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在这关键时刻沙皇犹豫了起来:有必要弄得这么激烈吗?需要冒这种爆炸性的风险吗?用平和的方式,顺其自然,对肇事者不做特殊追究不是更好吗? ----《红轮》
2、一点儿不错:谋杀就是谋杀,长时间的攻讦和恶语相向转变成了谋害和手枪的子弹,而并非采取缓和的形式。干吗不做审判呢?不过,那针刺儿可是出自最亲近的人们,出自大公们中间,甚至是出自他当儿子般培养成人的、他所喜爱和娇惯的温和的亲切的德米特里(尼古拉把他带到大本营而不是送到团队里服役)之手——这又使他手软了。这种遗憾越是难以诉说,越是带有亲缘关系,他就越是无力答复。 ----《红轮》
3、永远不要鼓励人们去寻求快乐,因为快乐本身不过是市场的一个偶像罢了。而应该鼓励人们互爱。一头野兽在咆哮眼前的猎物时会感到快乐,而我们人只有在互爱时感受爱,这是人类可以取得的最高成就。
4、唉,以后的夜晚多么孤独啊!不跟你在一起就像见不着太阳、沐浴不着阳光一样!
唉,亲爱的!我的宝贝儿啊!……我们之间再没有乌云笼罩了,心情是多么轻松啊!内心是多么踏实啊! ----《红轮》
5、时间的红轮继续从1916年开始滚动,1917-1918年的俄罗斯是精彩纷呈的,沙皇,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贵族,布尔乔亚,暴民,政客……这个脱胎于突厥/高加索/蒙古的古老帝国走上了一条极其危险的道路 ----《红轮》(励志故事大全 www.wenzhangba.com)
6、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7、什么变革?这全是无稽之谈。在战争期间任何俄国人,甚至国家杜马,都不会要求变革的,大家在内心深处是爱着俄国的。至于军队——那也是无限忠于皇上的。真正的危机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要激起新的分裂和制造遗憾呢?阴谋者中像古奇科夫、利沃夫、切尔诺科夫这几位大人物的名单,警察司已经呈交上来了。沙皇批复道:社会活动家,且在战时,动不得。 ----《红轮》
8、人类的二十世纪比之前的任何一个世纪都更血腥残忍,而且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根本没有丝毫减少任何恐怖。 ----《Aleksandr Solzhenitsyn》
9、现在,皇亲国戚们的双手都沾满了庄稼人的鲜血,这叫尼古拉在俄罗斯人民面前感到羞惭。到处都在指责朝廷,使他感到窒息般的难受,他又不具备当机立断的性格,没有对当事人进行严厉的审判。皇太后也要求不要进行侦讯。而且在流言满天飞的情况下,任何正常的司法行为都可能被说成是个人报复。不过,他还是决定有所作为:把尤苏波夫流放到他的领地,把德米特里流放到波斯,而普里什克维奇已步其后尘,坐着救护车上了前线。不过,就是这样温和的处置,也遭到了朝廷内部许多人的反对,所有大公、大家族都联名写信抗议,桑得罗还跑来向皇上大喊大叫,要求把这一谋杀公案束之高阁。 ----《红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