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于普鲁斯特的唯美语录
日期:2018-10-07 20:25:38 作者:文章吧 阅读:

关于普鲁斯特的唯美语录

  ●这非常像普鲁斯特对于过往时光看法,他认为那些时光並非真的逝去了,而是悄悄地融入自己,隐匿在自己的深处,然后,也许在某个不由自主的时刻,透过某一种意外的召唤记忆的隔板会鬆开,那特别的刹那会全部涌现,那些看似失去光阴会被召唤回来。这样的经验无法由理性观察而得致,必须依赖诗意的偶然,那种偶然的瞬间,也是打败时光的永恆瞬间,这样的快乐简直难以言喻。 ----柯裕棻《甜美的刹那》

  ●The real voyage of discovery consists not in seeking new landscapes, but in having new eyes.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普鲁斯特

  ●我们听到他的名字不会感到肉体痛苦,看到他的笔迹也不会发抖,我们不会为了在街上遇见他而改变我们的行程情感现实逐渐地变成心理现实,成为我们的精神现状冷漠遗忘。其实,当我们恋爱时,我们就预见到了日后的结局了,而正是这种预见让我们泪流满面。 ----普鲁斯特

  ●“对某个时刻的体验越深,这一体验的积聚也就越密。这就是这一时刻会逗留的更久的原因。此时,时间流的耗散得到了抑制。生存的体验不是一个长度问题,而是一个深度密度的问题。普鲁斯特是这一点上的大师,他为以上真理提供了文学形式” ----约翰·伯格《约定

  ●普鲁斯特说:“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 ----阿兰·德波顿《无聊魅力

  ●我们总是把未来想象成虚无空间对现实的一种折射,其实未来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只是大部分原因我们不了解而已。 ----普鲁斯特

  ●大街小巷花园都从我的茶杯脱颖而出。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我太害怕那些认为艺术只是哲学理论思潮生物教授了。小说在弗洛伊德之前就知道了无意识,在马克思之前就知道了阶级斗争,它在现象学家之前就实践了现象学(对人类处境本质的探寻)。在不认识任何现象学家的普鲁斯特那里,有着多么美妙的“现象学描写”!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人生如狱,这世上本没有什么绝对自由。假如我们不能选择被生下来,活得痛苦不耐烦时,至少还可以自杀,一想到这点,就让人觉得好轻松。普鲁斯特问卷里有一道题:“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不能自杀。”因为我希望有生之年,可以保有自杀的能力,即使我可能永远不会使用它。不过自杀毕竟是囚徒暴动,技术含量不高。 ----水木丁《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Desire makes everything blossom; possession makes everything wither and fade.
任何一样东西,你渴望拥有它,它就盛开。一旦你拥有它,它就凋谢。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事实上这种哭泣始终没有停止过;只因为现在我周围的生活比较沉寂,才使我又听到了它,好比修道院的钟声白天被市井嘈杂所掩盖,人们误以为钟声已停,直到晚上万籁俱寂时才又遐迩可闻。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看这个秋天在气味
到来。一切还像是夏天
颜色完全没改变,空气
绿色白色清澈生长
树荫变得沉甸,田野
丰满花儿处处开放
普鲁斯特曾将时间采集在
孩子蛋糕里,他会理解
这一种暧昧——
夏天仍气势汹汹,而一缕细烟
正从大地上升起,
证明秋天正向我们摸寻。 ----伊丽莎白·詹宁斯《初秋之歌》

  ●我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地方;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在时间里,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少年。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认为爱情可以天长地久?A:那倒未必。不过难以永久的事多了,不独爱情这一项。要做到对身边的人与事保持一种欣赏态度总是很难的。 ----阿兰·德波顿《拥抱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写过一本书——《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很厚,我没有读完。那时是学生时代,常常会冲动地想去做许多事,可是又常常一件也都做不完,读书亦是如此,因此仿佛读了许多,其实并不是个乖乖的读书人,要知道那时想去实现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黄磊《十七楼的幻想

  ●引用普鲁斯特:一个人睡觉的时候,把时间、年代事物都按它们的顺序排成圈,围绕置放在自己身边。他醒来的时候会本能地去查阅它们,迅速找到他身在何处,并看看他醒前读过的那段时间;然而,那一圈一圈的时间、年代和事物,有可能混淆呀,它们的顺序有可能断裂呀。 ----伊塔洛·卡尔维诺《美国讲稿》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我把面包片放到茶水里浸了浸,放进嘴里;我嘴里感到它软软的浸过茶的味道突然,我产生了一种异样心绪,感到了天竺葵和香橙的芳香,一种无以名状的幸福充满了全身;我动也不敢动,惟恐在我身上发生不可思议的一切就此消失;我的思绪集中在这片唤起这一切奇妙感觉的浸过茶的面包上,骤然间,记忆中封闭的隔板受到振动松开了,以前在乡间住所度过的那些夏天,顿时涌现在我的意识中,连同那些夏天美好的早晨,一一再现了。但是这样的夏季清晨早已成了过去,而茶水泡软的面包干的感觉,却成了那逝去的时间——对智力来说,它已成为死去的时间——躲藏隐匿的所在。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爱情之所以不可以永恒,大约正因为回忆不可能始终真实,因为生命就是细胞的不断更新。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在夏天的那些房间里,你会向往温馨的夜晚融合在一起,月光清辉照在半开的百叶窗上,把它迷人的黑白相间的影子一直投射到床脚。人们几乎就睡在露天,像晨曦中被微风轻轻吹拂着的山雀。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思想,就是重新学习观察、关注,就是引导自己,就是以普鲁斯特的方式把每个理念和每个形象变成得天独厚领地。 ----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

  ●My destination is no longer a place, rather a new way of seeing.
我的目的地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新的观察方式。 ----普鲁斯特

  ●「一个美丽至极的人必定见过人间所有的谄媚心计,了解一切可能的手段交易。所以当他到了十六岁那一年,其实已经有四十五岁那么老了。而且在他眼前,众生莫不阴暗,他不知童真,也不信单纯,所以美丽是危险的。所以普鲁斯特喜欢的,不只是容貌,或许还有这种世故与危险。 ----梁文道《我执》

  ●普鲁斯特:”黑暗宁静孤独,如披风压着我的肩头,迫使我用笔去创造光明。” ----普鲁斯特

  ●个人所占的空间虽微不足道,却占据了巨大的时间跨度,他笑起来,告诉我他在岛上的十二年时间,他对着妻子大声朗读了所有四千页普鲁斯特的作品开始使用英文,然后使用法文。 ----塞斯·诺特博姆《流浪者旅店

  ●好比头脑健全的人在关门的时候尽量不去想别的事情,以便疑惑袭来时用关门时留下的回忆来战胜它。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原话:好书了不起而又美妙的特征之一即在于,对作者而言,书也许可说是“结论”,对读者而言,书则是“激发”(由此可见阅读在我们精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书本当然重要,但也有其限制)。我们会强烈感受到,作者离我们而去之际,正是我们自己的智慧萌发之时。作者所能做的一切是激发出我们的欲望,我们却盼望他提供答案……这是阅读的价值同时也就是它的局限。要让原本只是一种激发的事情变成一项训练,这是强使阅读扮演它担当不起的角色。阅读是通向精神生活的一扇门,它可引导我们进入精神世界,却不构成精神世界本身。 ----阿兰·德波顿《拥抱逝水年华》

  ●你知道马塞尔-普鲁斯特吗?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从没干过一份正式的工作单相思得不到回报,还是个同性恋。花20年写了一本小说,可是根本没人读——但他也许是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作家。不管怎样,呃——他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回首往事,审视从前所有痛苦的时光,觉得痛苦的日子才是他生命中最好的日子,因为那些日子塑造了他。而那些快活年头呢?彻底浪费了,什么都没学到。” ----《阳光美女

  ●不要引用那些老掉牙的带着明显《读者》风格的“大文豪巴尔扎克退稿事件”、“普鲁斯特惨遭退稿,编辑后悔莫及”之类的励志故事说服编辑仔细阅读你的稿子。这世上编辑那么多,天才那么少,一个编辑遇上潜在天才的机率非常之小,再说了,就算遇上了天才作家,能被人记住的也只是作家和作品,编辑不会被太多人记住的,所以对像“笔者”这样自暴自弃的编辑来说,即便错过了也不怕,没有人会知道“笔者”名字的。你们一开口,编辑就冷笑。 ----饭饭《路上有惊慌

  ●普鲁斯特写了一本书,谈到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这些事看起来就如一个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潺潺流水,粼粼流光落叶,浮木,空玻璃瓶,一样一样从身上流过去。 ----王小波《三十而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于普鲁斯特的唯美语录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