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世面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金钱、地位、高档场所。
何谓世面?
见过最好的,且不以物喜,
知晓最坏的,且不以己悲。
文化涵养没提上去,用再贵的奢侈名牌,去再多的高档场所都只是流于表面。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见过世面的人呢?
01
与人相处,最忌讳的一点就是总想证明对方是错的,以及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并且抛出一句引语,且在旁边加注了对这句引语的理解。
卡耐基听完后,觉得这句解释并不正确,就向那位先生提出了错误。
没想到,对方坚持自己的理解,拒不服从。
朋友得知故事的来龙去脉后,便用脚在桌底碰了碰卡耐基,示意他不要说话。
与其一直与别人争论解读的对错,不如接纳别人的不同,给别人一个台阶。
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我们虽然观点不同,但是彼此尊重。
就像康德说的那样:
“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一个层次高的人,不会以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别人之上,能够接纳别人的不同,尊重别人的不同。
02
诚然,赏心悦目的外表固然可以成为一张通行证,但一个真正优质的人,往往懂得内外兼修。
作家文洁若说:“林徽因是我平生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她的美在于神韵。”
即使在抗战时期,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林徽因感染了肺病,她因病卧床,也从未将就过自己的形象。
岁月从不败美人,因为真正的美人,哪怕窗外兵荒马乱,内心也有定海神针。
在同龄人尚未确定人生目标时,十六岁的她早早就立下了心愿——投身于建筑事业;
为保护古建筑,她与丈夫一路翻山越岭,走遍全国15个省、19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738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
即使后来贫病交加,她仍坚持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着作的初稿以及用英文撰写的《图解中国建筑史》,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03
最好的人生,能讲究也能将就。
穿得了奢侈名牌,吃得了粗茶淡饭,坐得了奔驰宝马,住得了茅屋陋舍。
“苏轼一生,起起落落,从不消停,但却始终如一的保持豁达的人生态度,活得极其洒脱。”
苏轼少年得志,20岁中进士,欧阳修大为赏识他,很快就名声大噪。
之后的岁月中,他的人生依旧坎坷,从北到南,接连被贬。
身处顺境时,他能享受最好的,能讲究;
身处逆境时,他能承担最坏的,能将就。
俗话说:“事来心应,事去心止。”
只有这样,才能活得通透。
04
世面,其实是见不完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看众生,去领悟这个世界。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