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周杰伦超话挤过流量蔡徐坤,荣登第一。
背后是一群不懂打榜的老粉们,现学现用为心中的杰伦打下了这片江山。
周杰伦需要打榜吗?
不需要。
这种实力累积出的人气和关注,是流量时代下苦心经营的偶像们比不了的。
周董证明了,在流量时代,他从不缺流量。
要拼流量,粉丝奉陪。
要讲实力,周董吊打。
黄舒骏说:
一个稀缺巨星的年代,一群渴望独立、自我的人,遇见了周杰伦,从此有了音乐的对话。
很多人说,他的歌迷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代人,这话也毫不夸张。
0 2
旁边是“监工”的母亲。
学钢琴始终是被动驱动着,直到14岁时,他给喜欢的女孩写了首歌。
直到餐厅为了招徕客人添置了一架钢琴,杰伦就走上了靠音乐吃饭的道路。
把他召进阿尔发工作室,周杰伦才辞去餐厅卖唱的工作,专心创作。
ldquo;眼泪怎么会知道,眼泪要知道什么呢?”
于是,拒绝了这首歌。
又一首《双节棍》,投给了时髦前卫的张惠妹,阿妹办事效率很高,看到就毫不犹豫拒收了。
失败是暂时的。
0 3
起初,杰伦做完曲,交由吴宗宪填了词,又取名《春夏秋冬》。
吴打算自己唱,后来失败了,就给徐若瑄重新填词,后来没了下文。
直到杰伦拉开抽屉那一刹,命运之神降临了。
杨峻荣听了大为感动,也就有了杰伦第一张专辑《JAY》的发行。
为了创作这张专辑,杰伦在工作室写到流鼻血。
当然鼻血没白流,周杰伦出道即巅峰,这张专辑为他迎来赢得了三项金曲奖。
第二张专辑《范特西》时,收录了被张惠妹拒掉的《双截棍》,出人意料地成为国内饶舌代表作。
这首歌的意义是巨大的,他让内地观众首次意识到,原来整首歌都在“说”,也是一种音乐。
《范特西》包揽了来年金曲奖五个奖项。
关于这个爱戴鸭舌帽、留着半遮眼睛刘海的酷男孩,谁都能哼上几句他的歌。
第三张专辑《八度空间》时,周杰伦入围了金曲奖五项提名,意外爆冷。
这届金曲奖颗粒无收。
被家门口的颁奖礼溜了一圈,杰伦把不爽都创作在了《外婆》这首歌里。
我难过,却不是因为没得奖而难过
我失落,是因为看到外婆失落而失落
我告诉外婆,我没输不需要改变
外婆露出了笑容说她以我为荣
这首歌就能听出,这个男孩做音乐是有态度的。
0 4
要坚持风格,就不畏闲言碎语。
下一张专辑《叶惠美》中《以父之名》、《三年二班》因为风格超前,效果并不如预期,随后的《七里香》又开创了一个小高峰。
周杰伦就是在这样厮杀激烈的环境下,仍旧独辟蹊径,以中国风占据市场高地。
2005年发行《11月的萧邦》。
整张专辑浪漫诗意的氛围,都在提醒听者,他是一位古典音乐出身的流行歌手。
周杰伦仍旧一路挺进,他顶着“华语R&B开拓者”的头衔,让歌坛不那么寂寥。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学唱歌的孩子都有种先入为主的“坏孩子”偏见。
周杰伦逃过了这个魔咒,一路走来,都是最优秀的歌手、最优质的偶像。
ldquo;即使有一些绯闻,周杰伦却没有任何丑闻,其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
写在蜗居时期的《蜗牛》、对妈妈的真心告白《听妈妈的话》都入选了中小学教材。
《青花瓷》、《七里香》以精湛的词曲俘获老师们的芳心,至此也在校园试题中经久不衰。
0 5
时至今日,很少发歌,也没有开通微博的他,一举一动仍旧在娱乐圈饱受关注。
周杰伦为什么还这么火?
我想有五个原因。
第一:粉丝基数大。
周杰伦是90后的集体偶像,当年和偶像一起被黑的90后,逐渐成长,在社交媒体中占据了主流话语权,为偶像正名也理所当然。
毕竟初中时,听周杰伦被老师、家长误会,“这个咬词不清的歌手有什么好听的”,现在终于有机会得以阐释了。
和任何一个知名流行歌手一样,周杰伦既有大众耳熟能详的口水歌,也有接受门槛较高、理念超前的冷门曲。
譬如这两年因邓紫棋翻唱,再度翻红的《龙卷风》,哪怕是18年前的歌,论编曲、歌词,如今听来都未有任何过时之感。
另外,在一档嘻哈节目中,经改编的《以父之名》,其中的黑色意味放在今天都是一首十分亮眼,甚至超前的歌,而这首歌的发行时间也是15年前了。
第三:全能。
爵士、R&B、饶舌、中国风、古典等元素,在他的音乐里都能找到线索。
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以专辑的概念和盘而出,对各类音乐的驾驭能力,确实天才。譬如浪漫古典贯穿的《十一月的萧邦》。
第四:后继无人。
不是周杰伦太好,是周杰伦太少。杰伦在华语乐坛的成就已经登峰造极。
然而他结婚生子、半退隐歌坛之后,新人青黄不接,再有亮眼的新人也多半昙花一现,很难再有像他这样持续且丰富的创作力。
从2000年出道,几乎一年一张专辑,持续到2016年。
和方文山这样的神仙组合创作上百首歌,千禧年后无出其右。
第五:形象正面。
用作品着身的实力歌手,哪怕结婚、生子,也不存在偶像失格的脱粉压力。
而且出道后做慈善、勤恳做音乐、拍电影、玩电竞等,他对世界的热爱从未令人失望。
0 6
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小孩,但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找到容身的一席之地。
这个过程中,会有质疑、诋毁和迷茫,能够突破重围相信自己,坚持创作下去。
我想这就是杰伦,身为偶像存在我们心里最大的意义。
当歌手之前,他就笃定以后要多多提携新人、扶植后辈。
在千呼万唤中去好声音参加导师,抱持着能够为华语乐坛做点什么的心态,坚持了三季。
很多人会在巨星的光环下,迷失自我,但是他却没有,反而小心翼翼,心怀谦卑。
ldquo;总有一天我也会有下来的时候,但是至少要下得漂亮。”
他曾说做不到萧邦的成就了,但希望死后还有人听他的歌。
我想无论潮流风向朝哪吹,周杰伦的音乐在华语乐坛都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这样一群歌迷,从中学到成家都一路追随。
足以证明,周杰伦是独一无二的。