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埃里克的名人名言
日期:2018-11-10 01:23: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埃里克的名人名言

  ●“别拦他。”我们听见威尔说。
布莱克本小姐听后浑身一颤,仿佛要争辩。埃里克指着一堆堆废土,我们听见:“别跑了。”然后又听见:“别拦着他。”
三个大人,还有我们,也包括学生志愿者大巴司机——他已将轮椅卸下,但还没把病人抱上去——我们一起看着丹尼尔,在一堆乱石周围疯狂绕圈。
“我是逆时针跑的。”他过后说,“我以为跑得够快便能逆转时间。”
一圈一圈又一圈,丹尼尔努力越跑越快,那一刻,他或许是世上不听话孩子里,最忧伤、最落魄的一个。 ----艾玛·亨德森《我从未爱过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困苦程度勉强可忍受的肘
候; 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
候。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想要培养人们随时准备战斗和赴死的心态诀窍在于把个人从他的血肉之我(flesh-and-blood self)分离出来。有几个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把他彻底同化到一个紧密的团体。 赋予他一个假想的自我。 灌输他一种贬抑“现在”的态度。 在他与真实世界之间架设一道帷幕。 通过诱发激情,阻止个人与其自我建立稳定平衡。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当我们把一个群众运动成就归功于它的信仰主义宣传领导冷酷无情时,我的触及的只是它们赖以促成团结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除非我们能认识到它们孜孜以求的,是培养和巩固团结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否则就难以了解群众运动本质。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模仿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快捷方式。当我们没有意向能力或时间去独自解决问题时,就会模仿别人。忙人比闲人更易于去模仿。换言之,匆匆忙忙的生活更易制造齐性。因此,如果处心积虑要把一群个人融合为一个紧密的团体,不断制造些行动让他们投入,看来是个相当有效的方法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通过在追随者心中点燃和煽起凶猛激情,群众运动可以防止其追随者回复内在的均衡。它们也会用直接的办法延长信徒与自我疏离的时间。它们不但会把独立自主的宝活说成是空虚无聊,还会说成是堕落和罪恶。一个单独生存的人是无依无靠可怜兮兮罪孽深重生物。他只有一个得救的机会:弃绝自我,在一个神圣组织(教会国家政党)的怀抱里过新生活。反过来这种对自我的诋毁又可使激情保持在白热状态。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极不切实际梦想即使没有实际权力后盾一样可以让人产生最大无畏的胆气。这是因为,怀有大希望者的力量可以有最荒谬来源:一个口号一句话或一枚徽章。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群众运动给自己设定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乃是其对抗“现在”的策略。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团结性和自我牺牲精神这回事本身就足以诱发仇恨一一哪怕当初它们是以最高尚手段培养出来的。即使一群人的结合是为了鼓吹宗教宽容与世界和平之类的崇高目标,一样会对意见相左的人极不宽容。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要不是这样,你又怎么解释几百万犹太人被带进集中营煤气室,明知此去绝无生路,还不反抗呢?希特勒最可怕能耐之一, 就是知道怎样抽干敌人(至少是欧洲大陆上的敌人)的希望。他狂热相信自己建立的是一个至少可以维持千年的新秩序,这种信念同时感染到他的信徒与敌人。它让前者觉得,他们为第三帝国而战,就是站在永恒的-边;它让后者觉得,对抗希特勒的新秩序不啻挑战历史的巨轮。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并乐于看到它照原样保持下去,但失意者却会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 ----埃里克·霍弗

  ●那些最大声呼吁自由的人,往往是最不乐于住在自由社会里的人。"失意者"因为受到自己的短处压迫,会把他们的失败归咎于现有的种种限制。实际上,他们最深的渴望终结人人皆有自由"的现象。他们想要取消自由竞争,取消自由社会里人人都要经历的无情考验。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为了成为-个紧密团体的一分子,个人得抛弃许多东西。他必须放弃隐私,不能有个人意见,也往往不能有个人财物。因之,每一种促成囱结的工具也是促进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反之亦然。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勒南指出,自有世界以来,从未有过慈悲的国家。我们大概可以补充说,自有世界以来,从未有过慈悲的宗教或慈悲的革命党。与无私所孕育的僧恨和残忍相比,由自私所催生的冷酷恶毒显得很没有看头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炽烈恨意可以给空虚的生活带来意义和目的。因此, 一个漫无目标的人要是想为生活找到新意义,办法除了献身于一种神圣大业以外,还可以精养狂热的悲愤。群众运动在这两方面都提供了无穷机会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一个领袖神秘的能力之一,与其说是能掌握群众,不如说是能控制甚至魅惑一小群能干之士。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较有代表性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0-1岁,信任不信任,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如果父母照料者给予婴儿适当的、稳定的与不间断的关切照顾,哺育与抚摸,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时安全可信赖的地方。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那些一般事情都做不好的人喜欢去做不可能的事。那是他们掩饰自己元能的手段。因为要是我们从事可能之事而失败,失败之责就得完全由自己承担.但如果从事不可能之事而失败,我们就可以把责任归于事情的困难。从事不可能之事比从事可能之事少一点丢脸危险。因此,愈做矫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胆大妄为。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为最起码生活操劳的人,不会有时间心情去悲愤或造梦。中国民众不易造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得花大力气才赚地到一点点维生之资。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人们会感到厌烦,主要是他们的自我让他们厌烦。意识到自己生活贫乏和元意义是人们厌烦感的主要来源。反之,没有孤立感的个人一一如一个部落、教会或政党的成员-一不容易烦闷所感染。只有从事创作或得为三餐糊口的人才不会有烦闷感。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因为深谙自己的瑕疵缺点,失意者对别人的歹意与恶念总是特别眼尖。 ----埃里克·霍弗

  ●The opposite of the religious fanatic is not the fanatical atheist but the gentle cynic who cares not whether there is a God or not. The atheist is a religious person. He believes in atheism as though it were a new religion.
宗教狂热者的对立面不是狂热的无神论者,而是温和愤世嫉俗者,他们对上帝存不存在并不在意。无神论者是一种宗教人格。他把无神论当成一种新宗教来膜拜。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没有对 「未来」 的希望,自我牺牲和相互扶持的精神就不可能养成。如果「今天」是我们仅有的全部,我们就会拼死命多抓住一些「今天」。我们会像是漂浮在一个虚无的海洋里,任何一小片船骸都会被我们当成生命之树一样,死抱住不放。反之,如果一切美好事物都是在前头,尚未来到,我们就会愿意把自己的所有与别人分享眼睛放在我们手中已有的东西前面。唐纳移民团(Donner party)成员怀有希望时的互助和失去希望后的互相猜忌,反映同舟共济精神亟需要有希望作为后盾。希望一丧失,人群就会分裂,每个人都拼命去照顾自己的利益。如果只有共同苦难而没有共同希望的话,既不能产生团结,也不能患难与共。希伯来人在埃及受奴役时,生活固然万分困苦,彼此却整天争吵不休,后来,摩西靠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困苦并不会自动产生不满,不满的程度也不必然与困苦的程度成正比。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是困苦程度勉强可以忍受的时候,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The only way to win is to learn faster than anyone else.
赢的唯一方法是比别人学的快。 ----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

  ●哪怕是在合理悲愤的情况下,我们的恨意主要仍然不是来自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而是来自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能懦弱-一换言之是源于自卑。当我们自感比伤害我们的人优越,我们更可能的反应是鄙夷他们,甚至是可怜他们,而不是恨他们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西方殖民国家把个人自由和个人独立这两件礼物带给了土著。他们企图教导他们自立自足,但实际造成的只是个人孤立。那无异于把一个不成熟和准备不足的个人从群体中扯离,把他委之于神学家在米亚科夫( Khomiakov) 所说的"在自己无能之下的自由" ( the freedom of his own impotence)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说人会愿意为了一枚纪念章、一面旗帜、一句话或一个神话而赴死,不全是无稽之言。相反的,人会为最值得拥有的东西而牺牲,才是最罕有的事情。因为.M -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中最真实的,莫过于他的生命,没有了这生命, 他就不能拥有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所以,自我牺牲的动力不可能是出于任何具体利益的考虑。哪怕我们是因为不想被杀而冒死亡之险奋起战斗,战斗的冲动仍然不尽然是出于自利,而更多是出于一些不具体的东西,如传统荣誉或希望一一又特别是希望。要是没有希望,人遇到危险,不是会拔腿就跑,就是会不反抗,任由自己被杀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一个能干领袖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为他的追随者制造一种幻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从事什么了不得大事,是在进行某种肃穆轻松表演,从而忘了生死问题的严重性。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刚脱离部队的人是群众运动理想的招募对象,而在所有当代群众运动的最早期依附者之中,都可以找得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感到孤单,在"人人皆有自由"的平民生活中茫然若失。独立自主生活所包含的责任感不确定性压得他们透不过气。他们渴望确定性,渴望同志情谊,渴望可以不用负个人责任。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埃里克的名人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