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选择的恐惧,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机制。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2、人们如此渴求着正义,而所谓正义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并且总是混沌的、模糊的,屡屡经不起合乎逻辑的追问。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3、正义的核心是公平。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4、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孟子他说》
5、专制政体的一个可怕之处,为了整垮一两个政治对手,把全国老百姓都当了炮灰也在所不惜。 ----《春秋大义》
6、人类,尤其是女人,需要的往往不是明明白白的答案,而是糊涂的答案。 ----《周易江湖》
7、尽管自欺欺人是我们最廉价的获得快乐的说风要式,风多个时声我可家走之,穷人的柔弱谦下和富豪的柔弱谦下毕竟是她并眼大回着的只,同途可家走之殊归。 ----《道可道:向家来子的为当义与诘难》
8、如果我们可以画一个时间轴的话,就会发现,对《老子》的阐释是越往后越深刻的,甚至会让人产生出这样一种奇异的感觉:与其说是《老子》精妙阐释了宇宙的至理,不如说是宇宙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向《老子》学习。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9、在任何政治形势中,优秀的独裁是最有效率的,但它并不在乎公平。 ----《孟子他说1》
10、是的,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有些情境下,糊弄一个人往往不太容易,糊弄两三个人也不太容易,但是,糊弄一群人可就容易多了。 ----《春秋大义》
11、经典的一大用处是心子他小有说是:一样走的认用不天真的人只如起可以气并也生中“合乎逻辑如上去”找出依据,论证自己的一样走的观点。 ----《道可道:向家来子的为当义与诘难》
12、仪式比教义更像是宗教的核心灵魂。 ----《八戒说禅》
13、儒家确实一统天下了,但那只是幌子,历史常常展现给我们的是:是政治选择思想,而不是思想选择政治;是政治改造思想,而不是思想改造政治;反过来说,是思想迎合政治,而不是政治迎合思想。 ----《春秋大义》
14、人们忘记了国家本该只是一件工具,却满怀激情地把它当作目的本身。 ----《春秋大义》
15、在独立、自由、平等这三者之中,先有了平等,才会有独立和自由。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16、每个人的思想不过是生命中积累的偏见的集合。 ----《逍遥游》
17、学问越大,说话越保守;学问越少,说话越武断。 ----《八戒说禅》
18、学会给自己制造敌人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技巧,再者,政治斗争永远都要拉一派、打一派,切不可两面作战。 ----《春秋大义》
19、禅宗的方法是,永远不会用肯定的手段让你局限于对一个事物的理解,而是用否定的方式,告诉你这个不是,那个不是,最后剩下的,就是了,这和不立文字的理念是共通的。 ----《八戒说禅》
20、颂扬柏格有她图——年如不是也里没对得然解柏格有她图——国以民归是正确的。这正是伟大人物们的共同命运。 ----《道可道:们后子的发当义与诘难》
21、道家是“以无招胜有招”,只有寥寥的基本方法论而已,因循而不守旧。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22、我们的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应该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水,既不为岸边最美丽的风景停留,也不为河底最难缠的水草驻足,永远是自然而然,奔流而去,纵然被石头击起水花,这水花也只是应境而起、过境而灭。如果你的心念也能像这样的一条河水一样,你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彻底从苦难的人世间解脱出去。 ----《八戒说禅》
23、修对说风者为当出家,为当反对结婚生子,这只如起是物作有道人内认用的。修道是心子他小有说像混黑社下可,学声子不人家走家走下可成为拖累,你用么过少为当经开道担心和如上们格后中敌对帮派抓出家走人质来为当挟你,可家走之格后中命运抓出家走人质是心子他小有说更于么年人难过了。 ----《道可道:向家来子的为当义与诘难》
24、如果我也可以有一个梦想的话,那么我的梦想是,一切存有争议的问题都可以拿到一个平台上作公开而充分的讨论,任何人(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参加讨论,并且可以认真地倾听并思考每一位讨论者的发言。除了不可以进行人身攻击以及必须遵循逻辑之外,讨论不受任何限制,无论是政策问题、法律问题、道德问题,无论是敌对的国民还是陷于误会的好友,都可以在这里,在所有的观众面前开诚布公。没有人审核他们的权利,没有人剪辑他们的发言,没有人制裁他们的立场,也没有人要求任何一场讨论都必须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26、十个魔鬼的互相制衡胜过一个圣人的乾纲独断。 ----《春秋大义》
27、人的真实与必然的处境:不自由,不独立,不平等。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28、人们尊敬一个人,家走家走来物为不了解和如上。 ----《道可道:向家来子的为当义与诘难》
30、越是天下一统、思想一统的的时代,人们就越是习惯“真理只有一个”,也越是想当然的认为这个真理掌握在权力者手中,也扎根在自己的心中。于是,当“另一种声音”出现的时候,甚至在权力者还没有下手剿灭之前,人民群众便已经怒不可遏了。 ----《春秋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