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人不可不知医,以命为重也。而命之所系,惟阴与阳,不识阴阳,焉知医理?此阴阳之不可不论也。夫阴阳之体,曰乾与坤;阴阳之用,曰水与火;阴阳之化,曰形与气。 ----张景岳
2、夫生之门即死之户,民以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者,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强,气衰则病,此虽至阴之地,而实元阳之宅。 ----张景岳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
4、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
5、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大地万物莫不由之。故气在天地之外,则包罗天地,气在天地之内,则运行天地,日月晨辰得以明,雷雨风云得以施,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藏,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张景岳
6、嗜欲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黄帝
7、治天下者,其犹医乎!医切脉以知证,审证以为方。 ----刘基
8、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9、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10、精之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王矣。虽神由精气而生,然后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三者合一,可言道矣。 ----张景岳
11、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3、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疗。 ----孙思邈
14、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15、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互兹偏见,各逞已能,致微痾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王叔和
1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吴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