藏经《大乘入愣伽经》
●九歌曾踏瑞阳雪,天宫幽筌挽苍莹。离骚不尽千羽浪,怒海潜沙坠残星。招魂出帷罗青幔,蛇沼暗笛落坤茗,天问九霄云何处?鼓楼深处有英灵。 ----《瓶邪》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
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舍。因是四心能令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菩萨系心亲近。云何菩萨信顺一实。菩萨了知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谓大乘也。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之为三。是故菩萨信顺不逆。云何菩萨心善解脱。贪恚痴心永断灭故。是名菩萨心善解脱。云何菩萨慧善解脱。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知无障碍。是名菩萨慧善解脱。因慧解脱昔所不闻而今得闻。昔所不见而今得见。昔所不到而今得到。若心无贪名解脱者。 ----释迦牟尼佛《大槃涅槃经》
●云何吁矣,嗟我怀矣;云何恤矣,嗟我服矣;彳亍周行,云舞高岗;缓缓中谷,其心玄黄;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永怀永伤,劳心怛怛;之子懆懆,其也忉忉。嗟我思矣,云何忡矣;嗟我往矣,云何忧矣。
●-泪雨-
你说话太复杂一些,
我听不懂话语里的利益。
我说话太简单一些,
你听不懂拥抱里的依恋。
乌云何时淹没了彼此笑脸,
雷声何时变成了争吵背景。
一声耳光响亮,
在我的挣扎里劈出一道闪电。
我是个拙劣的情感演员,
演得出体面的温柔喜悦,
演不出尴尬的疼痛离别。
才明白结局就像一场雨,
如想停却停不住的雨滴。
才了解厌倦就像一场戏,
越是掩饰观众越觉厌倦。
爱情是落下天空的义无反顾,
沉默是碰撞大地的粉身碎骨。
亿万滴雨从天空的脸庞落下,
哭不出脸颊那滴眼泪的心碎。
亿万滴雨在凡尘间逆流成河,
洗不尽咫尺却隔千里的隔阂。
当我在这雨幕中泪如雨下,
只有路人在笑我演技浮夸。
●无眼界者、是眼所见之处、为眼界。界者、所见处所。如在室中、则见室内、而不能观于、室外者、以室为界也。犹如观彼之名爵而生欲望心、观彼之财宝、而生见取心、如男观女、女观男、生恋爱心、如夫观妻、妻观夫、与观子女、而生种种分别之心、皆名为、眼界不无也。眼界、不无者、生死不可了也。集句。无眼界、而不是、眼不见者、是见而不深也、其意云何、所谓、有大德言。戏台底下好参禅。余再联一句。舞厅里面证法身。这两句、未悟证者、弗可能也。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倘能、无眼界者、即证。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滟滟湖山,暖日徐风影下寒。古道车停人款款,合欢,江水连绵挂短帆。
落落凭栏,远上茫茫近也繁。归去泛云何漫漫,离欢,孤影阳斜宿客船。 ----习乙《南乡子·阅江》
●晴空万里无云,慕云何处寻。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
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
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
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
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讲唯识道光座主问曰:禅师用何心修道?
师曰: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曰:既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云何每日聚众劝人学禅修道?
师曰:老僧尚无卓锥之地,什么处聚众来?
老僧无舌,何曾劝人来?
曰:禅师对面妄语。
师曰:老僧尚无舌劝人,焉解妄语?
曰:某甲知不会禅师语论也。
师曰:老僧自亦不会。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
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
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
飘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其三》
●“大慧!妄法现时无量差别,然非无常。何以故?离有无故。云何离有无?一切愚夫种种解故。如恒河水有见不见:饿鬼不见,不可言有;余所见故,不可言无。圣于妄法离颠倒见。大慧!妄法是常,相不异故;非诸妄法有差别相,以分别故而有别异;是故妄法其体是常。大慧!云何而得妄法真实?谓诸圣者于妄法中不起颠倒非颠倒觉。若于妄法有少分想,则非圣智;有少想者,当知则是愚夫戏论,非圣言说”。 ----大藏经《大乘入愣伽经》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
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予名兮蓝鲸,
化岛兮孤零。
身巨鱼虾随,
背阔飞鸟停。
恋景奇而异,
若游伊甸庭。
海阔平且静,
故事几人听?
吾爱归何处?
地中海心晴。
西伯利亚雪,
徜徉万丈鹰。
腹沿漂藻荇,
恋君自多情。
一旦衫褐陋,
耳畔歌尤萦。
柔若水中浪,
伴我泛波轻。
背脊荒丘是,
君反笑靥迎。
珍若捧宇宙,
挥手煦日兴。
轻问鸥鸟往,
四海共历经。
嗟吾胸前暖,
君无知心膺。
倚看银河幕,
静眸漫辰星。
予名兮蓝鲸,
化岛兮孤零。
身巨鱼虾随,
背阔飞鸟停。
吾性自薄凉,
心动亦缘卿。
素云何飘远,
辗转各自行。 ----孤陋书生_《化身孤岛的鲸》
●我的回忆可以探望过去,流淌的水一样经历了香芳的花,岿然不动的山,还有很多我的沧桑,记忆是我真正想到的知道,我目光凝视远方,明朗的天空,飘荡云,我无法理解,无法知道云一样的人,云一样的选择,云何时行动的是什么游?我爱的云朵,阳光普照着她美丽,我想象她的飘逸,想象她的唱歌,我想象的留下,可是美留意我的短暂,我的渴望留下,终究告诉我,不能拥有,不会逗留,勉强的她们,都会闪开,远离云一样在蓝色里去。 ----王瑞龙《拥有之忧》
●”大慧!云何入三昧乐意成身?谓三四五地入于三昧,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 ----大藏经《大乘入愣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