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埃里克·霍弗经典句子
日期:2018-02-19 作者:埃里克·霍弗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埃里克·霍弗经典句子

  1、碰到苦难和死亡的威胁,个人是无法依赖自己勇气的。他仅有的力量来源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他隶属某个伟大的、光荣的、不可摧毁的集体。这种信仰主要来自认同;通过认同,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种永恒之物的一部分。 ----《狂热分子

  2、进步的观念会把“明天”放大,这样,那些看不见自己前景的人的失意感就会更加深刻。……事业之所以会带来绝望感,不但是失业者有贫穷之忧,更是由于他们突然发现人生一片虚空。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 ----《狂热分子》

  3、西方殖民国家把个人自由和个人独立这两件礼物带给了土著。他们企图教导他们自立自足,但实际造成的只是个人孤立。那无异于把一个不成熟准备不足的个人从群体中扯离,把他委之于神学家在米亚科夫( Khomiakov) 所说的"在自己无能之下的自由" ( the freedom of his own impotence) ----《狂热分子》

  4、希望可以让人不顾一切行动,也可以训练和培养人的耐
性。差别就在于它是-个短程的希望还是远程的希垫。 ----《狂热分子》

  5、哪怕是在合理悲愤的情况下,我们的恨意主要仍然不是来自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而是来自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和懦弱-一换言之是源于自卑。当我们自感比伤害我们的人优越,我们更可能反应是鄙夷他们,甚至是可怜他们,而不是恨他们 ----《狂热分子》

  6、一个有能力根据自己经验和观察作判断的人,通常不会有殉道的念头。因为自我牺牲乃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它不可能是经过探索和深思的结果。所以,所有群众运动莫不喝力在信徒与其实世界之间拉上一道帷幕。它们声称终极绝对真理业已包含在它们的教义里,除去这些教义,别无真理可言。 ----《狂热分子》

  7、因为深谙自己的瑕疵与缺点,失意者对别人的歹意与恶念总是特别眼尖。一个有自卑感的人特别容易看出别人的短处。如果别人身上有我们自己竭力隐藏的那种瑕疵,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去加以揭发。所以,当一群失意者因一个群众运动,结合在一起时,总是会弥漫出强烈的猜疑气氛。值得惊异的是这种同侪间病态的互不信任不但不会带来分裂,反而会带来强固性。这是因为知道自己被持续监视,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热烈遵守行为与思想守则, 以避免受到猜疑。因之,互相猜疑对维持严格正统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热烈的信仰。 ----《狂热分子》

  8、新兴的群众运动把血缘和朋友关系视为一种会减损群体向心力的东西……相互猜疑可以带来相互恐惧,而这种相互恐惧会像一个铁环套那样把大家紧紧套在一起。 ----《狂热分子》

  9、“荣耀”基本上是一个舞台观念。如果不是清清楚楚晓得有观众在看,演员就不会卖力追求荣耀。我们会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是因为知道我们的英烈事迹会为同时代人或后代所记取。我们愿意牺牲真实短暂的小我,换取想象中的永恒的大我。 ----《狂热分子》

  10、信仰的力量不表现在能支使人移山,而在于能让人看不到有山要移。 ----《狂热分子》

  11、比隐约贬抑「现在」更为有力的,是把一个光荣「未来」的图像给鲜明地描绘出来——这是提升信徒胆量和促进自我遗忘最有力的推手。一个群众运动,哪怕它并未从事对既有制度与特权的生死斗争,还是必须让它的信徒把心思完全集中于「未来」。没有对 「未来」 的希望,自我牺牲和相互扶持的精神就不可能养成。 ----《狂热分子》

  12、You can discover what your enemy fears most by observing the means he uses to frighten you.
通过观察你的敌人恐吓你的手段,你可以发现他们最害怕什么。

  13、激进派和反动派都厌恶"现在视之为一种反常和畸形。二者都准备好对"现在"不屑一顾,断然前进,二者都欢迎自我牺牲的观念,那他们的差异何在?主要是对人类天性的可塑性看法不同。激进派对于人类天性的无限完美具有热情信念相信只要改变环境和改善陶冶灵魂方法,就可以创造出全新而史无前例美好社会。反动派则不相信人的自身具有深不可测的向普潜力,认为如果想建立一个稳定健全的社i会,就应该取法过去成功楷模。在反动派看来,未来应该是壮丽的复古,而不是前所未
有的革新。 ----《狂热分子》

  14、在自由社会,一个领袖只有在盲目相信人民智慧善良的情况下,才可望维持人民对他的支持。一个领袖与其说是在领导人民,不如说是追随人民。 ----《狂热分子》

  15、对完全没有归属感的人而言,最重要事情莫过于生命。那是虚无的永恒中的唯一其实, 而他会恬不知耻地死命抓住它不放。 ----《狂热分子》

  16、自信掌握绝对真理的人会有一张可以覆盖一佣的网。对他而言,不会有任何意外惊奇未知。所有问题都有解答,所有决定都已作出, 所有最终结果都已预见。忠实信徒不会有惊讶和l犹豫。帕斯卡尔就挖苦说过"认识耶稣的人懂得-切事物道理。" 这种人把他信奉的教义视为解决世界-切难题钥匙。世界可以靠这把钥匙给拆开或合起来。苏联的官方历史书这样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力盘在于它.能使党在任俯情况下找到正确方向, T解现行事件的内在关联,预知其趋势,而且不只可
以看出目前的发展方向,还知道它格来怎样发展。" 忠实信徒胆敢从事史元前例或不可能的任务,不只因为教义给了他一种全能感,也是因为教义给了他对未来元穷的信心 ----《狂热分子》

  17、一个领袖最神秘的能力之一,与其说是能掌握群众,不如说是能控制甚至魅惑一小群能干之士。 ----《狂热分子》

  18、模仿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快捷方式。当我们没有意向、能力或时间去独自解决问题时,就会模仿别人。忙人比闲人更易于去模仿。换言之,匆匆忙忙的生活更易制造齐性。因此,如果处心积虑要把一群个人融合为一个紧密的团体,不断制造些行动让他们投入,看来是个相当有效的方法 ----《狂热分子》

  19、为最起码生活操劳的人,不会有时间心情去悲愤或造梦。中国民众不易造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得花大力气才赚地到一点点维生之资。 ----《狂热分子》

  20、为了成为-个紧密团体的一分子,个人得抛弃许多东西。他必须放弃隐私,不能有个人意见,也往往不能有个人财物。因之,每一种促成囱结的工具也是促进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反之亦然。 ----《狂热分子》

  21、失意者看到有钱人走下坡和正直者受辱,会深感安慰。他们在普遍的没落中看到人类平等的前景。在他们看来,大混乱就像坟墓一样,是平等的温床。他们炽烈地深信,一个新秩序必然会来临,但在新秩序建立起来以前,旧的一切必须连根铲除 ----《狂热分子》

  22、任何崇高宗教必然会让信徒产生强烈的罪疚感。这是因为高不可攀理想必然会带来实践上的落差。由此看来,一种宗教愈崇高,它孕育出的恨意就愈凶猛。 ----《狂热分子》

  23、无神论者是一种宗教人格。他把无神当成一种新宗教来膜拜。 他是满怀虔诚与宗教热情的无神论者。 ----《狂热分子》

  24、当一个人面对无穷的机会时,无可避免会看不起现在。 ----《狂热分子》

  25、自由对失意感的加深作用不亚于舒缓作用。选择的自由让个人得把失败责任也一扁缸。自由鼓励多种多样的尝试,也无可避免会带来多种多样的失败与失意感。 ----《狂热分子》

  26、The quality of ideas seems to play a minor role in mass movement leadership. What counts is the arrogant gesture, the complete disregard of the opinion of others, the singlehanded defiance of the world.
对群众运动的领袖而言,见解的精辟与否看来无关宏旨。真正重要的是他敢于摆出自负的姿态,完全漠视别人的意见,不惜一个人单挑世界。 ----《狂热分子》

  27、群众运动广泛使用猜疑作为一种统治机制。 ----《狂热分子》

  28、自我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 ----《狂热分子》

  29、失意者之所以追随一个领袖,与其说是因为他们相信他可以把他们带到一片应许之地,不如说是因为领袖可以把他们带离开他们不想要的自我。 ----《狂热分子》

  30、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并乐于看到它照原样保持下去,但失意者却会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埃里克·霍弗经典句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