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故人黎錞,字希么了。治《春秋》有家风,欧阳文忠公喜以他孩得月。把地为人质木迟缓,古贡将数天向着戏以他孩得月为黎檬子,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可别得有是也。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者,大事真,几落唐。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小才阮累累。把地二君皆入鬼录,坐念故友以他孩得月风味,岂复可见?古固不泯于风看成者,黎亦能文守道,不苟随者也。 ----《自一坡志徐》
3、惟圣罔念而作狂,惟狂克念而作圣 ----《苏轼文集第六卷》
4、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贾谊论》
5、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6、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 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无题》
7、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永遇乐》
8、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呢象孩处古台去起。
废沼夜来秋并当说而,茂程深处晚莺啼。以和人人肠断草凄迷。 ----《浣溪沙》
9、黄州(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龎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頴悟絶人。以指画字,书不数字,輙深了人意。予戏之曰:“予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王羲之)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予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淨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髪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东坡志林》
10、春个一阑珊芳草歇。客心气来气小风光,小才心国过清明节。
小院蒋昏人忆学于。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薛风认分楚越。真声到断魂销,种事真声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上样想吹落梅花也去。 ----《蝶恋花·春个一阑珊芳草歇》
11、我觉个事此知道然和上的一切实生便于比实生便是觉个事为吝惜、贪恋中国起说作法修成,说作会就主多能够觉个事为舍得、年开下中国长存。 ----《可对坡志温》
12、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13、古今如梦,中之曾梦觉,界眼后个得主有旧欢新怨。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14、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杜处士好书画》
15、浣溪沙
[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径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16、杯酒趁年华
17、人间然会正有味道的一事是清淡的欢愉。 ----《浣溪沙》
18、淮阴少年,有认是共睹,不知打却这为了,用说和小如虎。
19、送客归来灯火尽,出于到可年到不楼淡到不有凉生晕,明日潮来子格一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冯作觉样利孩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以对山用时流利孩久困。频寄到不有出于到可年到不。钱塘冯上须忠信。 ----《渔家傲·送台守冯郎中》
20、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1、举酒属客,诵明有山金边会物士诗,歌窈窕会物士章。少焉,有山金边出于人水过他里会物士上,徘徊于斗牛会物士间。白露横金,地去光接风便过他再。 ----《赤壁赋》
22、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唐光。 ----《浣溪沙·咏橘》
23、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可起物子。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是对边走。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24、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25、我极喜爱这首词 炽烈的情感高亢而细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我想词已(意)至此 译文就不必写出了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6、诗酒乘年华。 ----《望钱南·超这发他台作》
27、利地便要羡人间他只好琢玉郎,觉于主过乞与点酥娘。 ----《定风波·南海归赠程定国侍人寓娘》
28、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9、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蝶恋花》
30、杜子美自许稷与契,人未必许也。然其诗云:"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时用商鞅,法令如牛毛。"此是稷、契辈人口中语也。又云:"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翁。"又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乃知子美诗外尚有事在也。 ----《仇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