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进步?佛言: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1)观身不淨;(2)观食不淨;(3)不乐世间;(4)常念死想;(5)起无常想;(6)无常苦想;(7)苦无我想;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2、野鹤排云容或上,铁梅冲雪略无忧。
随波逐浪终非计,闲看清溪碧水流。
3、安福寺04安福利生--: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水时,一个用黄金杯,一个用陶土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生活亦如此,快乐源于知足,烦恼生自欲望。活得是否快乐幸福,取决于心态,而不是虚荣和不必要的占有。
4、安福寺04安福利生--:1、《镜子里的表情》:每个人都有一个福袋,你往里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每个人都有一面镜子,你对它做什么表情,它就会回报你什么表情。看人如看己,责人先问心。他人是己心的一个表情,世界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2、继续努力吧!人生只有路亭暂时歇一下,没有停止的脚步。
5、安福寺04安福利生--:《等待》:等待是生命的主旋律,出生前等待走向新世界,出生后等待上学,等待下课,等待假期,等待毕业,等待工作,等待工资,等待成家,等待生子,等待事业,等待出行,等待回家,等待就诊,孩儿等待父母回家,父母等待孩子探望,殡仪馆窗口等待骨灰……一直在等待,但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只有死亡再生!
6、安福寺04安福利生--:抱着欢喜心去看每一件事。有些事,或许第一感觉会让你皱眉,但换个思路你就会发现惊喜。把一切你认为的糟糕事当成好事来看,就会变成好事。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的事有很多,只要抱一颗欢喜心就有所收获。不要轻易去埋怨,不要让埋怨形成习惯,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你就能处处收获惊喜。
7、安福寺04安福利生--:《没事没事》:没事不要找事,心本无事,无事是贵人!有事不要怕事,心本无惧,无惧才有勇!有没有事都要随缘做事,随缘就能自在,自在做事长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要惹事,惹事烦恼生,没事也会被整出有事!
8、安福寺04安福利生--:《为何禅修?》:禅修就是寻找真正的自我和被自己遗失的世界!自我就是内观生命的本质,世界就是发现外在美好的风景!本质无杂无染,纯净天然,不假造作,恢复本来面目;风景生机蓬勃,厚德载物,进退有序,顿展净土庄严!
10、安福寺04安福利生--:在佛前,人们习惯于求福,却不知: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若不断除恶念、恶行,再多祈求也无多益。想要得福,就要先种福因。想要离祸,就得断诸恶。一切苦乐福祸,自种自得,不种不得,都取决于你自己。求佛,不如明佛理,如佛行,大慈悲、大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福乐之因.
11、戒律不是束缚我们的行为,而是解脱我们因错误的行为而引发的痛苦。如果你认为戒律是用来束缚我们的,那你可能会感觉要受持这些戒律是非常痛苦的。有些人拼命地去守这些规矩,但是不懂得规矩是让他解脱,而不是让他痛苦的这个道理。
12、理上一旦悟道,身心轻松自在,只是功夫不够,所以做功夫就绵绵密密。绵,就是绵长,不间断。不是克期取证,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知道这是长远的大计,直到成佛永无疑,不怀疑,叫绵密,这叫精进心。一个念头都不能放过,时时刻刻,如鸡抱卵,这样才能够把能所一切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人我执、法我执,种种执着,在自性的天空中,消融空尽。
13、安福寺04安福利生--:柔和的声音,令人心生欢喜;正义的声音,使人荡气回肠;慈悲的声音,让人终生难忘;赞美的声音,给人如沐春风。 一忍,可以挡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勤,可以成百业;一心,可以做百事;一善,可以利百人;一念,可以超百劫。
14、安福寺04安福利生--:《没有别的》:痛苦时没有别的,只有贪嗔痴三毒侵扰;快乐时没有别的,只有感恩奉献忏悔滋润。生活动力没有别的,只有爱欲的力量和慈悲的愿力;死亡路上没有别的,只有行为的惯性和情绪的业力。凡夫没有别的,只有自我和我的一切;圣人没有别的。只有无我的解脱和同体大悲。除了心性,没有别的!--达照法师。
15、安福寺04安福利生--:修行人也会遇到疾病、灾祸或不如意的境界,这些都是因缘和合的果报。修行,是要修正我们的心、修正我们的行,是从自己内心开始改变,让它越来越清净、智慧、慈悲,从而让自己的果报越来越清净圆满。学佛不等于“变身”,立刻就无病无灾、诸事顺遂,这是误解佛法,不明白什么是修行。
16、安福寺04安福利生--:《无条件的快乐》:心里特别容易纠结的人,做事情也容易打折扣受障碍;心里顺畅看得开放得下的人,洒脱自在无拘无束,做事情也容易顺利成功。所以,不管外界多么糟糕,内心也要舒展而没有皱褶,处于无条件的快乐中,才是修行人的真本色啊!
17、安福寺04安福利生--:当一颗树不再炫耀自己叶繁枝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它才真正的拥有深度。当一颗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高度。树的生长需要深度和高度,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深度和高度!当一个人不再是炫耀,而是照耀的时候,他的生命将变得真正的富有。
18、安福寺04安福利生--:我们一定要相信因果观念。因和果中间的缘是我们最需要去努力改变的地方。依照这种因果观念来看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知道,“命”是靠自己去“运”的——命是一辆车,车不会自己跑,要靠我们去运作这辆车。这辆车到底要行驶在哪条路上,由我们自己决定。
19、安福寺04安福利生--:让心安住于稳定的状态,只有安定的心才能产生智慧。
20、做每件事都要从动机,效率,影响三个方面来考量是不是好事。动机是对自己最重要,影响是对他人最重要,效率是对事情的本身最重要。最重要的也影响最大。
21、安福寺04安福利生--:《愣严经》里讲,烦恼都是客人,叫客尘烦恼。你喜欢把这个“烦恼客尘”在你家里多留几天,烦恼的时间就长几天;你要不留它,它自己就走了。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你愿意留它,它才会在你家里,你不愿意留它,它就马上离开。
22、安福寺04安福利生--:《佛教》:佛在心中,处事以清心为要;教在言中,涉世以慎言为先。心要平直,无相无为;言要柔软,有声有色。学佛必先净化心念,心念净极则无思无虑,无忧无畏;习教首要精通言辞,言辞通透则有情有义,有说有笑。心口相应,表里如一,不可思议,乃为佛教。
23、安福寺04安福利生--:生命很宝贵,在宝贵的生命里却有很多痛苦,而这些痛苦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需要倍加积极、努力地去改善生命。
24、安福寺04安福利生--:《美的呼唤》: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每一个事物的存在也都透露出或者隐含着一份美好,并且继续着美的路线发展下去。我们的生命也是一个美好的东西,表现出来的和尚未表现的都可以更加美好,生命的意义就是时刻都在呼唤着我们更加美好!
25、安福寺04安福利生--:幸福不是大悲大喜,不需要轰轰烈烈,是自己心灵的感受。当我们放开了成见和狭隘,在内心的宁静中去对待人和事,会发现谁的祝福都温暖,谁的问候都温馨,谁的握手都真挚,谁的微笑都充满善意。人生其实不苦,心纠结才苦;道路其实都在,不必计较平坦不平坦。是路,都好;走在路上,就好。
26、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但是,痛苦和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多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一定让自己微笑如花,只有具备了淡然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困难和不幸才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的阶梯。
27、安福寺04安福利生--:平常的生活中,需要我们摆正一些心理状态,在人世间走过,不是渲染苦难的活灵活现,而是面对烦恼痛苦的时候,能及时的放下,能够真正的尊重生活,就是去好好的生活,烦恼如浮云,空来还空往,放下纠结的时候,也就是幸福开始的地方。
28、安福寺04安福利生-::岁月给予你的任何磨难都是为了成就一个与众不同的你。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太多,才让自己如此难受。真正的人生,是内心郁郁葱葱蓬勃灵动地对生活的热爱,真正的幸福,是内心坦坦荡荡从从容容的宁静祥和。那些高低起伏,那些曲折坎坷,只是为了引领我们去看一处更高远更瑰丽的风景。
29、安福寺04安福利生--:《发心最重要》: 发心是修行的方向,心正了前途就是无量光明,心不正就会坎坷不平。心净了遇到坎坷也会当做坦途来感受,心不净遇到好事都会腐蚀了自己。
30、安福寺04安福利生--: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的智慧不够;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的慈悲不够。有慈悲的人,没有看不起的人;具有智慧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烦恼皆来自于自以为是,困惑皆来自于我知我见。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各自因缘的不同,才有不同的显相。看不惯,想不通,说明我们内心还存在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