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真难受无人能懂,难过也会度过,有天过眼云霄,
日子很难懂无人能教,难受也去接受,有天受宠若惊,
感受太难过无人能诉,难懂也能搞懂,有天通情达理
●语言是太阳,它的魅力在热烈;文字是月亮,它的魅力在宁静。热烈以传情,宁静以达理。在发明语言文字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思考呢?那里是永世之洪荒,洪荒的力量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它的全部结果就是“现在”!
●史铁生写过一句话:“刚坐上轮椅时, 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丢了?便觉天 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口只能歪七扭八地 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终于醒悟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 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是的,其实每个灾难、每次不顺利的前面,原本 还有个“更”字呢!原本你该遇到的是个更加不通情 达理的上司、同事,原本你供职的机构比现在还要差 ……想想这些,你就能心怀侥幸,知道感恩、知足了 。 ----《遇见一些人,流泪》
●我理解她的那种状态,文字里,她是一个敏锐的人,现实生活中,她的敏锐全部化为剑拔弩张。不了解她的人,认为她所有的结局都是作出来的,作为她的朋友,我却明白,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她并没有放过自己,多年之后,还一直在跟自己死磕。 人的状态,是封闭还是打开,身边的人是能看出来的。就算看不出来,自己也应该能感知到。一切没有放过自己的人,只源于对生活和自身状态的不满意。而所有的不满意,只来源于对生活没有把握和缺乏爱的能力。 ----朱迟迟《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
●关于生活,我只想扮演好三个角色:细心孝顺的女儿,善良贤惠的妻子,还有知书达理的母亲――
●人只要走的是正道,就算没能到达理想的目标,那也没有什么可感遗憾的!
●天理何存,坏人当道得存世。不知感恩的人良知泯灭,口咒死两条人命,却久存世,还要在背后行挑唆之事。通情达理的人宽厚待她几十年,她却从没有愧疚之心。愿上天庇佑好人,也信老天迟早会惩处她们,让生病的她们也尝尝被别人天天辱骂屈打的磨折,让她们百年后,也受到薄葬的待遇。自作孽不可活,多行不义必自毙。檐前水点点落,瓦缝水莫差移。
●友谊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
自由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影响,迎向光明;雄鹰风暴的阴遏影响,飞向云霄;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影响,奔驰原野;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
追求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爱心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
●未穿过黑夜,就无法看到黎明的曙光;不经历寒冬,就难以触摸到春天的温暖。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我们也许会经受风霜雨雪的洗礼,也许需要忍耐寂寞煎熬,可能遇到数不清的磕磕绊绊,但是,想想身后的漫漫长路,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再多坚持一下,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呢。
●所有的通情达理背后,都是让人心疼的逞强。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你不需要安慰不需要宠溺,你什么都可以。
●很久以来
我都以自己为中心
来骄傲地活着
我自以为的考虑别人
殊不知
在别人眼里
我是如此那么强势
有人告诉我
小姑娘要通情达理些
可我现在
只配努力做到这些
我可悲吗
其实不可悲
是我太苛刻
●或许,有一天我会觉得今天的自己幼稚,无理取闹,不够通情达理,不够开阔,至少,现在的我就是这样
●要由正义的理念过渡到财产权的结构,显然需要有适当的联结。这个关键,就出现在第10章。在这一章里,哈里斯明确列出他认为合于正义的三个基本条件;他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或任何一个通情达理的公民),会接受这三个条件。因此,符合这三个条件,财产权的结构就是合于正义:第一,承认自然的平等(natural equality);第二,接受选择自主的价值(the value of autonomous choice);第三,强调身体的尊严不受任意侵犯(the banning of unprovoked invasions of bodily integrity)。 ----熊秉元《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